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新
(作者张云新地址为湖北当阳市坝陵办事处木林村四组)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处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湖北省省辖,委托宜昌市代管的省辖县级市,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风景区。
当阳历史悠久。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建县距今有22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号称“天下丛林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全国三大关庙之一的关陵庙;有世人倾心的长坂坡以及糜城、太子桥、当阳桥、锦屏山等三国古迹;有鬼谷洞、孙膑寨、杜甫沟等名人遗迹;有翠绿的玉泉山、神奇的百宝寨、美丽的月亮河等奇山秀水、风景名胜。
2011年四月的一天,来自四川峨眉山、自贡、内江等地40多位养蜂人,由五代富、陶中华两位同志带队,大家怀揣疑惑,专程来到湖北省当阳市,要求到李平蜂场观摩。在李平实验蜂场,人人亲自动手,群群查看,大家没看到一个弱群,场地处处无爬蜂,蜜蜂工作积极,蜂群的超强度让大家预想不到。一些养蜂老手甚至怀疑这是将几个蜂场的强群抽调到一起做样子给人看的。是啊,没有经过南繁,哪有这样高质量的蜂群?就是经过南繁,也未必有这么强的蜂。于是,大家要求再到别的蜂场看看,就这样一连看了六个蜂场,其结果都一样。事实面前,大家都服了。一个老养蜂人说:“我养了四十多年蜂,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蜂群,既高产,又不跑蜂。”
李平一人管理500群蜂,他的蜂群超强,一个花期群产蜜50千克以上,花粉48千克以上;群均日产花粉3千克以上;年群均产值24元以上,比一般蜂场群增产100%。在他三十多年的养蜂生涯中,为了追求强群高产,他依靠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克难攻坚的改革创新精神,挑战传统养蜂法,挑战爬蜂、白垩病、麻痹病,先后发明了“巢础中心板”、“护蜂高产脱粉盒”、“微型榨蜡机”、“双面双心储王阁”等八项获国家发明专利证的养蜂机具,另外他还创办了自己的蜜蜂饲料品牌——康蜂牌饲料;他先后获发明证、荣誉证20份以上,还撰写了《李平速成养蜂法》一书。2008年,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聘请李平为意蜂生产实习校外指导教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978年,当时年满十七岁的李平参加高考,名落孙山,只差四分进大学的他决心重读高中。就在他立志考大学时,在当阳一中任职的父亲决意要求李平拜学校蜂场的程老师为师,学习养蜂。面临父亲提出的要求,李平心中明白,自己是家中老三,上有哥姐婚事,下有两妹正在读书,家中经济已不堪重负,重读高中必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父命难违,他心怀悲伤,眼含泪水,背着背包踏上了养蜂之路。
来到蜂场,李平随遇而安。程老师叫他去看看蜜蜂,他就去看蜜蜂。通过自己的观察,他发现蜜蜂回来时有的大着个肚子,有的后腿上带着花粉摇摇摆摆地爬进箱门,特别是带着花粉的小蜜蜂在蜂箱前面边飞边等着进箱门的情景更有趣:它们像一群小飞机,尾部两边都亮着彩色的灯。李平在日记中写道:“小蜜蜂真有趣,真勤劳,我一定要像尊敬老师一样尊敬师傅,把养蜂技术学到家。”当时正赶上取荆条蜜,程老师首先教他学摇蜜,两个师傅脱蜂,李平一个人摇蜜。第一次做这样的新鲜事,他手忙脚乱,汗流浃背,每次摇完蜜,衣服一换,他就烧水做饭。程老师见李平不怕累,抢着事干,心中很喜欢他。李平像在学校读书做作业一样,天天坚持写日记。他将师傅讲的、自己做的都详细写下来,并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师傅,超过师傅。”两年后李平出师,带着二十箱蜜蜂回到家乡,他决心将蜂场发展到百群以上。1983年李平如愿,他拥有128群蜜蜂,成了当地养蜂大户。
