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恋恋三季》看20世纪末的越南社会

2012-11-22 05:37宦玉娟
电影评介 2012年13期
关键词:三轮车夫歌谣越南

引言

1999年越裔美国人包东尼从越南南部的双季节特点:雨季,旱季中得到灵感(越南南方分为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越南北方为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加上他对祖国越南的心念展望的季节——希望之季,拍摄了他的处女作《恋恋三季》。此片曾获得过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摄影和最受观众欢迎奖。

《恋恋三季》,也称作《忘情季节》(《Three Seasons》)。电影描绘了三组截然不同的人物故事,三段内容互不相干,但主题却有内在的联系。它们恰好代表了20世纪末越南经过连年战火取得民族独立,并进行了10年革新开放后,人民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进程。这部电影的重要性在于越南人开始问自己一些问题,问他们对传统文化,生存现状以及曾经的战争带来的创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态度。

影片第一个故事讲述少女欣帮助一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诗人走出心灵的黑暗,重拾创作诗歌的信心,并帮他记录了大量优美诗歌,两人因而成了忘年交。第二个故事讲述了三轮车夫阿海与一位风尘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经过一连串的事件,风尘女子终于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在阿海的帮助下重新走上了光明的道路。第三个故事讲述了一位重返越南寻找女儿的美国越战老兵与背着箱子卖杂货的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两人最后都找到了自己丢失的东西。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影片《恋恋三季》每位观众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与体会。笔者通过这部影片不仅读到了触动心灵的故事,欣赏了唯美的画面,还看到了20世纪末越南社会或隐藏或凸显的三大现象在电影中的显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历史遗留问题。导演对这三大问题分别选择了对应的三种典型元素巧妙地衔接起来,通过艺术手法完美地表现:经久不衰的歌谣代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轮车夫是表现越南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典型代表;抗美战争则是越南近现代史上最近结束的反侵略战争。

这部电影表现了越裔美籍导演包东尼对20世纪末祖国越南发展现状的态度,及对新世纪即将开始的祖国未来的无限期望。

一、经久不衰的歌谣

越南人对歌谣的情感之深决不亚于áo dài(越南长袍)、鱼露和水煮空心菜。越南人有这样一句话:“Nhng voi chúng ta là nguoi Vit Nam, chúng ta cm thy và thng thc mt cáchnhiên cáip ca ting nc ta, tng nói ca qun chúng nhn dn trong ca dao,li vn ca các nhà vn ln.”[1] ——因为我们是越南人,所以我们很自然的从人民群众的歌谣和大文学家的文学语言中感受到我们语言的美。可见,越南人民已经把歌谣看成了他们美丽语言的象征,并为之自豪。

1.越南歌谣的起源及其定义

关于歌谣的起源,目前我国学者一致认为歌谣是艺术的一种。艺术起源于原始劳动生活,自然,歌谣也同样起源于劳动生活。笔者认为越南歌谣的起源也不例外。至今我们仍能在越南的田野中看到劳动人民边干活边歌唱,你唱一句他对一句,或者一个领唱,大家跟着唱,类似中国的唱山歌。歌谣给单调辛勤的劳作生活增添了一抹娱乐色彩。

歌谣在中文中的定义为民歌、民谣、儿歌和童谣的统称。这既是一种定义,也是歌谣的分类。“东南亚地区的民谣根据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劳动歌谣和仪式歌谣两大类。”[2]而越南的歌谣以劳动歌谣为主,有其独特的背景与形式。创作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最为古老也最为常见的传统劳动歌谣。这类歌谣通常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发明的,主要抒发热爱大自然,表达对生活的感恩以及求爱之情等。另一种是由诗人作诗,劳动人民传唱的歌谣。抒发的情感与上一种类似,但情感更为细腻。越南歌谣的内容多取自日常生活,且多为六八体诗歌形式,歌调跟越南语言相互配合,因而贴近人民大众且易懂好学。因此,越南官方字典这样定义歌谣:“Ca dao là thơ ca dn gianc truyn m ing di dng nhng cu hát khng theo mtu nhtnh,thng phbin theo ththơc bát cho dnh, dthuc.”[3]——歌谣,指用口传唱不根据特定乐调的歌词,通常为易记易熟的六八体形式的民间诗歌。简言之,歌谣就是传唱的诗歌。

