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存
王朝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处 工程师 71043 西安
京包铁路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引入既有包头站后,将包西线、包万联络线引入了新建Ⅱ场,将集包增建第二双线引入Ⅰ场,且基本利用既有站进行改造。Ⅰ、Ⅱ场共设16条到发线(含正线),140组联锁道岔。包头Ⅰ场主要办理本通道旅客列车、快运列车和至张集线的货物列车;包头Ⅱ场主要办理本通道的货运列车、万吨煤炭列车。因Ⅰ、Ⅱ场运输组织作业分工不同,且车场规模较大,Ⅱ-6G和Ⅰ-7G通过2组交叉渡线连接。通过充分研讨包头站的运输组织特点,最终确定按Ⅰ、Ⅱ场分别设置联锁系统设备,将Ⅰ、Ⅱ场间交叉渡线的连接处作为场间联锁区分界点。衔接道岔处信号设备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1.为保证2个车场行车作业安全,衔接道岔177/179#、181/183#、176/178#、180/182#平时 保持在定位状态,将2个车场线路隔开,作业互不干扰。
2.衔接道岔180/182#由Ⅰ场集中控制,Ⅰ场将其转换至反位时,必须取得Ⅱ场的同意,在该道岔已经向反位启动或已经转换到反位后,禁止Ⅱ场再取消同意。此时即使Ⅱ场办理取消同意,亦应作为无效。衔接道岔反位使用完毕,需由Ⅰ场及时恢复至定位。
图1 包头Ⅰ、Ⅱ场信号平面布置示意图(局部)
3.当现场要对衔接道岔进行检修作业时,需由Ⅱ场值班员按下相应的同意“岔封”按钮,Ⅰ场得到Ⅱ场的同意“岔封”条件后,才能办理相应衔接道岔的“岔封”。道岔被“岔封”后,2个场均不能再办理经该道岔的进路;Ⅱ场经衔接道岔定位的进路需检查该衔接道岔的“岔封”状态。
4.只有178-180DG、179-181DG区段在解锁状态时,Ⅱ场才能发出同意动岔、同意“岔封”条件。
5.D254、D241、SⅡ-6、XⅡ-6信号机,按双控信号机处理,定位由Ⅱ场控制,反位由Ⅰ场控制。
6.经衔接道岔反位进路均由Ⅰ场来办理,Ⅱ-6G经衔接道岔反位向Ⅰ场进路均由Ⅰ场办理;Ⅰ-7G经衔接道岔反位向Ⅱ场进路需由Ⅰ场、Ⅱ场分段办理。
7.为保证渡线道岔反位进路的连续性,衔接道岔轨道区段的进路锁闭、占用情况需在Ⅰ、Ⅱ场的控显上同时显示。
1.为了接收包头Ⅱ场发出的同意动岔和同意岔封信号,在包头Ⅰ场设置1个同意动岔继电器TCJ和同意岔封继电器TCFJ。
2.设D254信号机,在D254反方向设XⅠ-7L虚拟列车信号机,设XⅡ-6信号机。
3.设D241信号机,在 D241反方向设 SⅠ-7L虚拟列车信号机,设SⅡ-6信号机。
4.设衔接道岔 177/179#、181/183#、176/178#、180/182#同意动岔表示灯和同意岔封表示灯。
5.设D254LA、D254DA、XⅠ-7LⅡ场进路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XⅡ-6LA、XⅡ-6DA、SⅡ-6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244DG、178-180DG、Ⅱ-6G区段占用红灯和光带。
6.设D241LA、D241DA、SⅠ-7LⅡ场进路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SⅡ-6LA、SⅡ-6DA、XⅡ-6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231DG、179-181DG区段占用红灯和光带。
1.为了向包头Ⅰ场发送同意动岔和同意岔封信号,在包头Ⅱ场设置1个同意动岔按钮TCA(二位非自复)和同意岔封按钮TCFA(二位非自复);同时作为按钮的记录器,在包头Ⅱ场设置1个同意动岔按钮继电器TCAJ和同意岔封按钮继电器TCFAJ。