当阳古城东,有个古镇慈化,这里是辽阔的江汉平原的西北边陲,也是李平的家乡。每年四月,这里的菜籽花盛开,遍地金灿灿的,村庄被遍野黄花点缀着。微风吹来,菜花摇曳,清香扑鼻,花瓣托着的花蜜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像珍珠一样璀璨夺目。金黄色的小蜜蜂在菜花丛中穿梭似的忙忙碌碌。李平边看边想:“这么好的阳光,这么好的蜜源,可惜的是蜜蜂正在繁殖壮大之中,达不到蜜源的最佳利用效果。”看着大颗大颗的蜜珠被春风吹落,听着蜜蜂飞来飞去的嗡嗡叫声,李平喜忧交加……
为了使蜂群在油菜花期以强群投入生产,李平试过很多种方法,就连在蜂场地上挖坑,坑内埋储猪牛粪,上面铺稻草,草上放蜂箱这种原始的加温繁蜂方法都用上了,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李平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总结自己的正反教训。凭借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他的蜂越养越好,蜜蜂发展到200多群。
1985年,李平成为村里的万元户,并相继获得县劳模、先进青年等光荣称号。当时,《宜昌报》以《当阳养蜂大王》为题刊发了他的先进事迹。宜昌市委书记马杰亲率九县一市的书记驱车前往李平家,召开万元户现场会,并加以祝贺、鼓励与鞭策。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平的蜂场发展到400多群,养蜂技术高超的声名愈传愈远,省内外想养蜂的年轻人和正在从事养蜂的人慕名前来拜他为师,年年少则七八人,多则十几人。
进入21世纪,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捷报频传,四化建设业绩辉煌。我国的农业水平也伴随着发展的步伐突飞猛进,粮食增产100%以上。在全国人民迈步小康的日子里,李平心中却惴惴不安。他认为,养蜂技术虽有发展,群产值也有所提升,但基本上还是在原地徘徊。我国的养蜂业怎样才能跟上农业的发展而不拖后腿?思来想去,要想高产,养蜂必须加强改革创新。
正当李平日夜思考着养蜂技术怎样改革创新时,他的蜂场染上了正在全国蔓延的爬蜂综合症、白垩病,全国各地有的蜂场因此病而遭受垮场之灾。前车之鉴使他高度警觉起来。当时正进入秋季,他立即断子、研制混入中药的饲料,采取对蜂群进行治疗的措施,从而挽救、复壮了全场蜂群。每年春繁时,就用此饲料预防蜂病,效果显著。后来经过再研究,定名为“康蜂牌饲料”。从此李平的蜜蜂再也没有受到蜂病的危害,他的蜂一年四季均以超强群投入生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蜂群强,却招来前所未有的蜜蜂“大罢工”的悲惨损失。
那是2000年在青海采油菜花时,蜂友们看到李平的强群蜜蜂,纷纷认为他定会获得丰收。可是正因为蜂群强,采集蜂多,蜜蜂出勤率高,当时盛行全国的脱粉器却控制了成群结队的工作蜂进进出出,造成了严重的堵塞。蜜蜂驮着花粉花蜜却无法进箱卸货,只好在蜂箱前后盘旋飞行,飞累了只好停留在油菜花苗上休息。油菜花苗上的蜜蜂越聚越多,终于不堪负重而垮塌下来。地里再也难见油菜苗,只见遍地是一簇簇蜜蜂。见此悲壮之景,李平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这季采油菜他不但没有丰收,反而减产、损蜂,还要赔偿农户的损失。痛定思痛,李平毫不犹豫,一头扎进了养蜂技术、养蜂机具的改革创新之中。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研制养蜂机具时,他时时刻刻在想,站着坐着在想,吃饭在想,碗筷一丢就往蜂场跑去。睡觉时想起来了就连忙起床记录下来,就连去卫生间也拿着图纸。房间里桌子上、箱子上、床上处处放的是硬纸片、铁片、木片、弹簧、橡皮、铁丝、钉子等。后来,新一代脱粉盒的雏形安装在蜂箱上试用时,他就跪卧在地上仔细观察,一跪就是好长时间,修改一次就要跪卧观察一次。