2.歌谣在电影《恋恋三季》中的体现

电影《恋恋三季》中,第一个故事的众多镜头便是老妪们在荷花池中采荷花。边采荷花,一个老妪就开始领唱她在荷花池中经常唱的那首古老歌谣:“湖中植物是否美若莲花?有翠叶,有白花?翠叶白花,花心黄得优雅,黄得优雅。纯白的花,苍翠的叶,出於泥而不染! 女子命运犹如雨滴,一些落在黑阴潭,一些落在金池塘。” 不懂此中规矩的少女欣在她们唱了之后,也唱起了小时候妈妈教的歌谣:“有谁知道米田有多少茎?河有多少湾流?云有多少云层?有谁可以扫清森林的落叶,谁可叫风儿别再吹动树身?蚕虫要吃多少桑树叶,才可造成古色古香的衣服?天上要下多少雨,才可避免海洋因流泪而泛滥?月亮要等多少年才会苍老,才可在深夜透过来在附近驻足?能偷去我的心的人,我会为他歌唱,愿他青云直上。” 欣唱完了才发现领唱的老妪很不高兴地盯着她看,欣的甜美歌声动摇了老妪在荷花池的领唱地位,同时,也穿进了住在荷花池中央类似庙宇木屋里的神秘诗人。

那位因麻疹而毁容断指,已经多年不能再写诗歌的教师正是因为听到欣唱起这首他童年时期就很熟悉的歌谣而结识了欣,两人也因歌谣成了忘年交。欣帮教师重拾信心,并为他笔录了大量优美的诗歌。教师临死的时候还要求欣再唱一遍那首她在荷花池第一次唱的那首歌谣,可见歌谣在越南知识分子中也占有着重要地位,对他们的艺术创作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老妪和欣唱的这两首歌谣都是越南人耳熟能详的歌谣。老妪的这首《荷花》,教外国学生学习越南语言的越南老师都会把它当作经典介绍给外国学生。而欣的那首,更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在越南中小学课本中都可以发现它的选段。甚至,在我国高校的越南语基础课程教科书中也有其选段。

3.歌谣的地位: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电影《恋恋三季》中,导演用荷花池中央的阴森庙宇式建筑以及因麻疹毁容的丑陋诗人的脸庞作为传统文化中糟粕的象征;而那一池洁白纯净的荷花,飘荡在荷花池中动人歌谣,诗人遨游宇宙的宽广心灵则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代表。

导演包东尼特意安排荷花池包围黑暗神秘的庙宇,女孩欣的甜美歌谣引领出已失去生活信念的诗人重拾诗笔的创作渴望。这种黑白结合的反衬表现手法,一方面在电影中形成鲜明的视觉艺术对比,以丑陋映衬美好,更显艺术效果;另一方面也隐喻着传统文化必定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而糟粕必将会被时代抛弃,精华也将被人民传承,继续成为通往美丽心灵道路的导航者。

歌谣作为越南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的内容也折射出越南人民传统思想价值观中的糟粕与精华。如《恋恋三季》中老妪的《荷花》,把女子的命运比作雨滴,反应女子生而纯洁透明,是上天的恩赐。然而,女子的命运也如雨滴一般不是自己所能把握的,命运好的女子如雨滴一样落入金池塘,命运差的则掉入黑阴潭。既表达出对越南女子地位低下,命运由不得自己选择的悲哀之情,也表现了她们安于命运安排的保守传统思想。

这些简单质朴的歌谣“表现的思想情操和文化内涵,真实反映了广大越南劳动人民的生存现状和情感生活,是劳动人民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写照”[4],对于我们研究越南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及其在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发展衍变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电影《恋恋三季》公映的90年代末,越南已进行革新开放十年,西方流行艺术元素不断冲击着越南传统民族艺术形式,而歌谣却仍经久不衰。直至今日,歌谣也被越南人民当作民族经典,用来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先导材料。尤其在越南农村,至今仍然广为流传。难怪导演包东尼会用歌谣作为线索把两位主人公串接起来,同时也反映了导演对祖国古老灿烂的传统艺术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二、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三轮车夫

