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娟
(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吉林 延吉 13300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一个国家可以根据本国的文化特征,将其纳入东方或西方。我们通常将中国、印度等国家称为东方国家,主要源于其文化具有较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我们将美国、英国等国家称为西方国家,不只是在于其地理位置位于西半球,更重要的原因是其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方面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的特点。那么,俄罗斯文化归属何方,其文化具有何种特征?俄罗斯学者和中国学者对该问题均进行过较多的论述。大多数学者认为,俄罗斯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具有东西方文化的双重性。
俄罗斯欧亚主义的核心人物普恩萨维茨基认为,俄罗斯历史同一性的基础是它的中间性。它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也不是亚洲的继续,而是一个独立的精神历史的地缘政治的特殊现实——“欧亚结合体”。[1]
俄罗斯思想家、哲学家恩阿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一书中指出:“东方和西方两股世界之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一个完整部分,是一个巨大的东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和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2]
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指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成就之一,便是我们终于了解到俄国有其同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完全不同的历史;必须研究这个历史,并根据这个历史本身,而不是根据同它毫无共同之处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历史,来作出判断”。[3]别林斯基指出的俄国有别于西欧的历史,指的是俄国精神的两面性。
中国学者朱达秋指出:“俄罗斯文化发展既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使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既非东方又非西方,既是东方又是西方的独特的二元性”。[4]
上述学者的观点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俄罗斯文化具有东方和西方矛盾对立、相辅相成的双重性的特征则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俄罗斯东西方双重性的文化特征深受其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和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俄罗斯地处欧亚两大洲,处在欧亚大陆的交汇处。历史上来自东西方的各民族汇集在这里,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致使初期的俄罗斯文化就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叉影响。在东西方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中,历史上的两条商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条商路是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和拜占庭的瓦兰吉亚人到希腊之路,另一条是连接伏尔加河到里海的商路。
从瓦兰吉亚人到希腊之路不仅是欧洲历史上主要的贸易、军事通道,也是文化传播的要道。北方的瓦兰吉亚人奔波于斯堪的纳维亚西半岛和君士坦丁堡之间,从事商品交换,该民族对东斯拉夫民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往年纪事》记述的传奇,留里克王朝(统治东斯拉夫人的古罗斯国家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就是东斯拉夫部落从瓦兰吉亚人那里邀请来的。瓦兰吉亚人给罗斯带来了军事部落的体制。凭借瓦兰吉亚人到希腊的商路,斯拉夫人发展了同拜占庭的关系,拜占庭的文化沿着这条商路传入罗斯。拜占庭文化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是由拜占庭国家境内的希腊人和希腊文化的其他民族创造的,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础上大量吸收古代东方文化和东方基督教文化综合而成的,[5]其本身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借助伏尔加河到里海的商路,斯拉夫人加强了同东方民族的往来。例如,在罗斯受洗之前,罗斯的近邻,常常与罗斯人打交道的哈扎尔人和伏尔加河流域的布尔加人信奉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就是沿着伏尔加河到里海的商路扩展到伏尔加河流域的。罗斯在选择国教时,曾表现出了对邻国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很大兴趣,因为在东方穆斯林的文献中曾提到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为了了解伊斯兰教,派使节去花剌子模的事件。
俄罗斯的疆域辽阔,当圣彼得堡夜幕降临时,远东地区的伏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还处在黎明时分。这样的地理位置永久性地决定了它的命运,它不是纯亚洲,也不是纯欧洲,它既是亚洲,又是欧洲。在亚洲和欧洲之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俄罗斯一直在徘徊。