2.为了使包头Ⅱ场在发出同意动岔信号后,禁止Ⅱ场再利用衔接道岔排列进路,在Ⅱ场设置同意动岔继电器TCJ。
3.在D254处设同向虚拟列车信号D254L,反方向设XⅠ-7L虚拟列车信号机。
4.在D241处设同向虚拟列车信号D241L,反方向设SⅠ-7L虚拟列车信号机。
5.设衔接道岔 177/179#、181/183#、176/178#、180/182#岔封表示灯(红灯)。
6.设XⅠ-7LLA、XⅠ-7LDA、D254Ⅰ场进路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XⅡ-6进路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
7.设 SⅠ-7LLA、SⅠ-7LDA、D241Ⅰ场进路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设 SⅡ-6进路照查灯(列车绿灯,调车白灯)。
1.经电话联系后,在178-180DG未锁闭的情况下,Ⅱ场值班员按压同意动岔按钮TCA,使Ⅱ场TCAJ↑。TCAJ↑后首先切断Ⅱ场的TCJ励磁电路,TCJ↓后排斥了Ⅱ场经180/182#道岔办理进路的可能。
2.Ⅱ场 TCAJ↑后,使 TCJ↓,使Ⅰ场的TCJ↑,既接通180/182#道岔的一启动继电器电路,也接通了D254AJ的电路,点亮同意动岔表示白灯,为Ⅰ场利用衔接道岔180/182#反位排列进路准备好条件。
3.Ⅰ场的TCJ↑后,180/182#道岔转到反位(或在道岔反位动作过程中),因为接有TCJ自保电路,所以Ⅱ场不能再撤销同意。即使Ⅱ场值班员拉出 TCA,也只能使 TCAJ↓,既不能使Ⅱ场TCJ↑,也不能使Ⅰ场TCJ↓,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4.作业完毕后,Ⅰ场值班员将180/182#道岔恢复定位,Ⅱ场值班员确认180/182#道岔定位表示灯点亮绿灯后,可将TCA拉出。至此,联系电路全部复原,Ⅱ场可利用180/182#道岔定位排列进路。
5.在D254LA、D254DA检查电路中加入TCJ前接点,只有TCJ↓才能控制D254信号机开放。在XⅡ-6LA、XⅡ-6DA检查电路中加入TCJ前接点,只有TCJ↓才能控制 XⅡ-6信号机开放。在 D241LA、D241DA检查电路中加入TCJ前接点,只有TCJ↑才能控制D241信号机开放。在SⅡ-6LA、SⅡ-6DA检查电路中加入TCJ前接点,只有TCJ↑才能控制SⅡ-6信号机开放。
6.衔接道岔 177/179#、181/183#、176/178#、180/182#道岔启动电路中加入TCJ前接点,只有在TCJ↑时才能动岔。
7.244DG、178-180DG均需反映区段占用情况,178-180DG、176-182DG还需反映区段进路锁闭;231DG、179-181DG均需反映区段占用情况,179-181DG、177-183DG还需反映区段进路锁闭。
8.当包头Ⅰ场办理由SⅡ-6至Ⅰ场XF口的发车进路,进路锁闭信号开放后,Ⅰ场的联锁将此信息传送给Ⅰ场列控中心,并由Ⅰ场的列控中心传送给Ⅱ场列控中心,完成SⅡ-6信号机发车的股道编码。同时Ⅰ场经场联电路将SⅡ-6信号机的开放条件传送给Ⅱ场 ,由Ⅱ场控制信号继电器完成SⅡ-6的室外信号点灯。
由于列控中心的编码原则是由Ⅰ场办理的进路,需使用Ⅰ场的条件,Ⅱ场将SⅡ-6信号开放条件传送给Ⅰ场,Ⅰ场联锁进行采集,以实现闭环控制。
9.Ⅱ场给Ⅰ场送联络股道2架出站信号机的DJ条件,以防止断丝后自动重开。
10.同意动岔、同意岔封的电路办理时机及办理完的恢复,均由联锁系统内部完成。
