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秉枢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培养目标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规范,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随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在进入21世纪的前后,世界各国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纷纷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
日本“把培育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培养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严于自律、为他人着想、与他人协调、感情丰富、充满人性,有能强健生存下去的健康和体力。”
韩国提出21世纪的韩国人必须是:具有很高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生存的人;具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
美国社会和工商界对大学生能力提出要求: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问题和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能力;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英语和第二语言的交流能力;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下的检索和判断能力;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对民主价值、平等和社会责任的承诺;对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的了解。
英国教育大臣在教育改革议案中提出要加强道德教育,使所有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具体讲,在教育上必须塑造形成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与伦理道德。
我国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上述国家对培养目标的调整上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紧随时代的步伐,强调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使受教育者具有民主的价值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严谨的思维模式、文明的行为方式、全新的知识能力。
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规范,培养目标又随一个国家的建设而变化,与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密切联系。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各种专门人才”成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国家关注的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成了对这一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法》规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成了这一时期对人才培养突出的要求。
进入21世纪,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日益重要和紧迫。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此培养目标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同时,将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求提到了议事日程。
高等院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进行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但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而且对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和安排,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清华大学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中国石油大学造就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复语型、复合型高质量外语专门人才和外语运用能力强的经济、管理、外交、新闻、法律等涉外专业人才;浙江大学培养“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自主性”,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武汉大学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爱国敬业、上进务实、身心健康的有竞争力的精英型人才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等等。从上述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这些大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可以看到,人才培养目标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走向是更多、更广、更深刻地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需求导向是我国2012年3月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基本原则,即“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探索建立的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必须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显然,需求导向带来的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做出调整。
在体育领域,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国步入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新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建设任务,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010年有过明确的阐述:在群众体育领域,需要建立覆盖全面的,比较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在竞技体育领域,要在重大国际比赛当中,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准,项目的发展比较均衡,基础大项和集体球队,项目要有相当的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还是有可持续,不要短暂的;在体育产业领域,要以体育的服务业为重要,带动其他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文化方面,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要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世界体育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体育的法制、科研、教育方面,都要达到相当的水准;在国际体育领域,中国体育要有更大的影响力,有更大的发言权,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发展的方式上,根据中国的国情,形成独具特色中国的体育发展的模式,变粗放形为集约型,变经验型为科学型。这些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才可能说是一个体育强国。 体育强国建设任务的提出,对于培养体育人才的高等体育院校来说,就必须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归纳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如下:
(1)奉献精神好。目前我国从中老年到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运动员体能限制成为高水平竞技运动发展瓶颈之一,体育产业水平不高,国际体育话语权不足,民族体育有待发掘。这些使得国家急需大批肯吃苦、懂贡献,奉献精神好的优秀人才投身体育强国建设。
(2)综合素质高。在现代社会,体育是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一种蔚为壮观的文明现象。作为为这一文明现象服务的体育人才,需要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既要懂得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了解人文、管理、经济、外语、医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3)创新意识强。体育强国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体制、机制、制度和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这些都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作保证,头脑僵化、不懂得变通的人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4)业务能力棒。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的重任,体育人才应该具有一流的业务能力,包括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运用能力、战略设计与策划能力、良好的组织才能、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超强的执行能力。
(5)个人特质优。对优秀运动员心理特点的研究表明,在人格特征方面,他们情绪稳定、低神经质、低掩饰性、高随和性、偏外向、善交际、活跃、开朗;在心境状态方面,他们低焦虑、低紧张、低抑郁、低困惑、低气愤、低疲劳、高活力。优秀运动员的这些心理特点是体育人才普遍需要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培养目标的规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体育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是教育部对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依据上述规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体育人才培养的一般性目标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从国家一维价值取向向国家、个体二维价值取向转变,即不但要肩负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同时要让学生个性得到解放,身心健康发展;从单纯学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物本位”转向“人本位”,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公民的道德与心灵习性”;从单一专业教育向大学科教育转变,从“专才”转向“通才”,使学生具有科学、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广博的知识底蕴;从只注重知识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转变,不仅知识“博”,而且做人“雅”,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的要求。教育部自2006年试点,2009年开始在全国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实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也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突出科教结合,着重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把握学术前沿的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团队与合作精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紧密结合,密切结合行业需要,突出职业导向,考核与评价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衔接;与任职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综合素养和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
由此,要想培养出能真正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有用之材,就必须在坚持高校人才培养一般性目标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导向的原则,面向学校所在区域体育、文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自己学校特色的多元化体育人才目标。
强调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使受教育者具有民主的价值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严谨的思维模式、文明的行为方式、全新的知识能力,是世界各国在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体育强国建设,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体育人才,完成培养目标由国家一维价值取向向国家、个体二维价值取向转变,从“物本位”向“人本位”转变,从“专才”向“通才”转变,从知识“博”向做人“雅”转变,建立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多元化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1]蔡宝来,徐李洁.21世纪日本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2):4.
[2]刘力南.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培养目标[J].教育研究,1997(10):15.
[3]美国《时代》周刊发文称美国教育制度正在落伍[N].新民晚报,2006-12-11.
[4] 李 玢.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7.
[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5.
[7]中国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BE/OL].2010-7-30.
[8]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教技[2012]6号.
[9]华奥星空.向体育强国迈进,刘鹏接受中央主流媒体集体采访[EB/OL].2010-09-27.
[10] Charles. C. Haynes.周红霞(译).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公民的道德与心灵习性[J].教师博览,2010(5):4-7.
[1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