杨学礼
(江城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江城6659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史上的农业生产遵循了生物规律,对生物多样性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而现代农业打破了生物循环的自然规律,简化了生物多样性,用人工化替代了自然的无偿馈赠,从而使农业从自然和社会2个方面都丧失了独立性,变成了一个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依附性、弱质化产业。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生态环境建设是江城县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江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江城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物质技术条件非常脆弱,农业生产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的过度利用与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之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致富如何并进是江城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江城县生态环境建设内容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事。
江城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粮食作物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1949年全县有农业人口2.7万人,总耕地面积为5 000 hm2,其中稻田1 400 hm2,占总耕地的28%;旱地3 600 hm2,占总耕地的72%。全县水稻总产364.5万kg,平均单产2 602.5 kg/hm2;陆稻总产 294.5万 kg,平均单产 1 320 kg/hm2; 玉米总产 78万 kg, 平均单产 1 027.5 kg/hm2。当时,江城县农业是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是靠种“懒火地”,在耕地中是以轮歇坡地为主,只有少数河谷坝区有为数不多的水田和半山区有少量梯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城县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9年全县有农业人口9.96万人,总耕地面积为1.778万hm2,其中稻田4 466.67 hm2,占总耕地的25.23%;水浇地1 000 hm2,占总耕地的5.61%;旱地1.23万hm2,占总耕地的69.16%。2009年,粮食总产3 586.1万kg,人均粮食产量为360.03 kg,全县水稻总产1 993.8万kg,平均单产4 828.8 kg/hm2;玉米总产927.00万kg,平均单产2 716.95 kg/hm2。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和难以充分就业等问题;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贫困-资源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工业 “三废”污染向农村蔓延;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逐年提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农膜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江城县面临的农业资源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加之一些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采伐林木、低产林改造、公路建设、电站建设、矿产开发、热区开发种植橡胶、咖啡、茶叶、香茅草等,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企业采用一些资本集约化生产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生产方式,使资源耗竭。农户采用粗放经营、毁林开荒、广种薄收,引起水土流失、森林覆盖减少。这些都是由于人类非理性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进展演替之间不协调所造成的。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为目标,是形成人们短期行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江城县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落后的贫困地区,生产方式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条件差,商品经济欠发达。农民不知道种什么赚钱,往往是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只会就地取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荒砍树、消耗 “存量”环境资源,这样势必破坏了生态、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江城县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其结构、物质、能量的交换处于非均衡状态,抗干扰能力差,既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区,也是极其落后、十分贫困的地区。生态贫困导致人们为了糊口求食,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最终陷入 “生态贫困→经济贫困”的泥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往往采用以下模式:陡坡耕作→陡坡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下降→食物产量下降→陡坡耕作→……→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国家对 “生态贫困”采取转移支付的形式,即直接把资金发放到贫困县或其相关管理机构,进行 “输血式”扶贫。这种通过政府救济、自然灾害救济、优抚等扶贫方式,只能缓解暂时的贫困,难以从根本上脱贫。20世纪90年代制定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家又将反贫困战略逐步调整为开发式扶贫。这种扶贫方式集中体现在对资源的开发上,其核心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其实质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挥经济效益。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缺少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资源是公共资源,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往往由政府控制,没有与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使农民参与的热情不高,缺乏普遍的群众基础,仅靠政府独立支撑;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山林等生态资源产权模糊,导致农民粗放经营、乱砍滥伐等短期行为,其结果是局部得到治理,而整体恶化,治理赶不上破坏。
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按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及措施,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江城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3.4.1 保护和利用耕地
一是做好中低产田地改造,坚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以地力建设为基础,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农艺措施配套实施,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做好退耕还林工作,把坡度为25°以上的坡耕地还为林地;三是严格控制采伐指标,杜绝乱砍滥伐、毁草毁林开荒,保护生物多样性。
3.4.2 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提高资源更新率
一是停止开发天然林资源,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植被,扩大环境容量。二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更新率。如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来弥补自然生态供给不足,用生物杂交技术提高生态供给力,培育抗旱耐寒品种促进农业发展,也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三是采取替代策略,如农村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沼气替代木炭、秸秆,以节省森林资源。
3.4.3 改善农业资源环境
防止工业 “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做好测土配方施肥,防止过量使用氮素等化学肥料,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
3.4.4 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系统,管理上要分层设计、分层管理
从宏观上可按山地垂直方向,分为上、中、下三层立体管理。上层以发展林牧为主,积极营造经济林、水源林、薪材林,同时建立优质草场发展畜牧业;中层大力发展经济林,发展经济作物及牛羊食草性畜牧业;下层以种植业为主,力争粮食自给,并发展以养殖业为主的畜牧业、水产业。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总之,农业的可持续性要求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生物循环为过程,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是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生态农业是绿色经济的一种体现,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江城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坚持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坚持 “人本自然”和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实现江城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江城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江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