在公元10世纪中叶前期,大多数罗斯人信奉多神教,罗斯统治者也曾试图将多神教定位国教,但未取得成功。公元988年,罗斯王公弗拉基米尔一世把源自拜占庭的基督教(东正教)定为国教。罗斯以一种新的世界观来看待世界。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莫斯科认为自己是新的上帝之城,是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继承者。147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开始使用沙皇称号,该称号与蒙语“大汗”的称号是同义词。自此,罗斯沙皇以罗马皇帝和拜占庭皇帝的继承人的身份向西扩张,以蒙古皇帝继承人的身份向东扩张。罗斯开始自称“神圣罗斯”。
罗斯接受基督教,将其纳入了欧洲基督教国家的范畴。它的建筑、绘画、音乐、诗歌、经济制度、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以及对外关系的形式等都被基督教化。在此方面,古罗斯的基督教文化与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没有原则的区别,但西欧基督教与君主为了争夺经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力而斗争,这种斗争最后限制了西欧的专制制度和教会在世俗生活中的影响力,促进了西欧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法律规则的发展,促进了法律作为西欧中世纪文化表现的形成。而在拜占庭,继而在古罗斯,教会是国家专制政权的精神支柱,国王以及大公的权力被理解为是基督教思想的尘世体现。此外,拜占庭的基督教会努力恢复宗教公社的古老结构。在古老的宗教公社中所有的问题,包括神学问题和世俗生活问题都取决于教会会议的决定。这种占统治地位的原始的民主主义可能转变为组织上的杂乱无章和无法控制的自发性,因此应该变成稳健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权。[6]当然,罗斯宗教传统中的非理性和内在情感上的宗教观念也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
罗斯接受基督教,虽然间接地与西方文化的根源——希腊罗马文化发生了联系,但它接受的是拜占庭的东正教,它与罗马基督教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拜占庭东正教文化是由拜占庭国家境内的希腊人和希腊文化的其他民族创造的,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古代东方文化和东方基督教文化综合而成的,就其基本特征来说,该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的混合特点。[5]因此,俄罗斯接受的是东正教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的双重性。
13世纪-15世纪的蒙古统治对罗斯文化有着较大的影响。1241年蒙古征服了罗斯,罗斯在蒙古人的统治下生存和发展。蒙古鞑靼人的统治思想、统治制度、统治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罗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现代俄语中还大量地存在着蒙语词汇:钱、鞭、子、马、关税等;罗斯人的长袍、圆帽、筒靴都来自蒙古服饰;罗斯东正教教堂的洋葱头式圆顶就是哥特式建筑与蒙古特征的艺术结合。经过蒙古统治之后的罗斯历代上层统治者总是极为重视国家军事的强大,特别重视对领土的扩张,把它看成是最重要的国策。罗斯的统治者在国家管理上习惯于粗放型生产方式,习惯于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产品大都粗大而不够精密,在思维上喜欢急攻近利和好大喜功等。这些现象都源于草原游牧民族“马上打天下”和游牧生活造成的不善于组织生产的粗放思维。[7]蒙古鞑靼人的统治使罗斯文化的东方特征更加明显。
彼得大帝(1696-1721年在位)的西化改革对俄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17世纪末,彼得大帝发现俄国无论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物质方面都落后于欧洲,他决心使俄国变成现代化和西方化国家。无论是国家管理体制,还是国民的梳妆服饰、行为举止,他都从形式上进行强制改革。实质上,他效仿并加强了蒙古鞑靼人奉行的绝对中央集权制。例如,取消了国家杜马,强化了教会对国家政权的依附,加强农奴制等。可以说,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在加强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同时,也加强了俄国的亚洲特性。普希金对此评价道:他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又用铁笼头将它拽住。[8]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一1796年在位)的“开明专制”继承了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了一系列西化政策:在经济方面,她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设道路。例如,她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取消国家对土地转让、买卖的限制,积极鼓励个人开办工厂;在政治方面,她主张平等的法律和公民的平等,试图在俄国实行开明专制的模式;在思想方面,她宣扬西方启蒙思想文化。从表面上看,叶卡捷琳娜二世都在效仿欧洲,试图将俄国融入到西方文明之中,但本质上,她有效地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例如,她倡导西方的平等、人道,可是她却将农奴的身份降低到接近奴隶地位的程度。同时,通过“贵族宪章”赋予了贵族更多的权力。例如,1785年颁布的《俄国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中确认贵族占有土地和农奴的垄断权,免除贵族人丁税、服兵役和体刑以及军队宿营等义务。她禁止农奴上告地主,允许地主任意流放不听话的农奴和任意出售农奴,她把东方专制制度的特点——农奴普遍无权、普遍受奴役发展到顶峰。[9]可见,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在将俄国融入到西方国家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文化的东方特点。
