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2-11-29 04:46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41期
关键词:巨幕王金平人艺

血脉传承精神家园

人艺60年,本刊封面用一组由60位艺术家组成的群像,折射出一种艺术生命力的持续和永恒。

正是几代艺术家在话剧舞台上清贫的坚守,这一座令人敬畏和仰望的艺术殿堂,才迎来了远比各色“大舞台”还要热烈的掌声和发自肺腑的敬重。

人艺一甲子岁月沧桑,不能不提到老舍、焦菊隐、曹禺、于是之的名字。人艺艺术家的悲喜剧,也是民族文化的悲喜剧,荒唐岁月难以抹去人艺的坚韧,但众声喧哗之下,人艺能否抵御商品大潮的诱惑,它的血脉传承,是否会出现无可奈何的休止符,不免也有些困惑。

人艺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与符号,人艺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首都剧场不大,但却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人艺下一个60年,还会有60年的血脉传承吗?

祝福人艺!

——杨锦麟

(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

《北京人艺60年60人》

关于曹禺先生、焦菊隐先生和于是之先生的文章看得我掉下热泪来。那个时代于艺术家而言是苦难的,是精神的炼狱,这炼狱不是艺术家为了创作而主动跨入的,而是禁言禁思的巨幕。巨幕退去,艺术家只剩遍体鳞伤。悲剧绝不能再重演。我们已抚不平的那个时代的伤痕,只能用更好的将来给剧痛的过去赎罪。

——不要在明信片上写我的微博名(新浪网友)

这是一群甘于寂寞、终生执著于戏剧表演的艺术家,他们的价值观念是“戏大于天”,他们的艺术追求是“精益求精”,在当下物欲横流、浮躁遍地的大环境下,他们尤其值得尊敬!

——八方升平(新浪网友)

那真的是传承、教育、萃取精华的地方,那是心怀热爱人儿的殿堂,在那儿的人们知道那是他们除单纯生命之外的意义。敬畏。

——曙光撒翼(新浪网友)

《另一个国度》

十年前在德国旅游时,徘徊在勃兰登堡门下的我无法感受东西德的差异。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我们,读到那巨大的历史变迁,颇有感触。“人定胜天”太过宏大,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时代是难以抗拒的。

——bigbear水瓶座(新浪网友)

《寻找最后的萨满》

多少年才有点习俗,多少习俗才积点传统,良知、道德本已物化在生活里,可我们把传统隔离了。

——一个很好的孩纸(新浪网友)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里面也有萨满的描述,那是质朴的人民的信仰。

——Miss_L不是亲亲小娘子(新浪网友)

更正

本刊2012年第37期《高金素梅 我对祖灵的誓约不变》里的“行政院长王金平”,应为“立法院长王金平”。特此更正并致歉。

本刊2012年第40期42页,已故夏淳导演配图有误,该图为顾威导演。特此更正,并向两位导演及读者致歉。

猜你喜欢
巨幕王金平人艺
本期民居人物——王金平
发烧音效制作,音响演示的佳作 两张达人艺典MQA-CD唱片
北京人艺和为戏“疯狂”的观众
中关村股票指数将登陆创业大街“巨幕”
IMAX遭遇中国“替身”:国产巨幕欲虎口夺食
人艺“复兴”之路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