1.Ⅰ场经180/182#反位向Ⅱ场发车口的发车进路(需分段办理):①Ⅱ场按下XⅠ-7LLA+发车口进站信号机LA,联锁检查进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空闲且区间条件满足后,XⅠ-7L虚拟信号机开放,Ⅱ场将XⅠ-7LLXJ、LJ、LUJ条件送至Ⅰ场;②Ⅰ场按下XⅠ-7LA+D254LA,联锁检查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空闲且Ⅱ场未办理敌对进路,XⅠ-7信号显示复示XⅠ-7L的显示,Ⅰ场将D254ZCJ条件送至Ⅱ场。
2.Ⅱ场经180/182#反位向Ⅰ场接车进路(需分段办理):①Ⅰ场按下D254LA+XⅠ-7LA,联锁检查进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空闲且Ⅱ场未办理敌对进路,D254虚拟列车信号开放,Ⅰ场将D254LXJ条件送至Ⅱ场;②Ⅱ场按下进站信号机LA+XⅠ-7LLA,联锁检查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空闲且Ⅰ场未办理敌对进路,检查到D254虚拟列车信号开放后,进站信号机点UU灯,Ⅱ场将XⅠ-7LZCJ条件送至Ⅰ场。
3.Ⅰ场经180/182#反位向Ⅱ场调车进路:①Ⅱ场按下XⅠ-7LDA+Ⅱ场相应调车终端,联锁检查进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空闲,进路锁闭后XⅠ-7L虚拟信号机调车信号开放,Ⅱ场将XⅠ-7LDXJ条件送至Ⅰ场;②Ⅰ场按下XⅠ-7DA+D254DA,联锁检查进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空闲且Ⅱ场未办理敌对进路,XⅠ-7L调车信号开放,则XⅠ-7开放调车信号。
4.Ⅰ场经176/178#反位向Ⅱ场Ⅱ-6G接车进路(由Ⅰ场办理):Ⅰ场按压进站信号机LA+XⅡ-6LA;联锁检查进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含Ⅱ-6G)均在解锁状态,并且Ⅱ场未办理向Ⅱ-6G的进路(SⅡ-6ZCJ↑),进站信号机点 UU灯;进路锁闭后Ⅰ场需驱动XⅡ-6ZCJ↓。
5.Ⅱ场经176/178#反位向Ⅰ场发车进路(由Ⅰ场办理):Ⅰ场按下XⅡ-6LA+Ⅰ场相应发车口进站信号机LA,联锁检查进路内道岔位置正确、区段控显且区间条件满足后,开放XⅡ-6信号机,结合区间显示。
结合集包线包头Ⅰ、Ⅱ场车场规模大、作业复杂、技术标准不同等特点,针对包头Ⅰ、Ⅱ场分场设置联锁系统设备的原则,在两场间衔接道岔处采用特殊的控制电路,实现了对包头Ⅰ、Ⅱ场间交叉跨场作业的控制。采用这种特殊的解决方案,既实现了分属不同联锁系统车场间办理进路的灵活性,又避免了2个车场设置一套联锁系统时,局部进行维修改造对全站运输作业的影响。同时也为运输组织作业方式不同、且站型联系紧密车场间车站改造信号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了借鉴。集包增建第二双线包头站衔接道岔控制电路已于2012年7月12日顺利开通启用。
[1]何文卿.6502电气集中电路[M].修订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8.
[2]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交流道岔控制电路图册[R].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2005.
[3]王渝.交流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重点解析[J].铁道通信信号,2012(1):34-36.
[4]陈佳杰,周永华,夏佳伟.基于光纤通信的道岔控制电路控制方式探讨[J].铁道通信信号,2011(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