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读的2011年“年度十大好书”

2012-12-03 07:07
中学语文 2012年5期
关键词:胡适

牛 锐

现在全民阅读越来越红火。作为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之一,2011“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在11月1日提前拉开帷幕。作为2011年阅读界的第一声总结发言,2011“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依旧以“专家眼光,人文视野”为核心,坚持高规格,由第12届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与《晶报》“深港书评”具体承办,新浪网和大佳网则作为特别协办单位,为评选活动提供网络支持。

本次入围的图书种类分散、趣味多元,又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社会热点,这无疑是本次榜单最大的亮点。

1.《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2001年夏天,作者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作者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作者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彼得·海斯勒 (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入选理由】

在历史、回顾、反思等图书贯穿2011图书市场的时候,这样一本兼具资料性、可读性、话题性的观察现实中国之作殊显难得。作者何伟虽系美国记者,但此书写作是建立在扎实的采访与充分的“行走”基础上,既有客观旁观又有感性亲历,将发生在我们身边又被广泛忽略的现实呈现在书中。

2.《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内容简介】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民众关于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律师的形象。

【作者简介】

安东尼·刘易斯(Anthony Lewis),1927年3月生于纽约,毕业于哈佛学院。曾任《纽约时报》周日版编辑(1948-1952)、驻华盛顿司法事务报道记者(1955-1964)、伦敦记者站主任 (1965-1972)、专栏作者(1969-2001),目前是《纽约书评》专栏作者。1955年、1963年两度获普利策奖。刘易斯曾在哈佛大学执教(1974-1989),并自1982年起,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詹姆斯·麦迪逊讲席”教授,讲授第一修正案与新闻自由。著有 《吉 迪 恩 的 号 角 》(Gideon’s Trumpet)、《十年人物:第二次美国革命》(Portrait of a Decade:The Second American Revolution)、《言论的边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简史》(FreedomfortheThoughtthatweHate:ABiographyoftheFirstAmendment)。刘易斯的妻子是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玛格丽特·马歇尔,两人现居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入选理由】

在今天的中国,这本讲述半个世纪前美国司法往事的书,出现得是那么恰当。它让中国的读者和政府官员开启理性的视野与心智,它让我们懂得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不是一时、一群人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尊重和保护“他声”,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和保护。

3.《深圳十大观念》

【内容简介】

201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深圳举办了“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两个月严格认真的筛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等入选深圳“十大观念”。

在我的印象中,一座城市以“观念”为主题开展评选活动,这在全国为数不多。这场声势浩大的评选活动之所以产生广泛影响,在深圳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诞生的“十大观念”之所以受到普遍认同,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观念唱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最强音,凝练了意气风发走向改革开放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昭示着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因此展开。这些观念不独属于深圳,它是时代留存的共同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

王京生,男,汉族,1955年8月生,江苏沭阳人,197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月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马列研究所中共党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副编审。现任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入选理由】

观念改变历史。《深圳十大观念》不仅是深圳这座城市30年的观念史和心灵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精神见证。正如“十大观念”的产生是深圳市民票选的结果,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千千万万个人解放思想、从集体权利走向公民权利的一个自我塑造的主体性建构的历史展开。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史注脚。

4.《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

【内容简介】

《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选取百年中国历史中一页似乎久已被人遗忘的篇章——《清帝逊位诏书》,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挖掘了其中仍然富有生命的机理。作者认为,在走向共和的古今大变局中,现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不单纯是辛亥革命那种激进主义立宪精神。它的另一个精神基础体现在《清帝逊位诏书》之中。逊位诏书虽不是一个形式完备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和承载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或被动或主动的改良立宪运动,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主义的潮流,弥合了革命造成的历史裂痕。可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清帝逊位诏书》,共同构成和发挥了现代民国的宪法精神。《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从五个方面论证了《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法意义。第一,它对冲、稀释乃或阻止了南方政权的种族革命激情,避免了类似法国革命的趋势。第二,通过清帝逊位,传统王朝屈辱而又光荣地把王权交给了一个立宪共和政体,整个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结构。第三,清帝逊位的优待条件不仅仅是一项政治赎买,更是一个建国契约,它对复辟帝制构成某种制约。第四,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第五,天命流转问题,逊位诏书隐含着承认人民主权是中华民国的新天命。基于此,作者认为,作为现代中国——中华民国宪制的一个重要构成,《清帝逊位诏书》不啻为一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作者简介】

