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结根,李 荣,陆琳琳,匡 霞,贺连平,康耀文,陈 燕,金岳龙,姚应水
(1.皖南医学院 预防医学系,安徽 芜湖 241002;2.皖南医学院 人文与管理系,安徽 芜湖 241002;3.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体检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1;4.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儿科,安徽 芜湖 241001,5.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心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1)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紧张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或称职业应激、工作紧张,一般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的(可能感受到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压力,以及由于不能满足需求而引起的(可察觉的)功能性紊乱[1]。有研究表明,过重的职业紧张因素持续存在,会对工作能力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2~4]。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体护理、优质护理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护士作为医院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和工龄护士的职业紧张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护士的职业紧张,保护和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依据。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7家医院的1 14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安徽省626人(54.72%),江苏省322 人(28.15%),上海市 196 人(17.13)。此次共发出OSI-R量表1 300份,回收1 212份,回收率93.23%,其中有效问卷1 144份,有效率94.39%。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工作单位、科室、性别、年龄、工龄、家庭所在地、身高、体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每月上夜班次数、是否愿意从事目前工作、认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等。
1.2.1.2 职业紧张量表(OSI-R)该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即职业任务(ORQ)、个体紧张反应(PSQ)和个体应对资源(PRQ);其中,职业任务(ORQ)包括任务过重(RO)、任务不适(RI)、任务模糊(RA)、任务冲突(RB)、责任感(R)、工作环境(PE)6个子项;个体紧张反应(PSQ)包括业务紧张反应(VS)、心理紧张反应(PSY)、人际关系紧张反应(IS)和躯体紧张反应(PHS);个体应对资源(PRQ)包括娱乐休闲(RE)、自我保健(SC)、社会支持(SS)和理性处事(RC),共14个子项,每个子项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5个级别评分,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得分越高,说明紧张程度越高,个体应对资源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对紧张的应变能力越强。李健等[5]2001年对OSI-R量表进行了验证,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此表现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紧张理想的测量工具。
1.2.2 统计学处理 用Epi 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进行逻辑核对,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F检验或秩和检验,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2.1 基本情况的描述 本研究共调查1 144人,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比较
2.2.1 职业任务问卷(ORQ)总均分和各子项目得分都随年龄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任务(ORQ)总均分、任务过重(RO)、任务冲突(RB)和工作环境(PE)得分均随年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以30~40岁年龄组得分较高,提示中青年护士承受着较高水平的职业紧张;任务不适(RI)和任务模糊(RA)以4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较低,提示护士年龄越大工作内容越清晰,工作技能越能满足需要;责任感(R)随年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提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见表2。
2.2.2 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总均分和各子项(人际关系紧张反应除外)得分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体紧张反应(PSQ)总均分、业务紧张反应(VS)、心理紧张反应(PSY)和躯体紧张反应(PHS)得分均以30~40岁年龄组较高,提示中青年护士的职业紧张反应强烈,突出表现在心理紧张反应方面。人际关系紧张反应(IS)各年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1 144名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n/%)
2.2.3 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总均分以40岁以下年龄组较低,提示该年龄组护士个人应对能力有限;娱乐休闲(RE)得分以30~40岁年龄组较低,提示该年龄组护士基本没有空余时间进行娱乐休闲活动;理性处事(RC)得分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以4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较高,提示40岁以上年龄组护士个人理性处理问题能力较强;自我保健(SC)和社会支持(SS)各年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同工龄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比较
