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晁 恒
这学期,一节测评课彻底改变了坚持多年的 “标准”,它给我很大的启发。
按照教学计划,这学期进行快速跑教学,测评内容是100米,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在测评前我再三申明在测评的时候必须采用比赛规定的蹲踞式起跑,其他起跑则为违例。
可就在准备测评时,一名学生竟向我大胆提出建议:“老师,我觉得我们采取站立式起跑比蹲踞式起跑要快些,真的,让我们站着跑吧!”
“不行,必须采用规定方式来起跑,你们在哪里看到短跑比赛采用站立式起跑了?”我声音提高了一点。我原以为这样会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叫比赛的 “标准”了,学生会自动放弃的。
但,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有学生继续与我理论。
“老师,其实,我们都知道,比赛确实需要蹲踞式起跑的,但那是比赛呀,我们不是运动员呀!再说我们的实力和运动员不能比呀,您说呢?老师,就让我们站着跑吧!!”
面对学生的请求和学生的质疑声,我徘徊了,是坚持我们比赛的标准呢?还是 “屈从”他们的要求呢?我陷入犹豫和沉思中了!
“老师,您不是说吗,如果我们的要求是合理的,你就可以改变其中一定的 ‘标准’吗?”
最后,我在学生的渴求下,我不得不在所谓 “标准”面前妥协了。
“谢谢老师,太好了,我们可以站着跑了!”学生又一次说服了我,他们赢了!
当然,最后,学生所得到测试成绩确实比蹲踞式起跑的成绩好些,也基本反映了学生的情况。
这一节短跑测评课,彻底改变和推翻了我这几年来所坚持的 “标准”。其实,我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在短短的几节课中让学生能真正地掌握好蹲踞式起跑的技术,那是自欺欺人,就自己所带的体育专业生练习这项技术也非一节课时间就能掌握,何况我们面对是普通的学生。再说蹲踞式要求体能和技术控制能力都相对较高,普通学生很难掌握,反倒适得其反,很多都会直接扑到在地或者影响起跑速度。新课程标准对短跑的教学要求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想一想,我们课堂中面对是学生,不是运动员,我们是教师,不是教练。按比赛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能真正达到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吗?真正做到了 “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了吗?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多角度来看问题,要弄清楚我们承担的角色是什么?莫让 “标准”禁锢我们的行动和思想。
记住!我们的教学阵地是运动场,不是比赛场,我们面对是普通的学生,不是专业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