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2-12-07 01:31刘次琴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刘次琴

(1.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2.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21008)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及发展趋势研究

刘次琴1,2

(1.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2.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21008)

我国要从体育大国逐步向体育强国转变,离不开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其中取得的成绩有:发展规模逐渐壮大、运动成绩斐然、体教有效结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人才培养理念出现偏差、生源质量不高、运动经费和训练条件不足等。学习、借鉴美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教结合;建设;发展

自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无论在推动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培养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人才还是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在总结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20多年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求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新形势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意义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龙头”,既是群众体育的基础,又是竞技体育的生力军。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与国际高等教育体制接轨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高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的进步与发展方向。通过高校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扩大高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推动我国体育全面走向社会化。同时,还可以构建校园体育氛围;增强师生的体育观念;激发体育情趣;尤其对促进国际、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逐步为奥运争光计划服务,都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1]。

国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运动员无论在对体育运动规律本身的认识与理解上,还是领会教练的意图、策略与随机应变的能力上都有明显的提高[2]。另外,高校具有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优秀的体育资源和科研优势,有利于实现较高文化知识、高竞技水平的培养目标。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上加强对运动员就业指导和求职就业技能培训,更好的为运动员的就业服务。

2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

2.1 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取得的成绩

2.1.1 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高水平运动队的数量由51—53—161—102—235所,运动队由140支发展到728支,运动项目由5个大项(及部分特设项目)发展到25个大项,遍及全国各地[3]。高校办队规模的扩大为高水平的竞赛奠定了基础,高水平的竞赛又促进了办队工作的进展。另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让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高水平运动员,为他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推动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

2.1.2 运动成绩斐然高水平运动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弘扬吃苦耐劳、努力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来影响广大师生,有利于建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绩从20世纪80-90年代的中低水平,到稳居前两名,特别是由教育部组队参加世界大运会后的2005、2007年两届,依然保持了我国在世界大运会上的领先水平[4]。同时,也涌现了诸如“眼镜侠”胡凯、王颖、吴波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也出现了不少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例如胡凯、刘子歌、何雯娜等。他们出现在奥运赛场让全世界人们见证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也为竞技体育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品牌赛事不断成熟。经过多年的打拼和培育,国内大学生比赛中也成长出一批较有名气的赛事项目,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CUFL)等,均有着较好的市场反映和口碑。特别是CUBA联赛,为大学生比赛的市场运作提供了典范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5]。从1998年创立至今,CUBA联赛保持每届600~700支参赛队,近万名运动员和教练员,2400多场基层选拔比赛,160场分区比赛和15场男八强、女四强赛的赛事规模,在高校产生了广泛、深入、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形象。竞赛体系日趋完善、竞技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影响迅速扩大、优秀人才崭露头角、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造初见成效,被誉为中国篮球的“希望工程”[6]。

2.1.3 体教有效结合培养竞技人才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加强国际交流,主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逐步明确了“体教结合”的概念与内涵,发展多元化办队模式。例如比较成功的有:清华大学依托其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建立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模式;多所体育院校办起了竞技体校,南京体育学院教训研一体化模式;华东理工乒乓球队模式等。

2.2 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

2.2.1 人才培养理念出现偏差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初衷是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尝试学校系统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培养有前途的优秀运动员,同时具备与普通学生相应文化水平,以期运动员在结束运动生涯后,能够实现职业转换,解决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下运动员再就业的难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也正是受到比赛目标的影响,绝大部分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人才培养理念出现偏差,受到“争金夺银”思想的控制,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层出不穷,有的不惜花重金到专业队“挖人”应付比赛,偏离了“找苗子——精训练— —长知识——创成绩——塑人才”的育人正道。

2.2.2 生源质量不高在我国高校招生生源主要有:普通中学——体校——专业队3个层次的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明显差距,从小学开始,体育成绩好的苗子被体校挖走,进行艰苦的专业培训,基本放弃小运动员的基础教育,如果能代表城市参加省、国家的比赛出了成绩的,就会被省队挖去注册、训练,完全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了。有一些被省市队教练认为没有前途的运动员,就进高校运动队,好的苗子就根本不可能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另外,通过与一些教师、学生家长访谈了解到,由于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属于自主招收,存在一些猫腻,通过关系或金钱让一些“水货高水平运动员”混进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习成绩与运动能力都差,影响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