高全喜,1962年生,江苏徐州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政治哲学和宪政理论。著有《理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理学》(1992)、《法律秩序与自由正义——哈耶克的法律与宪政思想》(2004)、《休谟的政治哲学》(2004)、《论相互承认的法权——〈精神现象学〉 研究两篇》(2005)、《何种政治?谁之现代性? 》(2007)、《现代政制五论》(2008)、《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论现时代的政法及其他》(2009)等。

【入选理由】

作为政治学、宪法学家,高全喜教授以深厚的专业功夫,从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故事堆里,梳理近代帝制到共和转型过程中,一段我们自己的、被淹没的重大历史,——它给予后代以光荣和无限启示。《清帝逊位诏书》凝聚了中国光荣革命中推动者们的智慧,更为中国政治、社会变革和制度建设开辟了另一条可选择的道路空间。

5.《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内容简介】

杨照从千头万绪的故事和现实中提取出一百个关键概念,如协商、和解、法律、制度、身份、记忆、媒体……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本来面貌有着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开放时代,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利益和经验,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努力的方向,或者没有任何准备,将无法适应我们理想中的那个未来,而书中的这些故事,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努力或避免的方向。

杨照擅长将繁复的概念与厚重的知识化为浅显易懂的故事,写作经常旁征博引,在学院经典与新闻掌故之间左右逢源,字里行间洋溢人文精神,并流露出文学情怀。杨照近年来积累了大量评论文字,以公共态度探讨公共议题,树立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与榜样。

【作者简介】

杨照,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远流出版公司编辑部制作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报总编辑等职;现为《新新闻》周报总主笔、博理基金会副执行长,并为News98电台 “一点照新闻”、BRAVO FM91.3电台 “阅读音乐”节目主持人。

【入选理由】

杨照是最值得引入,而迟至2011年才被引入内地的台湾作家之一。在这本书里,杨照凭着开阔的视野和对现代理念的深刻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精到的语言,解说了“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如果说普及常识是近几年内地出版的热点,而这本书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常识的更深入表达,正切合当下中国的状况。

6.《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金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新饿乡纪程》、《新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火凤凰与猫头鹰》。

【入选理由】

作者以“东欧”问题研究专家的身份,亲访巨变20后的原东欧国家,对中国人感兴趣的有关政治、经济、社会乃至观念变化,和今天呈现的风貌,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展示了“东欧”变“新欧洲”的历程,纠正了20余年来对原东欧的曲解认知,是一部给中国人以教益、借鉴的作品。

7.《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

【内容简介】

为了不忘却悲惨的过去,索尔仁尼琴写了《古拉格群岛》,为无辜牺牲者树立起一座纪念碑。赫尔岑说过:“凡是不敢说的事,只存在一半。”于是,“先存在一半,”利季娅写道,“后四分之一,再后十分之一。如果及时封住报刊的嘴(多亏我们报刊只有一张嘴),最后等到受难者和见证人通通死光,新的一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能理解发生过的事,不能从祖辈和父辈的经历中吸取任何教训了。”利季娅决心捍卫记忆,与谎言斗争。不再允许别人铲除对被迫害人的真实回忆,宁肯不发表,宁肯得罪人,也决不妥协。《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是一本使人无法忘记过去的书。

【作者简介】

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1907—1996),俄罗斯女作家、文学批评家。父亲、兄弟、女儿都是作家。父亲丘可夫斯基是苏联著名作家。丈夫在“大清洗”时期遇害。她写了小说《索菲娅·彼得罗夫娜》,反映“大清洗”时期的恐怖。还用日记形式写了小说《下水》,描绘了正派作家在1949年受到的打击和迫害。肖洛霍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攻击两位被审判的作家(西尼亚夫斯基和达尼埃尔),她当即给肖洛霍夫写公开信,指出“刑事法庭无权审判文学,思想应用思想反驳,而不是用监狱和劳改营”。她积极声援索尔仁尼琴和萨哈洛夫院士。1974年她被开除出作协,1988年恢复作协会员身份。

Second,the relative maturity of capitalism from the 18th to 19th centuries.

