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承接产业转移视角

2012-11-23 08:17杨莲娜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7期
关键词:生产性安徽省集群

杨莲娜

(安徽财经大学 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一、引 言

近年来,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国内的产业结构布局及产业竞争力产生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某些产业在某些区域已达相当规模,并且形成了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成为吸引外部资金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中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机遇。承接产业转移能够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从而诱发产业集群的产生,而该类集群的形成,同时能够吸引更多后来的、潜在的外部资金的进入。为了进一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快速大规模转移,国家在安徽长江流域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进一步融入了泛长三角产业价值链网络,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但是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安徽省在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外部资金引进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大多数的产业集群还不能够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企业规模小,数目少,还没有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庞大的企业数量和高效的企业质量,从而使得集群的吸引和集中功能不足。与此同时,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10》提供的数据,2009年对服务业投资规模达到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其中用于金融业投资增长65.8%,用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增长63%。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54.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但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与工业经济不相协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慢,2009年服务业生产总值的增速为11.1%,低于工业生产总值增速6.3百分点;二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要有一定的差距,在中部地区也只能居于中下游水平。安徽省的经济实力也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使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有效集聚和紧密结合,形成有效的产业联动发展,是安徽省现在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工作。

本文拟分析安徽省如何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嵌入泛长三角产业链,使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的融合发展,以及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到的扶植、规则制定、产业协调与引导等作用,为安徽省产业集群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参考。不仅是安徽省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自身发展之所需,而且对中国中部地区崛起产生一定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 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 的 概 念[1]。Browning 和Singelman(1975)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也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概念,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包括法律、金融、商务、保险、经纪等服务行业在内的知识密集型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2]。各学者及各类经济组织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不同界定。在我国,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定义,指出:“要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

近年来一些研究文献逐渐注意到产业集群对外部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波特(Porter,1998)提出了集聚经济理论,他认为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会带来产业的自然优势,而且会带来技术溢出等外在优势,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3]。实证研究方面,Head 等人(1995)检验了产业集群中的集聚经济对跨国公司区位决策的重要性[4]。Enright(2000)提出外资企业可以与当地集群形成相互依赖关系[5]。魏后凯(2002)也证明了集聚经济对跨国公司FDI 的重要影响[6]。姜海臣(2006)认为,产业集群作为构造地方产业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提高地方产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用产业集群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是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7]。国内外经济学者大都认同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性,而实际上,产业转移则更能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徐康宁,2001[8];陈佳贵等,2005[9])。合理的产业转移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途径,这里的产业转移包括集群内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的转出和以及优势产业的转入,产业集群的升级能使产业集群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张公嵬,2008[10])。关于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李德孝(2008)分析了皖江地区产业结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皖江地区产业的迫切性[11]。刘定惠等(2009)利用2006年皖江城市群19个行业的就业数据,运用区位商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皖江城市群8个地级市的产业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12]。此外李恕宏(2009)[13]、吴成颂(2009)[14]等人也做了相关研究。

三、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状况

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中,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产业转移主要也是制造业的转移,但承接制造业的转移会直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升级,降低生产性服务业成本,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带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原毅军等,2011)[15]。本文定义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下面将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状况做出定量分析。

(一)产业集聚的衡量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标来衡量产业集群的集聚化程度。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常用的产业集群测度的指标,有地理集中度指标(以某地区某产业产值占该产业全国产值的比重衡量)、行业集中度指标(以行业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占全国的份额)等。本文研究对象是产业集聚,而非产业分布,因此采用了哈盖特(P.Haggett)提出的区位商的概念。区位商又称为专门化率,可以用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区位商可以用某地区某产业的总产值(或从业人员、企业个数)比重与区域整体的该产业产值(或从业人员、企业个数)比重之比来表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为某区的某产业的总产值;et为该区域的工业(或第三产业)总产值;Ei为全国某产业的总产值;Et为全国工业(或第三产业)总产值。

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集群倾向越突出。当Li>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集聚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当Li=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该产业集聚能力并不明显。当Li<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弱势,集聚能力弱。

(二)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及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测度结果

表1 为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各行业区位商的计算结果。数据资料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安徽统计年鉴》。在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的测度过程中,使用的是各行业的增加值。从表1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明显优势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优势正在失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处于上升阶段;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比较落后。

安徽省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具有较明显优势的行业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这些产业同时也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而且大多处于强势发展阶段。有些行业的产业集群的优势处于衰退阶段,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

表1 安徽省制造业各行业区位商计算结果

四、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

作为长三角发达地区特别是两省一市(浙江、江苏、上海)的重要腹地,安徽省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诸多优势,这些都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促进安徽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长三角等地区经过三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导致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的供给紧张,房、地、电、煤、运、原材料、消费品以及用工等价格普遍上扬。与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成本大约高出30%-40%(钱敏等,2009[16])。土地资源匮乏,其中浙江的工业用地已接近用完。而按照“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的工业用地缺口将达7.4 万亩。未来几年,在高成本的影响下,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明显加快,部分产业将进一步向外转移。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后,进一步吸引了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大规模向皖江地区转移,越来越多的外来资本进入安徽省,逐步出现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如合肥市以建设千亿元平板显示基地和家电基地为目标,吸引京东方、乐凯胶片、彩虹蓝光、美的、格力等家电巨头不断扩大投资规模,配套企业加速跟进。芜湖市引进总投资120 亿元的三安光电产业化项目,也产生了集聚效应,有望建成国内最大的LED光电产业基地。

