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及合并有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2]。但长期以来,该治疗不易被糖尿病病人接受。本文将分析糖尿病病人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并从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水平方面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发现,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在促进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3岁~58岁,病程7d至15年,有并发症者16例,无并发症者1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有关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无严重并发症及精神病史;③意识清楚,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①实验准备阶段:成立实验护士小组并培训小组成员(由从事内分泌科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3人~5人组成),使其明确护理干预实施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等。②调查分析阶段:首先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糖尿病病人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并总结分析,之后运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③具体实施阶段:对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实施以完成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3项任务(疾病或行为管理、角色管理和情绪管理)为前提、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干预。实验小组护士通过一对一床旁宣教、集体授课、病友交流、病室走廊的宣传挂图和壁报等宣传方式,针对不同的病人情况进行健康教育,讲解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并对病人的家属及照顾者进行宣教,以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④评价阶段:护理干预结束后对病人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要求100%达标(以糖尿病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为干预有效)。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
表1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前后效果比较(n=30) 例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增强病人的健康生活信心,掌握健康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卫生人员的支持下,承担起促进健康的责任,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因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3]。病人自我管理需要完成3方面的任务[4]:一是疾病或行为管理,指照顾自己的健康问题,定期服药或医学检查、改变膳食和其他高危行为、使用一些辅助装置等;二是角色管理,指建立和保持在社会、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常参加工作、与家人及朋友相处等;三是情绪管理,指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妥善处理情绪的变化,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长期控制欠佳容易引起全身各种慢性并发症,而全面有效控制血糖并非只靠药物就能达到治疗效果,还有赖于病人的自我管理,要求病人具备糖尿病知识,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测和控制[5]。把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于现有的护理程序中,将病人的积极性和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对提高病人自我管理的意识水平有积极意义[3]。现将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理论用于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中,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病人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病人完成角色的转变和做好情绪的管理,消除病人的认识误区和心理顾虑,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1 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变的任务是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前提条件 一部分糖尿病病人是在体检时无意发现糖尿病,他们认为自己年轻,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没有必要应用胰岛素治疗[6]。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糖尿病知识,另一个方面不愿面对现实,难以适应从健康者到糖尿病病人的转变,更无法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方法[7]。对于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让病人接受糖尿病是目前无法根治的终身性疾病,不要轻易听信传言、偏方或抱有侥幸心理,只有很好地遵医嘱治疗和接受护理,才能控制好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可以让同病室病情控制好的病人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病为友,积极面对,尽快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
3.2 帮助病人完成情绪管理的任务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基础条件 有一些病人会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如否认心理、忧郁与沮丧心理、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等,很多病人认为接受胰岛素治疗只能是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而不能彻底根治糖尿病,这使病人感觉到即使接受胰岛素治疗也没有希望[8]。这种不良情绪不仅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来自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和积极回应对病人管理情绪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糖尿病病人的疾病控制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家属进行教育指导,使家属明白家庭支持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以争取家庭和社会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理解[9],帮助病人摆脱不良的情绪,调整好心态,积极接受胰岛素治疗。
3.3 帮助病人完成疾病和行为管理的任务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必备条件
3.3.1 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消除误区 分析糖尿病病人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原因,主要还是缺乏相关知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Schifferdecker等[10]提出,糖尿病治疗中必须重视教育资源,尤其是对社会心理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力及糖尿病方面的专家和全科医生护士的合作。国际糖尿病联盟也指出[11],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缺乏糖尿病教育就像缺乏胰岛素一样危险。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全面讲解,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及血糖监测方面的知识,使其正确、全面地了解糖尿病知识,纠正病人对注射胰岛素存在的心理顾虑和误区,告诉病人血糖控制不良并不意味着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失败。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胰岛素的使用是疾病自然病程发展必需的治疗手段[12]。护理人员应及时对病人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与忧虑进行原因分析和心理辅导,让病人充分认识胰岛素的作用,尽早接受胰岛素治疗。对他人不恰当的看法或误解,应及时地解释和纠正,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3.3.2 指导病人学习注射胰岛素,可增强信心 对于病人担心注射胰岛素引起的疼痛和皮肤感染、不方便携带及经济负担等问题,告知病人胰岛素笔、胰岛素泵及新型胰岛素制剂的不断推广,使得胰岛素的应用和携带越来越方便。目前使用的胰岛素注射笔携带方便、针头细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疼痛,其引起的疼痛要比测毛细血管血糖时的疼痛小得多,而且只要专人专用,严格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保持皮肤清洁,就可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对病人详细讲解、示范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直到学会为止。目前常用的胰岛素加上配备的胰岛素注射笔价格比较昂贵,长期使用对病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觉得难以承受。告知病人胰岛素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使病情加重并出现各种并发症,致使费用更多。如血糖控制好,可使部分病人自身的胰岛功能得到逐渐恢复,并逐渐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甚至可以不需使用胰岛素[13]。
3.3.3 对相关照顾者进行宣教,可协助完成治疗 对于存在生理障碍且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护理人员应把重点放在病人的协助照顾人员身上,包括配偶、子女等,指导他们正确地掌握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并从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给予病人鼓励和支持,使其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及家庭温暖,帮助病人更好地完成胰岛素注射。
病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病人的动机和态度,逐渐建立以病人为主导的自我管理理念[6]。将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理论应用于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的护理方面,通过护理人员、病人自身及病人家属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帮助病人成功地实现角色的转变、情绪和疾病行为的管理,发挥糖尿病病人最大的自我管理潜能,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病人从拒绝、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实现自身管理疾病,接受胰岛素治疗。
[1] 潘长玉.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3):174-178.
[2] 汪晓艳.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0,8(9C):2512-2514.
[3] 阮华娟.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0,9(2):57-59.
[4] Kenneth A,Holroyd KA,Thomas L.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Handbook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s and research[M].Orlando:Academic Press Inc,1986:1-10.
[5] 钟伟荣,曾任英,林春梅,等.行为转变理论在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B):1517-1519.
[6] 吕桂华,高寒,齐海霞.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7,28(12):1360.
[7]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
[8] 刘昭飞.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其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2-3):66-67.
[9] 黄展芬,严燕芳,杨秀芹.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B):6-7.
[10] Schifferdecker E,Schmidtb AK,Boehmc BO,etal.Long-term compliance of intensified insulin therapy[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1994,23(1):17-23.
[11] Carol M,Jackie B.National standards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J].Diabetes Care,2002,25:140-147.
[12] 李官明,张鹤,郭潇静.影响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04,24(10):43-44.
[13] 谭立新.2型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10(6B):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