电影《恋恋三季》的拍摄地为越南的胡志明市(原名西贡,后来为纪念开国英雄胡志明主席而更名)。导演带给观众的胡志明市是个西方物质文化正迅速扩张的现代城市:高档宾馆,可口可乐大招牌广告,陪客的酒家女,欧洲旅游者,美国动画片,塑料花……究其原因:一是越南曾被法国统治70余年;二是南北分裂时期,以西贡为据点,美国控制越南南方政权11年;三是该影片上映之时,越南已进行革新开放10年,外来新鲜事物尤其是令人难以抗拒的西方物质文化必然首当其冲渗入越南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革新开放的大背景下,许多人淘到了第一桶金,步入富豪行列,出入各种体面场所。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停留在底层劳动阶层他们为了生存挣扎地过活。贫富差距由此日渐显现:一条街道上,宝马车会在你身旁疾驰而过,而年老体衰的老人家或应该在学校念书的仅有七八岁的小孩子也会缠着你兜售他们廉价的小商品。正如我国古代诗人杜甫诗中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影片中的三轮车夫们正是导演特意安排的越南底层人民的最鲜明代表之一。

如今的越南,三轮车已经很少见到,只偶尔会在几个著名景点出现几辆,增添几分复古的味道。而20世纪末的越南西贡,三轮车仍是比较盛行的交通工具。欧洲旅游者尤其偏好坐三轮车。越南三轮车的造型有点特殊,其载客的座椅位于前面,车夫在后面,前面两个轮后面一个轮,整个车身看起来着实可爱。可以说,三轮车也是越南的一大特色。

1.通过三轮车夫看越南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生存环境包括多方面: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影片中,导演选择了住房与衣着来表现底层群众的生存状况。越南人的居民住房多为自建房,房子的外表可以随意涂成各种颜色,其中选择最多的是米黄色,一般为三到五层,房子面窄身长,一栋挨着一栋。远处眺望,城市犹如高低不等的积木搭成一般。由于曾是法国殖民地,越南建筑受法国建筑风格影响很大,尤其是影片拍摄地胡志明市,“有‘东方巴黎’的美誉。”[5]而鲜为人知的是,越南是世界上房价最贵的国家之一,首都河内的房价堪比纽约。那些市中心的漂亮小洋房只能是中上阶层的住所。在生活边缘线上挣扎的社会底层劳苦大众根本住不起。

影片中的三轮车夫阿海,他的住所似乎就只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屋中放着两口装满水的大缸,拉车回来后简单地用凉水冲几下解热。整部影片中,三轮车夫们的衣着自始自终都只是那种粗布料的土黄色工作服。炎热夏天的晚上,他们都和着工作服躺在自己的车上睡觉休息,睡梦中不时赶几下蚊子。

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越南的革新开放是越南人民的正确选择。革新开放使贫穷落后的越南不断强大崛起,让一部分人优先富裕起来,摆脱了贫穷的尾巴。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在行进过程中它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而贫富差距日渐拉大就是越南革新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影片中,三轮车夫们通常都把车停在一个豪华的饭店附近等客。一边是装潢豪华的饭店,一边是三轮车夫破烂的木板屋;一边是进出饭店客人们体面的打扮,一边是因日晒雨淋而破烂不堪三轮车夫的粗布工作服。赤裸裸地表现出越南社会两种生活形态的鲜明对比:一面歌舞升平,一面艰难讨生活。导演通过一系列电影画面的直观对比,一方面,告诉观众越南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表达他对底层同胞的怜悯与同情;另一方面,也期望能通过电影让越南当权者认识到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改革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提出更好的建设国家的方案。