当前,安徽省在机械设备制造、有色冶金、钢铁制造、电子等领域的集聚优势明显。这些行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由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核心企业带动形成的。如合肥的装合肥形成的以江淮汽车、佳通轮胎、合肥昌河等知名企业为核心,以商用车、客车、商务车、微型车为主导产品的系列化发展格局,具有中国最全的商用车产品型谱,拥有规模以上汽车整车及改装车生产企业10 家,零部件生产企业60 多家,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芜湖依托奇瑞汽车在自主创新中飞速崛起的平台,吸引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产业向芜湖集聚,形成了以奇瑞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起首家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并进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出口基地行列。

(二)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伴随着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新的生产技术以及新的产品将会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投入产生影响,带来更方便快捷、更低成本的资本等要素的投入,也会更容易产生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最早出现的是与制造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上下游企业,随后,与之配套的各种生产性服务业将逐步出现。这种产业的集聚效应会大幅度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成本。反过来,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后,将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高标准、更高规范的要求,这将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供更为先进的服务,生产更符合要求的中间产品,来满足移入的制造业的需求,这个过程就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

在产业集群中,大量的大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并与服务单位及政府机构集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一个集生产、销售、服务和信息网络功能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这种地方产业配套体系,通过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使得更多的生产环节能实现规模经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的联合需求可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为集群中企业的发展创造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存在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是制造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同时,生产性服务专业化也将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安徽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反过来会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壮大提供支持,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金融业、信息服务、租赁与商务服务、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的支撑。从总体上看,安徽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相比,存在着产业链不完整,产业要素整合不够等问题。安徽省产业集群的政府主导性特点比较明显,集群内的企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占主导地位,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钢铁制造、电子等领域。这就导致了集群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配套性服务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许多产业集群的分工不明确,集群间关联性不强,集群内企业合作不多,甚至有些集群仅仅是同一类型企业的集聚。各地虽然都在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和各类经济开发区,但各地区的发展缺乏整体的设计和科学的战略规划,地区间、企业间的合作不密切,城市间的有机联接不够。另外,还存在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技术人才的支持等问题。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安徽省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不仅使制造业产业集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同时通过要素供给的优化与产业配套功能的完善,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进而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经济效率,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资源配置整合纵深推进,政府层面必须抓住产业的发展机遇,制订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并合理引导,只有这样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开花结果,生根发芽。政府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主体之一,其功能也应该随着其拥有的资源优势的变化而变化[17]。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并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马鞍山提出了“工业强市”主导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现代加工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特色化现代服务基地。做大做强钢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滁州提出围绕主导产业招大项目、招高科技、安全环保、高效低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形成集聚效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完善集群内产业配套

目前,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优势产业集群的规模偏小,影响力偏低。因此首要任务就是根据本区域的产业特色以及竞争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集群内产业配套。首先,要着力推进优势产业中心城市以及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构筑产业密集带,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集中区域。推进开发园区扩容升级,改善产业支持条件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承接载体。譬如,安徽省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加工制造业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产业优势,可以培育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承接上海市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发挥自己在冶金、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优势,重点承接江苏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挥承东接西、在现代物流等服务业上的独特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等产业集群,使自己成为长三角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转枢纽,藉此提升产业品位,增加合作能力和合作空间。其次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规划引导,促进集群内部建立规范的分工合作机制。政府部门应当促使核心大企业与外围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生产性服务企业对承担的专业化服务环节进行长期投资。

(三)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群升级

安徽省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不断提升原有传统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集群。打造安徽省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继续发挥汽车产业优势,围绕合肥、芜湖等地的整车企业,引进长三角地区零部件企业,建设集生产、销售、储运和研发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聚区。加强与国内外整车和零部件巨头的合作联动,围绕为整车企业提供零部件配套、参与整车的同步设计两大基本战略,把安徽省打造成为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专业化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加快纺织服装集群发展,重点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向大纺织、品牌服装方向发展。加快家电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家电研发创新水平,提高产业集聚度,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打造家电发展新优势。同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区”。重点发展绿色照明、节能装备和环保装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传统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1]Greenfield H I.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2]Browning H,Singelman 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the USA[M].Springfield,VA: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1975.

[3]Porter M E. On competition[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98.

[4]Head K,Ries J,Swenson D. Agglomeration benefits and location choice: 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5,38:223-247.

[5]Enright M J.Survey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regional cluster:initial results[R].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0.

[6]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19-25.

[7]姜海臣,曾永江.用产业集群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J].山东经济,2006,(3):50-53.

[8]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22-27.

[9]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5,(9):5-10.

[10]张公嵬.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7):69-71.

[11]李德孝.皖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2]刘定惠,陈晓华,朱超洪.皖江城市群产业结构动态变化及比较优势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134-137.

[13]李恕宏,陈晓华.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路径的再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9,(4):57-59.

[14]吴成颂.产业转移承接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J].学术界,2009,(5):181-187.

[15]原毅军,李军.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基于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2011,(4):137-140.

[16]钱敏,钟声.合肥在泛长三角中的地位及其加速融入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8):54-55.

[17]黄永明,廖加富.基于产业集群主体功能的集群治理[J].江淮论坛,2011,(2):26.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安徽省集群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