2.3.1 职业任务问卷(ORQ)总均分和各子项(任务模糊和责任感除外)得分都随工龄的变化而呈现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职业任务(ORQ)总均分随工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以5~15年工龄组得分较高,提示工作5~15年护士承受着较高水平的职业紧张;各子项目中,任务过重(RO)得分以5年以下工龄组得分较低;任务不适(RI)、任务冲突(RB)和工作环境(PE)得分均随工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任务模糊(RA)以15年以上工龄组得分较低,提示护士工作时间越长工作任务越清晰,时间安排越合理,工作才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责任感(R)随工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提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随工龄增长而逐渐增强。见表3。
2.3.2 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总均分、业务紧张反应(VS)和心理紧张反应(PSY)得分均随工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5~15年工龄组较高,提示工作5~15年护士的职业紧张反应强烈,突出表现在心理紧张反应方面;人际关系紧张反应(IS)和躯体紧张反应(PHS)各工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3 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总均分以5~15年工龄组得分较低,提示该工龄组护士个人应对能力较差;娱乐休闲(RE)得分以5年以下工龄组较高,提示工作时间短的护士娱乐休闲活动较多;自我保健(SC)和社会支持(SS)各工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理性处事(RC)以15年以上工龄组较高,提示工作时间越长护士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越强。见表3。
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6]。适度紧张是必要的,而过度紧张会导致疲劳、焦虑、压抑和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发展到精疲力竭症等,从而影响工作质量[7]。本调查结果显示,护士职业紧张处于较高水平,高于杨新伟等[8]对护士职业紧张研究的结果。原因可能由于近几年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院住院条件的改进,加上人民经济条件改善,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医院收治的病人不断增加,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加重,临床一线护士缺编严重,同时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引进,导致护士的工作量和压力加大,护士职业紧张状况明显。
表2 不同年龄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比较(±s)
表2 不同年龄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比较(±s)
注: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两组间字母不同表示 P<0.05,字母相同表示P>0.05
问卷/子项 <30岁(n=720) 30~40岁(n=296) >40岁(n=128) F值 P值职业任务问卷(ORQ) 150.94 ±21.62a 156.96 ±21.95b 147.56 ±19.77a 11.455 0.000任务过重(RO) 26.40 ±4.93a 28.33 ±5.27b 26.98 ±4.34a 15.925 0.000任务不适(RI) 28.91 ±4.93a 29.55 ±5.06a 26.77 ±4.75b 14.260 0.000任务模糊(RA) 21.01 ±5.51a 20.44 ±5.51a 18.53 ±4.69b 11.482 0.000任务冲突(RB) 24.37 ±4.75a 25.42 ±4.92b 24.45 ±4.45a 5.196 0.006责任感(R) 23.68 ±4.70a 25.56 ±6.02b 25.75 ±5.75b 18.542 0.000工作环境(PE) 26.57 ±6.33a 27.67 ±6.46a 25.08 ±6.68b 7.630 0.001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 94.63 ±20.44a 97.06 ±21.82a 89.40 ±18.96b 6.159 0.002业务紧张反应(VS) 20.74 ±5.22a 20.92 ±5.62a 19.16 ±5.04b 5.483 0.004心理紧张反应(PSY) 26.63 ±7.27a 28.19 ±7.54b 26.01 ±7.08a 6.009 0.003人际关系紧张反应(IS) 23.04 ±4.87 23.35 ±5.38 22.20 ±4.69 2.376 0.093躯体紧张反应(PHS) 24.22 ±6.65a 24.60 ±6.89a 22.02 ±5.85b 7.217 0.001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 121.29 ±14.97a 120.18 ±14.30a 127.53 ±14.46b 11.872 0.000娱乐休闲(RE)25.07 ±5.57a 23.43 ±5.79b 25.66 ±5.73a 10.973 0.000自我保健(SC)30.59 ±3.27 30.59 ±3.00 30.70 ±3.35 0.073 0.930社会支持(SS)35.93 ±6.22 35.95 ±6.29 37.10 ±6.35 1.975 0.139理性处事(RC)29.70 ±6.41a 30.22 ±6.34a 34.06 ±5.99b 25.774 0.000
表3 不同工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比较(±s)
表3 不同工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比较(±s)
注: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两组间字母不同表示 P<0.05,字母相同表示P>0.05
问卷/子项 <5年(n=519) 5~15年(n=373) >15年(n=252) F值 P值职业任务问卷(ORQ) 150.22 ±22.51a 155.50 ±20.39b 151.02 ±21.39a 6.889 0.001任务过重(RO) 26.11 ±4.97a 27.69 ±4.89b 27.62 ±5.07b 13.893 0.000任务不适(RI) 28.79 ±5.01a 29.61 ±4.88b 27.79 ±4.99c 10.063 0.000任务模糊(RA) 21.15 ±5.63a 20.82 ±5.31a 19.08 ±5.14b 12.982 0.000任务冲突(RB) 24.23 ±4.88ab 25.22 ±4.71b 24.67 ±4.60a 4.733 0.009责任感(R) 23.48 ±4.69a 24.71 ±5.27b 25.82 ±6.00c 18.196 0.000工作环境(PE) 26.46 ±6.38a 27.45 ±6.36b 26.03 ±6.62a 4.257 0.014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 93.64 ±21.27a 97.49 ±19.12b 93.63 ±21.56a 5.349 0.005业务紧张反应(VS) 20.66 ±5.41a 21.12 ±5.18a 19.75 ±5.30b 5.028 0.007心理紧张反应(PSY) 26.13 ±7.55a 28.23 ±6.73b 26.80 ±7.60a 9.029 0.000人际关系紧张反应(IS) 22.83 ±4.91 23.51 ±4.85 22.71 ±5.33 2.674 0.069躯体紧张反应(PHS) 24.01 ±6.89 24.63 ±6.15 23.37 ±6.86 2.731 0.066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 121.97 ±15.95ab 120.08 ±12.50a 123.54 ±15.65b 4.231 0.015娱乐休闲(RE)25.35 ±5.61a 23.94 ±5.58b 24.54 ±5.89ab 6.845 0.001自我保健(SC)30.67 ±3.32 30.58 ±3.04 30.48 ±3.30 0.311 0.733社会支持(SS)36.12 ±6.37 35.76 ±5.87 36.41 ±6.59 0.838 0.433理性处事(RC)29.82 ±6.78a 29.80 ±5.83a 32.10 ±6.51b 12.486 0.000