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是民族的象征,用于表现本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俄罗斯国徽图案是一个四个角的红色盾牌,下角圆滑,下端突出一个尖。盾牌上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金色双头鹰。
双头鹰最早是罗马军团的标记。罗马分裂后,双头鹰由东罗马帝国继承,成为其徽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弟弟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罗马教皇将他们抚养成人。1472年罗马的政治家为了依靠莫斯科大公国的军事力量攻打土耳其人,将索菲亚嫁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双头鹰徽记作为公主的嫁妆来到了莫斯科。1497年双头鹰第一次出现在伊凡三世的国玺上。从此,历代统治者不断地丰富双头鹰的形象,17世纪双头鹰正式成为国徽,该国徽一直沿用到1918年。当时苏联采用的是镰刀斧头型国徽,但1993年11月3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决定采用双头鹰作为国徽,双头鹰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国家象征。国徽上的双头鹰望着东西两个不同的方向意味着俄罗斯民族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兼容,是俄罗斯欧亚两部分合而为一的象征。
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强调俄罗斯是一个欧亚国家,他提出了“俄罗斯与西方”和“俄罗斯与东方”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政策的首要方向之一是同美国的关系,在一系列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上选择了与美国妥协、合作的道路。例如,2002年5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访问俄罗斯期间,双方签署了《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等6项双边协议。俄罗斯一直反对北约东扩,但在现实评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用的基础上,从与其合作有利于维护欧洲大陆的安全和稳定出发,同意敞开大门进行建设性合作。2002年5月28日,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和北约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宣言》,俄罗斯虽然没有获得否决权,但得到了参与解决国际安全问题的机会。但是,最近几年俄罗斯在对西方的关系上出现了明显的降温态势。例如,2007年2月10日,普京总统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安全问题大会上公开批评美国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弹防御系统,他谴责华盛顿试图操纵世界,指出北约扩张与其现代化没有任何关系,只能挑拨俄罗斯,致使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沦为“庸俗的工具”。普京还警告西方伙伴,不要用北约或欧盟代替联合国。[10]
俄罗斯与东方继续奉行与主要区域强国(首先是中国和日本)建立建设性关系的积极政策。俄罗斯较重视并积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例如,2006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国家年”和2007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国家年”活动,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和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活动,2012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旅游年”和2013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旅游年”活动等。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永远是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实行与欧亚全方位的外交战略,东西兼顾是其永恒的主题。
民族个性是指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出民族文化特点的心理状态。尼·别尔嘉耶夫指出:“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国家至上和无政府主义、自由放纵;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普济主义、全人类性:世界末日-弥赛亚说的宗教信仰和表面的虔诚;追随上帝和战斗的无神论;谦逊恭顺和放肆无理;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11]历史学家、哲学家格夫格尔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自己原始基因的产物,而我们呢,不是国家,而是国中之国,我们是两种基因的继承人。我们生来就是半人半马的人马座”。[12]人马座的形象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矛盾性的鲜明体现,该性格特征在俄语谚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天使帮 人,魔 鬼诱 惑 人”(а н г е лп о м о г а е т,аб е сп о д с тре к а е т);“呼唤上帝,可 是也别激怒 小 鬼”(б о г а з о в и,аб е сп о д с тре к а е т),“让 上 帝 满 意,可 是也 别 和 魔 鬼 顶 嘴 ”(б о гу уг о ж д а й,а ч е тр у н е п ере ч ь)。