【入选理由】

该书作者利季娅在苏联“大清洗”运动之后不久就开始写作此书,勇气令人敬佩,是一位极具正义感和良知的作家。该书记录了像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院士、作家索尔仁尼琴等很多为捍卫真理而奋斗的人的苦难经历,展现了严酷政治环境下苏联普通人的命运。

8.《中国文化史通释》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史通释》集结了12篇论文,全是关于中国文化史的探讨和论断,每一篇都集中在一个特殊的面相上面。思想、政治、商业、宗教、民间文化、文学、医学、科学、艺术、科举、侠等尽在其中,涉及的范围相当广阔。且每一篇论文都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文化史的某一面相提出一种长程的贯通解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同时看到中国文化的常中之变和变中之常。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予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入选理由】

中国文化是个独特的系统。独特在哪里?余英时先生在此书中从思想、政治、商业、宗教、文学、科学、医学、民间文化、艺术等方面,作出了通贯的解释。虽是12篇新近论文的结集,读来却浑然一体,力透纸背。余先生写作此书,可谓水到渠成,恰似老吏断狱,视为他毕生治史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也不为过。

9.《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

【内容简介】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述最多、影响最大、自传材料最丰富的一个名人,同时也是最被人顾盼、窥伺、议论却又最被人误解的一个名人。《舍我其谁:胡适》立意重新诠释胡适的思想、全面改写胡适的一生。 《璞玉成璧,1891—1917》,是这套全传的第一部。

不被胡适牵着鼻子走,用详实的材料和严谨的考证说话,澄清以往关于胡适的许多重大误会。通过比勘不同版本,阐释《四十自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背后的真相;重新塑造上海时期胡适的思想状态,挖出被胡适淡出乃致完全湮灭的狭隘而狂热的民族主义,以及他修身进德的焦虑。

留美生涯是胡适一生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胡适一生中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个阶段。作者孜孜矻矻,系统地描述并阐释胡适的留美生活及心路历程,言人所未言。举凡饮食起居,到他的思想履迹(从民族主义者到以爱国为基础的世界主义者,到绝对的不抵抗主义,再到国际仲裁主义;从无病呻吟到乐观主义;从宗教情怀到性别观念;从上课修习、转学哥大到博士学位问题,到新文学革命),指出胡适“实验主义其表,实证主义其实”的真身,创获极大极丰。

【作者简介】

江勇振,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学历史系教授。

【入选理由】

作者江勇振用最翔实的材料,细致描绘了胡适的少年和求学生涯,并颠覆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定论。计划中的胡适传共5部,之后的胡适传记恐怕只有小补小修的份。这是献给胡适120周年的礼物。

10.《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内容简介】

这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揭示了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从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窥探到SNS的今天和未来。

《失控》涉猎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控制论、运筹学、社会学等领域,同时又堪比《黑客帝国》中洞悉未来的“神谕”,正在兴起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都可以在这本写于15年前的书中找到相关的影子。

【作者简介】

凯文·凯利(Kevin Kelly,1952~,人们昵称他为KK),《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在创办《连线》之前,是《全球概览》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编辑和出版人。1984年,KK发起了第一届黑客大会(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还出现在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上。凯文·凯利被看作是 “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maverick)。

【入选理由】

科学技术及其飞速发展,并非尽善尽美之事,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社会,存在着失控的危险。一本涉及科学技术的书,只有具备了人文关怀,具备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或至少能够启发对科学技术的反思,才可当好书之选。因此《失控》是值得一读的。

猜你喜欢
胡适
胡适的美国恋情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黄侃妙试胡适
胡适早期生命史的解构与重构*——评江勇振著《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 璞玉成璧,1891—1917)》
元培送茶叶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尴尬的胡适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胡适的星期日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