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超
大海是浩瀚无边的,大海是博大精深的,大海是波澜壮阔的……说到大海,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印象;而大海在诗人的笔下更是多姿多彩的。张若虚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宁静和谐,李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豪迈,舒婷有“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的怅惘迷茫,海子有“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超凡脱俗,普希金有“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的自由奔放……都强烈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读者。巴金写到大海时这样描述:“很难分辨出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只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的蓝色蓝得纯洁,蓝得透明,蓝得精湛,蓝得永恒。诗人卢卫平也被大海的蓝所震撼,在 《大海》里用蓝为我们点亮心灵的灯——
我见到大海前大海就蓝着
我见到大海后大海也蓝着
我住在大海边大海一直蓝着
我死后大海还会蓝着
这多么好呵
大海不会因为谁的来到和离去
放弃自己与生俱来的蓝
不可一世的人
在大海宗教一样的蓝里
学会了谦卑
绝望的人
在大海信念一样的蓝里
重获新生
卢卫平,男,1965年9月生于湖北红安。1985年开始创作,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歌600多首。荣获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北京文学奖、中国星星2007年度诗人奖、广东省青年文学奖、华语传媒文学盛典年度诗人提名等10多项诗歌奖。诗作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中国新诗年鉴》、《中国最佳诗歌精选》等80多种诗歌选本。出版《异乡的老鼠》、《向下生长的枝条》、《尘世生活》等诗集。曾参加诗刊社第15届“青春诗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西诗歌》执行副主编。现供职于珠海市文联。
在这个喧嚣而冷漠的时代,卢卫平的诗以把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的苦痛当作自己的苦痛的“向下”姿态而著称,用现代日常话语,表达对生命和家园的珍视。这首发表于《诗刊》2006年10月号(上)的诗,虽不写苦痛,但面对平常与普通,凭借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心灵感悟,依然把自己的诗情与哲理演绎得如此精彩深邃。
全诗一共13行,没有分节,一气贯通,但从语意上可分三层。第一层,“我见到大海前大海就蓝着/我见到大海后大海也蓝着/我住在大海边大海一直蓝着/我死后大海还会蓝着”,从生前到死后,从见前到见后,诗人借用副词 “就”、“也”、“一直”、“还”,从不同的时间凸显大海的“蓝”。这种“蓝”是大海的生命,大海存在,这种“蓝”就存在;大海永恒,这种“蓝”也永恒。“蓝”是形容词,这里四个“蓝”全部活用为动词(后面的三个“蓝”则活用为名词),营造了诗境,增强了诗意。第二层,“这多么好呵/大海不会因为谁的来到和离去/放弃自己与生俱来的蓝”,大海的“蓝”是“与生俱来”的永恒,决不会因“谁”有异,因为哪个人的死去而消逝。这里的“放弃”一词,赋予大海以人格,达到了拟人化的效果。第三层,“不可一世的人/在大海宗教一样的蓝里/学会了谦卑”,在大海面前,高傲的人不得不低头“谦卑”。宗教教人学会清净,“宗教一样的蓝”,将大海的“蓝”比喻成“宗教”,写出了“蓝”的力量,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不可一世的。“绝望的人/在大海信念一样的蓝里/重获新生”,从另一个角度继续彰显“蓝”的力量:可以使“绝望”之人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念,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一层运用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了“蓝”的力量的无比强大。从整体来看,“蓝”的永恒,“蓝”的“多么好”,“蓝”的力量,诗意一步步向纵深推进,也将哲理表达了出来:海是永恒的,人是短暂的,所以人不必趾高气扬,不必垂头丧气。明白了这一点,有利于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
卢卫平宣称:“我的诗歌是向下的。这里的下,是乡下的下,是身份卑下的下,是高楼底下的下,是下里巴人的下。”他一方面“向下”,执著地坚守着大地,力图用内心充满人文关怀的光芒去照亮世界的暗夜;而另一方面,他也是“向上”的,不断地提炼着生活,努力使平凡的意象闪烁着诗意与哲理的光辉。两者相反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著名诗人韩作荣说:“卢卫平有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其诗是被熟识所遮蔽的日常生活的揭示和发现,情感内敛却强烈,于不动声色的单纯中却有着精神的震撼力。”在不同的语境之下,诗歌是诗人最好的表达方式。世界就是时空,人的内心是另一种时空,诗人卢卫平用诗歌抵抗时间与虚无,用诗歌抵达心灵和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