俄罗斯的民族个性在民族关系方面也表现出东西方双重性的文化特征。东西方文化在民族关系方面有着不同的理念。东方文化中的民族关系是维护自己民族独立的同时,不向外扩张。例如,中国明朝初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其目的在于发展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友好关系,不具有扩张的意图。西方文化中的民族关系主张征服,甚至统治世界。例如,哥伦布、麦哲伦寻找新大陆的目的在于扩张。俄罗斯在民族关系方面既具有东方文化的“和亲”特点,又含有西方文化的扩张主义的特征。例如,皇室子女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皇子、公主通婚,其意图在于达到民族长期友好,统治与治理边疆的目的;彼得大帝建立圣彼得堡城,其目的在于寻找出海口,以便实行对外扩张;1860年以前曾为中国领土的海参崴被沙皇俄国强行占领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В л а д и в о с т о к该词的文化是“统治东方”),此地名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关系中的西方扩张主义理念。
社会阶层的东西分化。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为使俄国能在短时间内赶上西方国家,彼得大帝推行欧化改革。其结果是,社会上层——贵族阶层在言语、服装、梳妆、住宅和社交生活等方面倾向西方,逐渐成为西方化的支持者;而社会下层的负担越来越重,不但与上层的文明生活无缘,而且由于缺乏同外部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他们的闭塞、无知和对新事物的排斥,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天上的上帝和地上的沙皇。这种愚味、守旧的心理使下层人民恪守传统文化——一种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文化,即下层人民在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下继续并发展了俄国文化传统中的亚洲因素。[13]正如普列汉诺夫对彼得大帝的改革所进行的评论指出,他使得俄国的上层社会的欧化,同时,也使国家的东方独裁得到了加强,亚细亚的方式不断深入。因此,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使俄国社会上层的文化朝着西方化发展,而社会下层的文化朝着东方化变化。
知识分子中的两大阵营——“西方派”和“斯拉夫派”。彼得大帝改革之后,俄国的文化界针对西方文明与本土文明的冲突以及社会阶层的分裂问题开始探索俄国未来的发展方向。19世纪30年代在俄国的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两大阵营——“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认为俄国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横跨欧亚大陆,在于它对多种族文化的包容,在于它具有东方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它对国家权威的崇尚。俄国的文化不同于,而且也优越于西方文化。“斯拉夫派”主张俄国应该走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西方派”则认为,俄国的本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俄国要发展就要走类似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必须经历类似的文艺复兴运动、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等,只有这样,俄国才能够摆脱落后,才能够进步与发展。“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这两种矛盾的思潮承续了传统俄国思想的分裂性,俄国知识分子立足于俄国赶上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他们真诚地倾向于西方文化,但无形中又受到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总是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徘徊。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两派之间的争斗从来没有发展到党派斗争的异端惩罚的性质。赫尔岑把俄国知识分子中的“西方派”和“斯拉夫派”比做具有两副面孔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和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它们共同拥有一颗心脏,涌动其中的是对俄国的爱。
语言反映文化。俄语词汇彰显出俄罗斯所受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俄罗斯民族致力于融于欧洲的历史,形成了俄罗斯民族心理上和行动上的强烈的西化情结。20世纪末,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全盘西化,生活方式欧美化,语言上表现为开放性地接受和使用以英语为主的外来词汇,并在表达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的新词构成方面运用西方语言中常见的外来词素,呈现出模仿英语构词等西化特征。[14]例如,在新词构成中广泛地运用外来前缀、后缀:用外来前缀суп ер- 代替俄语前缀с в ерх- ,现在人们较少使用с в ерх д ерж a в а(超级大国),而用суп ерд ерж a в а;用外来前缀а н т и- 代替俄语前缀про т и в- 构成的新词更多。再如,使用英文字母构成 新 词。 例 如,I P-т е л ефо н и я(I P 电 话 开发),I T-и н дус три я(I T信息技术业),I T-ры н о к(I T 市 场 ),е-б и з н е с(电 子 商 业 ),е-п о куп а т е л ь(网上购物者),等等。