2.通过三轮车夫看越南底层群众的思想状况

(1)乐观的生活态度

虽说越南底层人民的生活很艰辛,然而他们却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走过越南大街小巷,你都可以发现小商小贩们辛劳的身影,同时,留给你的还有他们发自内心的淳朴笑容。

影片中三轮车夫们有这样一段对话:甲车夫:“看到那边的饭店了吧?五星级的呢,多气派!” 乙车夫:“呵呵……再气派也没有我的星级宾馆牛。” 丙车夫:“哼!你能有什么宾馆?!”甲翘着二郎腿坐在三轮车上边晃脑袋边笑着说:“我的宾馆晚上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呢,哪个星级宾馆比得上啊?”足以见得车夫们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没有因此怨天尤人,而是乐观的生活着。

(2)要求进步的精神

阿海的三轮车上永远放着一本书,没客载的时候就拿出来读读。阿海喜欢的风尘女子曾对阿海说经常想起学校旁的那条小路上开满鲜花的树,还有那纯洁的长袍。影片的最后,阿海把身穿白色长袍并决心重新做人的女子带到一条飘满凤凰树叶的大道上。阿海拿出那本他经常读的书递给女子:“现在,你可以放眼看世界了。”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与无奈,他们仍然保持着心中对知识的追求,对高尚精神的渴望,对美好纯洁生活的向往。

这不仅是影片中主人公的进步精神,也是整个越南民族要求进取的精神。导演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同胞寄予的无限期望。

三、抗美战争的记忆

众所周知,战争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破坏是巨大的。战争不仅使人们流离失所,造成人员伤亡,还会使经济倒退,人类辛苦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毁于一旦。最重要的是,战争使侥幸存活的人长期生活在精神的折磨中,战争带给他们心灵的创伤是永远都无法磨灭的。

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结束,南北实现统一。这场发生在中南半岛的战争是二战以后最持久最恶劣的战争之一。战争不仅给越、美两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中国、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在这场战争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电影《恋恋三季》中的第三个故事正是和这一沉重的历史话题密切相关。

1.抗美战争给越、美两国人民带来的创伤

(1)越南人民:战争终极受害者

提及越南抗美战争,越南人民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一张越战照片:《火从天降》。虽然与此影片的内容联系不是很紧密,但它却是越南战争的真实记录者,是惨遭战争摧残的越南人民的代言人。

1972年6月8日,越南记者黄功吾在越南战场抓拍到一张至今都震撼人心的反战照片——《火从天降》(也称作《战火中的女孩》)。照片中间是一名因炮火致使衣服太烫而脱光衣物正在裸奔的小女孩。女孩的周围是同样在奔跑的家人,跟着他们的是拿着枪的越南士兵。整个照片的背景则是正冒着滚滚浓烟的村庄。裸奔女孩张开双臂,脸上写满了对战火的恐惧和身体烧伤的痛苦。这张极具反战意义的照片赤裸裸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显示了抗美战争带给越南人民的深重伤害。

照片中的女孩名叫潘金淑,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一直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奔走。她的后背至今仍留有大面积烧伤的疤痕。这也促使她永远也忘不了这场文明时代里人类一手造就的灾难。

潘金淑只是抗美战争中的幸存者之一,还有更多战争受害者隐藏在如今已实现和平发展的越南社会中。影片《恋恋三季》中第三个故事,美国大兵遗留在越南的女儿就是其中之一。越战不仅使她失去母亲,却还让她与父亲生而分离。美国战败后,父亲随军回国,不得不留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这破败的家园。为了生存,她甚至沦落成了陪客人喝酒的酒家女。当她与回越南寻找她的父亲在酒桌上偶遇时,父亲眼中的泪水,脸上的无奈是何等的辛酸。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战后的越南,亲身经历了越战带来的痛苦伤痕。她虽是美国后裔,但在影片中却也是千千万万个越南孩童的代表,是越南人民的代表。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上演。

(2)美国人民:逃不了的良心谴责

虽说这场战争的主要责任在美国政府,但是反对越战的美国人民却是无辜的。许多反战美国家庭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儿子,给他们带去了无尽的伤痛。越战还不同程度得加剧了美国国内种族、民权问题,阻碍了美国社会的良性发展。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导演就借主人公阿甘之口表达了他对这场战争的无语态度。