在不同年龄组方面,本调查结果显示,职业任务 和个体紧张反应总均分都随年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30~40岁年龄组较高,而个体应对资源总均分以该年龄组较低,提示中青年护士接受的职业任务较大,紧张反应明显,承受着高水平的职业紧张。与胡定伟等[9]对不同年龄护士职业紧张研究的结果相似。造成该年龄组护士职业紧张的原因大致来自4个方面:①该年龄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处于工作鼎盛时期,技术娴熟,工作任务较重,同时承担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要进行新进护理人员业务指导任务。②临床护理工作不仅是体力劳动,更是脑力劳动,且技术含量很高,是经验、知识和技能不断积累的过程,护理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主要由该年龄组人员承担,且风险较高。③该年龄组护士工作经常被多个领导安排,时间安排紧,且不为自己成功感到骄傲。有调查研究表明,在工作中,高工作要求和低决策支配是产生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而且,年轻人和文化程度较低及中等的职业人群,更频繁地暴露于工作的高要求和低决策支配之下[10,11]。④处于该年龄组护士基本上都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上有老人下有小孩,来自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较大,根本没有空余时间进行娱乐休闲,任务冲突明显,个体的应对能力也有限。
在不同工龄组方面,本调查结果显示,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总均分都随工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5~15年工龄组较高,而个体应对资源总均分以该工龄组最低,提示工作5~15年护士承受着高水平的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强烈。与龙霖等[12]对不同工龄护士职业紧张研究的结果有相似点。造成该工龄组护士职业紧张的原因大体来自以下4个方面:①该工龄组护士大多成为护理工作熟练手,工作经验较丰富,是夜班工作、轮班作业的主力军,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调整,个人应对能力不够;②由于护士的起点学历均较低,来于社会的学习压力较大,大多在边工作边进行在职学习,工作、家庭和学习矛盾突出;③处于该工龄层的护士,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迫切想成为护理骨干,角色定位不是十分准确,业务压力较大;④该工龄组护士工作新鲜感慢慢减退,缺乏应有的创新热情,临床工作的谨慎程度低于工作时间短的和时间长的护士,工作成就感低,工作倦怠感明显。
本调查研究充分显示,中青年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较高,紧张反应强烈,而个人应对能力又较低,势必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护士职业紧张往往是持续的、动态的、多方位的,是涉及到多系统、多领域的复杂现象。预防和减少该阶段护士职业紧张的措施必须是综合性的,需要护理人员个体、管理者、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强化业务、医德学习,改善医患矛盾,控制或减少职业紧张因素,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提高护士生命质量。
[1]宋振兰,殷绍华,朱永健,等.护士长职业紧张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22):2021 -2024.
[2]WU S,ZHU W,LI H,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medical professionals in China[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0,83(7):753 -761.
[3]NABE-NIELSEN K,GARDE AH,ALBERTSEN K,et al.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work-time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of shift work: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1,84(5):551 -559.
[4]ARIMURA M,IMAI M,OKAWA M,et al.Sleep,mental health status,and medical errors among hospital nurses in Japan[J].Ind Health,2010,48(6):811 -817.
[5]李健,兰亚佳,王治明,等.职业紧张量表(OSI-R)信度与效度验证[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1,19(3):190 -193.
[6]李鲁.社会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
[7]朱伟,王治明,王绵珍,等.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及分布特征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6):1041 -1043.
[8]杨新伟,王治明,王绵珍,等.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2):119 -121.
[9]胡定伟,龙霖,吴玉琼,等.不同年龄护士的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7):18 -19.
[10]SSEN R,VAGHHUM P,GRONVOLD NT,et al.The impact of job stres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junior officers.A nation wide Norwegia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Medical Study,2000,(34):374 - 384.
[11]杨廷忠,黄汉腾.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60 -764.
[12]龙霖,胡定伟,张素珍,等.不同工龄护士的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4,19(4):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