另一方面,俄语中也大量地保留着来自蒙语的词汇。 例 如,м а г а з и н,ч ерд а к,а л т ы н,сун дук,ара,т ариф,з е п и т,с т а в к а 等 。 俄 语 中 也 还 保 留 着 与 蒙古入侵相关的成语,如 М а м а йп о б о и щ е指一场混战(指吵嘴、打架等);混乱不堪,乱七八糟,该意思源于历史事件“马麦大战”:1378年,金帐汗国的军事首领马麦发动了对莫斯科进攻,1380年9月,两军在库利科奥原野相遇,发生激战,最后蒙古军队惨遭失败。成语 к а к М а м а йпро ш ё л 反映了马 麦 蒙 古军所到之处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凄凉景象。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生活方式方面具有不同的理念。东方文化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注重亲情,尊老敬长;注重个人奉献,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依靠集体的力量。西方文化追求个性自由,强调个体,注重个人享受。同时,西方家庭使人养成依靠自己去奋斗,独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习惯。
俄罗斯人在日常生活中兼具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特点。例如,在对待饮品方面,西方人偏爱喝咖啡,东方人比较喜欢喝茶,而俄罗斯人则既喜欢喝咖啡又喜欢喝茶,茶和咖啡是俄罗斯人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饮品。在婚姻家庭方面,俄罗斯人既像西方人一样追求个性解放,又像东方人一样注重亲情,注重家庭的和睦。在工作中,俄罗斯人既像西方人一样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又像东方人一样注重依靠集体的力量。
俄罗斯的传统婚俗兼具东西方文化的特征。传统的婚前礼仪具有与东方文化相似的特征,包括说媒、相亲、订婚、送彩礼等习俗。按照习惯,媒人一般受男方委托到女方家去提亲。提亲时,媒人只与女方的父母商谈。如果女方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双方再商定相亲的日子,相亲通常定在说媒后七天之内进行。相亲时,媒人把小伙子及其父母带到女方家,与姑娘及其父母见面。男女双方见面后,如果小伙子相中姑娘,便商谈彩礼事宜,彩礼一般包括首饰、衣服、家具、生活用品等。接下来的程序是订婚。订婚日一般在女方家举行庆祝晚宴。订婚后的习俗便是送彩礼。彩礼由媒人和女方的姨妈组成一支送嫁妆的队伍,当送嫁妆的车队到达男方家时,男方的母亲或已婚的姐姐出来迎接,寒暄过后,媒人和女方的姨妈一起铺婚床。可见,俄罗斯的婚前程序与东方人的婚前习俗大体相同。但是俄罗斯传统婚俗的婚礼仪式则具有西方文化的特征。按照习俗,婚礼通常在教堂举行。俄罗斯人认为,只有在教堂接受过上帝祝福的婚姻才是幸福的、不可分开的。在婚礼仪式上,神父要问新郎:“你是否真心愿意与这位女子结婚?”待新郎肯定回答后,神父对新娘也提出同样的问题,待新娘做出肯定的回答后,神父拉过新娘的手,将她交给新郎,这时新娘要屈膝跪下,俯身用前额去碰新郎的靴子,以示对丈夫的顺从。[15]新娘的这一动作明显地体现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女人要顺从男人的心理特征。此外,按照习俗,新娘家在预定的迎亲路上要设置一些障碍物,迎亲车队每遇到一处障碍,车上的伴郎就要用葡萄酒或各种小礼物“赎回”障碍物。到达新娘家门外时,会再次出现赎买道路的事情。新郎进入大门后,还有赎买新郎座位的活动。这种“赎回”的习俗在中国的迎亲礼仪中也存在。可见,俄罗斯的传统婚俗既具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特征,又兼有东方文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俄罗斯所处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社会历史等因素使其文化具有东西方双重性的特征。东西方双重文化特征在双头鹰国徽、欧亚主义的外交政策、人马座的民族个性、历史现象、生活方式、俄语词汇等方面均有表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俄罗斯结合,俄罗斯处在这两种文化的共同影响之下,它不是纯粹的亚洲,也不是典型的欧洲,它既是亚洲,又是欧洲。
[1]朱达秋.俄罗斯精神内核及其特征来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135.
[2]肖贵纯.俄罗斯外交中的欧亚主义文化特征[J].西伯利亚研究,2008,(5):41.
[3]姜毅.在“西方化”和“东方化”之间(下)—俄罗斯文化与俄罗斯的变革[J].世界知识,1997,(20):37.
[4]朱达秋、周力.俄罗斯文化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5]雷丽平.俄罗斯前两次文化"转型"问题浅析[J].当代旅游:学术版,2009,(11):71.
[6]王崇梅.早期俄罗斯文化之东方性再思考[J].国外理论动态,2010,(1):88.
[7]雷丽平.关于俄罗斯文化“转型”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东北亚论坛,2003,(5):84-85.
[8]范军.俄欧关系:一个共同的欧洲家园?[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52.
[9]李英玉.欧亚空间视域下的俄罗斯文化特征[J].学术交流,2010,(4):202.
[10]戴桂菊.当代俄罗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1]БердяевН.А.Русскаяидея.Париж,1946.
[12]朱达秋.关于俄罗斯文化深层结构的几点思考[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117.
[13]岳小文.俄罗斯文化欧亚双重特征的形成[J].岱宗学刊,2001,(1):64.
[14]刘波.从俄罗斯民族心理上的西化情结看现代俄语新词构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3):111.
[15]祖艳.中俄婚俗之比较[J].巢湖学院学报,2005,(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