2.2.3 运动队经费不足高校体育部门历来不受学校重视,其维持费用绝大部分依赖于行政拨款,有限的拨款相当部分应用于体育教学和群体活动的开展。一些高水平竞技体育开展较好的高校,例如清华大学,其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远高于教学和群体活动经费,但这些经费用于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就已捉襟见肘,谈不上营养、医务保障和科研。大部分高校还是处于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未能充分利用市场来拓展经费来源,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

2.2.4 训练手段与条件不足在我国除了清华大学,绝大多数高校都缺乏培养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必备条件。首先,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大多数高校的教练员都是体育教师,无论在带队经验还是训练方法等方面,与省、国家队的专业教练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什么清华大学的跳水队能够与国家队相抗衡,主要是因为他们请了伏明霞的教练于芬做跳水队的总教练;其次,缺乏标准的运动场馆、器械、运动设备;另外,缺乏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医疗设备;体育科研能力薄弱,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

3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建设与趋势

3.1 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宪章强调“不允许把运动员视为获胜的工具,必须保证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运动员享受大学教育的任何权利、享受应用的待遇,参加体育运动、接受体育教育只是大学教育经历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条款为发展大学的竞技体育奠定了法律依据,体现了美国竞技体育培养真正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我国的教育体制必须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在高考、中考的成绩中应增加德育和体育的比重,建议德育和体育分别占高考成绩的20%,智育占60%,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利于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

3.2 做好招生选材工作、重视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招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高效的招生管理制度和方法,对高校运动队水平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保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奥运战略”协调发展,根据运动项目对身高、体型和其他条件等做出具体的要求。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以科学测试和预测方法,从众多运动员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一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方而均较优秀的运动人才来培养,杜绝“水货运动员”进入高校。加大对体育科研的投入,对这些有天赋的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加强文化学习,促进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3.3 建立和完善学校竞技体育监管机制

建立和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监管机制是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有力保障,国家教育部体育主管机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直接行政领导和监督部门。因此,教育部体育行政部门应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制定全国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及竞技体育工作的中远期规划和政策。不断完善对学校竞技体育的检查、监督、评估实施细则,制定相应的清退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充分发挥中国大学生体协和各省市地区体协的作用,促进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

3.4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首先,全球高薪招聘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因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都是高校体育教师兼任,专业能力与经验上欠缺。其次,要加强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行列,促进学校竞技体育训练水平的提高。再次,学校领导要重视教练员的进修和知识更新。目前,有的高校有一批优秀教练员,如能增加他们指挥高水平竞赛的机会,相信会逐渐显现出作为大学教师的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优势,能逐步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的学者型教练员队伍[7]。

3.5 多元化筹集经费,改善训练条件与设施

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和经费投入,在确保和加大高校竞技体育培养人才投入的同时,要更多通过校企合作、商业赞助、转让球队冠名权、赛事收入等手段来筹集资金,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维持自身的发展,来改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和运动设施,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良好环境与条件。商业性介入是高水平队市场化的重要保证,成功的商业运作能增加高水平队竞赛和管理的经济收入,使其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促进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4 结语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和综合实力,并合理利用体育竞技训练的无形和有形资源,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既能满足竞技体育的需要,同时又能为国家提供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1]朱燕玲.上海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2-3.

[2]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方略[J].体育与科学,2010(5):104.

[3]何志林,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5):74.

[4]杨铁黎.学校课余训练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11.

[5]周文军.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6):85.

[6]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J]. 体育与科学,2010(5):106.

[7]张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8(6):69.

[8]池建.美国大学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3(4):22-33.

[9]郑捷.“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6(6):66-67.

[10]于芬.对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探讨——清华大学跳水队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7(6):93.

[11]董永利,等.高校“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83-84.

[12]王彩平,等.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困境和应对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41-42.

[13]孙麒麟,等.“校企体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4):65-67.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 Level Sports Team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LIU Ci-qin1,2
(1.Guangzhou Hu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1325, Guangdong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Hunan China)

The training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ndispensable for China’s transformation from a sports giant to a sports power.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building of high level sports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chievements include the gradual of development scale, brilliant sports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PE teaching. The shortcomings include the deviation i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low-qualified students enrolled and shortage of sporting funds and training conditions. Considering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in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advanced experience be learned and drawn lessons from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level sports team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igh level sports team;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G80-05

A

1008-2808(2012)04-0023-04

G80-05

A

1008-2808(2012)04-0023-04

2012-02-28;

2012-04-12

刘次琴(1973-),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与评价、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