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厚武
语言是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传达课堂教学思维的最基本途径。如果体育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运用语言法,就会像磁铁一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运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上好一堂体育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下面具体讲述这三种方法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运用。
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所谓讲解的方法,是体育教师运用逻辑分析、论证,形象地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的手法。
由于语言的无处不在,讲解法自然是一种主要的体育教学方法。其他的教学方法也都依托于讲解法。然而,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使用讲解法,不能形成 “满堂讲”的局面;要 “精讲多练”,同时也不能“只练不讲”,因为 “既懂又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高超的讲解水平, “精讲”正是高超的讲解水平的表现。具体而言,运用好讲解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
运用教学口诀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起跑时, 用抬 (臀)、 移 (身)、 压 (起跑器)、 听 (发令声)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在教三步上篮时,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
讲解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 “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 “前滚翻”时 ,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
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了集中进行外,还要加强个别讲解。
“问答法”也称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它是一种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都曾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问答法被广泛地采用。它的优点是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作用。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答与在文化课课堂中的问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
1、体育教学中问答往往是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的。
2、体育教学中问答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3、体育教学中问答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4、体育教学中问答分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在开始和结束部分更显重要。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际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提问:老师做得好不好呀? (注:教师做完示范后问,学生回答“好”)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 (注:在同学们做完练习后问,学生回答 “高”)他做得好吗?好,我们为他鼓掌。(注:教师选出学生做示范后,学生回答 “好”并鼓掌)。这些问题没有调动学生的思维,有些甚至是违背学生的意愿的,因此没有教学意义。如果我们修改一下上面的提问会更有效果,如:想想刚才老师做的示范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可以归纳出教师动作与自己动作的不同点,不存在好坏的评价,属于归纳性评价)大家评价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哪组做练习的积极性高?为什么这样说? (同学们可以自主判断,属价值判断和归纳性问题)谁来回答一下,他做得示范好吗?有哪些不足? (也属价值判断归纳性问题)。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参加集体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全体学生参加讨论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低效的,因此体育教学中的讨论法往往是伴随着 “小群体教学法”来进行的。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
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但要注意:
(1)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难易适度;
(2)问题要明确具体;
(3)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4)要敏感地抓住学生认识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错误之处,及时地加以纠正。
4、结合黑板、挂图、游戏等进行讲授和讨论等。
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探讨和交流的时间,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中运用迎面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从整个比赛过程来看,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而且都能遵守比赛规则,在激烈的角逐中,为了激励学生,我让失败的一组表演了一个节目,过后学生激昂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下来,但个别队员互相埋怨,为了让学生学会合作,我要求各组组长立即带领组员讨论为何会失败,有人认为应该把队伍重新调整一下,让跑得快的排在前面和后面;有的认为要团结,团结才会胜利。当我宣布第二次比赛开始时,各小组都卯足了劲,每个同学都认真地准备着,互相加油鼓劲,比赛很快结束了,结果出乎意料,实力相对很弱的第三小组取得了胜利,于是我请组长谈谈他们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组长说: “我们组将跑得快的同学和跑得慢的同学搭配开,每个同学接棒的速度都十分快,不耽误时间,而且我们都很团结,所以取胜了”。听完后我让他们庆祝一下,这一组同学高兴地欢呼起来,其他组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懂得团结是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以语言为中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凭借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分析和评定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任务、要求,不同的教育对象,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将不同的语言方式加以最优化组合,让体育课堂教学语言鲜活起来,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金祖云.田径技术教法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4]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体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刘志军.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罗希尧.体育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