事业上的成就通常与付出是成正比例关系的。2003年,在甘肃采洋槐时,为了完善“巢础中心板”的研制,李平患上了胃出血的疾病,病情轻微时他根本没有在意,更舍不得花时间去治疗,结果轻病拖成了重病,直到昏迷过去。这个中年湖北汉子与其说病倒了,不如说是被追求科学的执着精神而累倒了。医生说要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可就在紧急关口,山上却突发雪崩,公路被积雪封埋,无法通车。妻子见救人无望,心如刀绞,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痛苦,抱着昏迷中的丈夫嚎啕大哭。戏剧而又欣慰的是,这一哭竟然哭醒了昏迷中的丈夫。
2007年,李平的蜂场在青海大通县采油菜,当时正在对“护蜂高产脱粉盒”多功能使用进行更加趋于完善的研究,就在这关键时刻,因高原气候感染过敏,他又病倒了。当时急需“青克宁”这种药物来治疗,而当地卫生室没有这种药,必须上县医院治疗。李平放不下研究工作,又坚持了几天,直到他的妻子又哭又骂,他才不得不去县医院。
不懈的努力下,李平成功了,他的400多群蜂年年获得高产。李平富了,但他没有固步自封,没有忘记很多蜂友还在低产的胡同里踱步。为了共同致富,为了早日实现现代化养蜂,他将发明的养蜂机具和饲料批量生产出来,并将几十年的养蜂经验写成了书一并推向社会,让大家共同分享劳动果实。2010年冬,由当阳市科协、养蜂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立足当阳面向全国招生的现代化养蜂培训班正式开班。由李平主讲,系统地传授现代化养蜂知识。
2011年冬,第二期养蜂培训班已经结束。两次养蜂培训班的学员来自16个省40多个县市,共150多人参加了培训学习。学员中的退伍军人、特困户、残疾人均减免费用,减免人数达50多人,金额18万元以上。当阳市玉阳建设村62岁养蜂人艾纬林说:“我家养蜂25年只有开支没有收入,养蜂技术搞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套,技术落后三十年。儿媳们见养蜂无利可图都弃蜂改行了。通过学习,我的养蜂技术一下子跨越到了二十一世纪。”
参加第一期养蜂学习班的本地学员赵万华和邹立武,他俩都是百群左右的蜂场,2011年的养蜂收入均翻番,达到20万元以上。两人养蜂回家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辆轿车。甘肃省文县城关的养蜂户彭建国夫妻二人靠养蜂为生,由于年年收入低,2010年冬天,正准备改行时,得知李平主讲的养蜂培训班的消息后,一心想参加学习,但家中的确拿不出学费,只好拿着女儿的奖学金到当阳申请参加学习。李平得知后又感动又同情,决定给他们夫妻二人只收取一个人再减半的学费。学习后,2011年,彭建国的85群蜂收入21.5万元,蜂群增加到150箱。河南平顶山的学员张遂领说:“我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养蜂群产值能增产100%,也没想到我们中国人养蜂有这么高的水平。”
笔者在采访结束时问李平:“您以后还有什么打算?”他回答说:“我是一个养蜂人,养蜂要讲科学,科学是无止境的,我要永远追求养蜂科学的最高境界。”的确,李平的养蜂之路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从文中却不难看出,这一路走来却也充满着艰辛与坎坷。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的落榜,相信也就没有李平养蜂之路的故事,也就没有这之后的一切。李平的成功源自于自身对于科学的不懈追求,有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不管在哪一个领域,想必都会体会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文章最后,笔者也借《中国蜂业》,祝李平养蜂事业越干越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