许多参加过越战的美国士兵幸存者表示,他们回国后几乎每晚都被噩梦所折磨。有的人无法释放自己心中的愧疚与痛苦,便诉诸于家庭暴力,对身边的亲人,朋友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人则遁入空门,祈求上帝的救赎,祈求灵魂的忏悔。影片《阿甘正传》中阿甘的连长在越战中失去双腿,这使得他回国后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念,整日在娱乐场所用酒精麻痹自己,这是一个典型的越战美国大兵受害者的案例。

影片《恋恋三季》中的美国大兵也因为这场战争而一直背负着对妻女的心灵孽债,否则他不会重返越南寻找女儿。他找不到女儿时的失望,看到女儿沦落为酒家女时的辛酸,重返时的不知所措,都是战争带给他的,也是他必然要承受的。

无论是侵略国亦或是被侵略国,两国反战人民都是无辜的。

2.忘记还是牢记?

影片《恋恋三季》对越战给越南人民带来的伤痛表面上似乎并没有过多提及,最明显之处也不过就是引出故事情节的线索:美国大兵寻找遗留在越南的女儿。作为美籍越乔的导演包东尼难道已经忘却了这场战争还是他想让自己的同胞忘记?

无论是那个民族,只要曾经被侵略过,被伤害过,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痛苦的记忆。在和平年代,那些曾经被伤害的人民也许不会无时不刻得想起这场战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也从未忘却。

在影片中,导演并没有用过于激烈的手法表现他对抗美战争的态度,却是用一些缓和的小细节来体现。卖杂货小男孩木箱里的那只越战时期的打火机;苦苦寻找遗留在越南的女儿的美国父亲;人们对街上西方面孔的视若常见……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小细节,导演传达了20世纪末越南人民对抗美战争的态度:越南人民没有忘记这场战争,但也不会一直纠结于这场战争,我们要做的只是铭记战争的血泪教训,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阔步前进。

正如《战火中的女孩》潘金淑在美国越战纪念碑前的演讲一样:我不想讨论战争,因为我无法改变历史。我只希望你们牢记战争的悲剧,能够为制止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争战和杀戮作出努力。这句话或许代表了包括导演包东尼在内的海内外所有越南人对这场战争的最后总结。

四、结语

一个没有自己民族特点与特色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越南民族走过枪林弹雨,历经重重苦难终于赢得民族独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革新开放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上还有许多艰难险阻亟待解决,还有许多封建落后观念没有彻底清除,但越南人民不忘战争珍惜和平的乐观生活态度,渴望摆脱愚昧无知,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始终贯穿于他们的血脉之中,那些积累于生活中的美丽歌谣,也将随着越南民族的发展而源远流长。这正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越南民族精神,也是导演对自己民族的在新世纪即将开始的无限期待。

注释

[1]傅成,利国。《越南语教程》(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6页。

[2]尹湘玲 主编,《东南亚文学史概论》,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第14页。

[3]参见:http://tratu.soha.vn/dict/vn-vn/ca-dao

[4]苏彩琼,《浅析越语歌谣中的六八体歌谣》,载《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六期。

[5]古小松。《越南社会与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外语学院,2004,第69页。

1.尹湘玲主编,《东南亚文学史概论》,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1年。

2.参见:http://tratu.soha.vn/dict/vn-vn/ca-dao

3.傅成,利国。《越南语教程》(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苏彩琼,《浅析越语歌谣中的六八体歌谣》,载《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6期。

5.李景江,《歌谣的起源与发展》,载《民族文学研究》,1985年,第3期。

6.古小松,《越南社会与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外语学院,2004年。

7.梁志明,《越南战争:历史评述与启示——越南抗美战争30周年胜利纪念》,载《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6期。

8.伊利强,《影视作品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

猜你喜欢
三轮车夫歌谣越南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最美的车夫
越南百里“银滩”
三轮车夫父子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