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艺谋牵手严歌苓——浅谈《金陵十三钗》的改编

2012-11-22 03:59安晓燕
电影评介 2012年20期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严歌苓张艺谋

2011年底,国内最受人瞩目的文化事件便是筹措近五年的《金陵十三钗》在国内院线上映,这部影片不仅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也成为普通百姓街头巷议的话题。该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强烈反响,除了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张艺谋,编剧是著名作家严歌苓和刘恒,还在于其高达“六亿”人民币的投资、国际一流的创作团队,尤其是能邀请到好莱坞极有票房号召力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这在中国电影中尚属首次……这一切都是巨大的诱惑,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但其结果是《金陵十三钗》的表现颇令人失望。不仅在多个电影节空手而归,且还未能盈利,甚至使张艺谋和张伟平这对合作多年的搭档一拍两散……这一切似乎都成了《金陵十三钗》是平庸之作的佐证。但笔者却认为,抛开影片整体的艺术优劣不谈,仅从改编角度而言,《金陵十三钗》确实可圈可点,值得称道!也难怪张艺谋说,“《金陵十三钗》改编后的剧本,是我当导演二十年来碰到的最好剧本。这样一个本子捏在手里,我常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1]。

相较原著,电影在力求尊重其精髓的基础上也变化不小,主要体现在英雄化叙事和好莱坞讲述上。

一、英雄化叙事取代历史视角

原著是以“我姨妈书娟”为视点展开叙述的,主要立足于她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的所思所感,故此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才会不断出现书娟站在色彩斑斓的教堂大窗前观望和偷听秦淮河女人聊天的镜头,画外音也是书娟的旁白,所以,在叙事视角上,电影是希望与原著保持一致的。

但在整个故事的精神立场上,电影则与原著有本质差异。应该说,严歌苓虽然进行的是小说这一虚构的艺术创作形式,但故事并非凭空捏造。她往往是听闻某个故事或是人物经历引发创作冲动后,要经历漫长的资料收集阶段,包括穿梭图书馆,寻访当事人,甚至到故事发生地考察和生活,直到酝酿成熟。《金陵十三钗》也不例外,严歌苓表示,她从1993年起,每年都参加大屠杀纪念活动,“我就是在参观一个个大屠杀刑场时,感到非得为这个历史大悲剧写一个作品。”[2]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创作态度,严歌苓的作品往往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和扎实的生活感。在《金陵十三钗》中,严歌苓对于南京的完全陷落,采取了尊重史实的历史视角,即国民党抵抗将领出逃,中国军队一片狼藉。这些史实在严歌苓的作品中都有所提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原著中才有了混乱中无处报国的戴上校等人如何接受日本人的诈降并死里逃生的过程记录。同时,躲进教堂的这三个人,为了维护教堂的中立立场,放弃抵抗最终丧命于日本人的枪口之下。

但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南京被攻陷的混乱场面被隐去了,集体投降并被屠杀的屈辱和惨烈也被屏蔽了,影片选择了李教官所带领的教导队,为了保护女学生的安全,与日军进行激烈拼杀,虽然最终集体毙命,却不失壮烈之美!

张艺谋深知,战争场面固然是视觉盛宴,但于观众而言,具有心理冲击力的却是战争中的细节,因此,改编后的剧本中也充满了令人记忆犹新的情感细节。其中,最令创作者和观众津津乐道的是中国士兵用最原始最拙劣的方式炸毁日军坦克的一幕,血肉之躯是兄弟的盔甲,凭着一腔热血,只是瞬间,几个英勇男儿的生命便定格于奔跑之中……在影片中,这段迎着坦克的炮火奔跑的画面一共只有70秒,在实际拍摄中却颇费周章。八个演员每人身后的电线都有20多根,仅穿好服装都需2—3个小时,演员不仅要按时间点控制表情,跑中位置,还要手控自己身上的弹着点,但凡一出有纰漏,就满盘皆输[3]。张艺谋之所以花费如此大的财力、心力来拍摄,无疑是要突出中国士兵大义凛然,宁可壮士赴死也绝不作亡国奴的血性和尊严!这便是张艺谋赋予影片的全新的主题。

在这一主题之下,影片中才更突出了李教官这一形象。这个人物戏份虽然不多,但刻画丰满。他智勇双全,又内心细腻,代表了中国最优秀的军人形象。影片中有两次他眼含热泪的特写镜头。一次是亲眼目睹自己所剩无几的弟兄成为坦克炮灰却无可奈何,另一次是把浦生送到教堂后被妓女讥讽,满腹委屈却无以诉说。李教官死前与日军孤战的戏份,更是显示了他的骁勇善战,视死如归,应该说,李教官和他为数不多的兄弟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魂魄!

与原著相比,在对历史的表达上,严歌苓显然更全面和精准一些,而张艺谋却非常巧妙地选择了小规模的抵抗而非大规模的弃城而逃,他以更具英雄化的视角来展现南京大屠杀,笔者认为对电影艺术而言,这是适度的。毕竟,选择这样沉痛的历史事件作为电影选题,是极具冒险性的,在如今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对普通观众而言,电影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娱乐休闲工具而非教育工具存在的,重温这样的民族伤痛需要极大的勇气。所以,诸如同类题材的作品,如口碑还算不错的陆川的《南京!南京!》,在国内的票房有1.45亿,当时已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了,而《拉贝日记》在国内的票房只有800万,可谓损失巨大。试想,如若按照原著那般,秉持历史视角,将国民党军官纷纷逃亡,几十万军人不战而败并被集体屠杀的惨状,以及戴上校为保护教堂里的女学生,放弃抵抗枉死日本人的抢下的情节完整呈现,那该是何等的屈辱和压抑?观众该以怎样的心境面对这样一部惨绝人寰的电影?因此,笔者认为,尽管张艺谋确实加入了原著中并不存在的抗战场面,也美化了这群军人,但起码让观众内心得到一丝安慰。毕竟如李教官的死,是惨痛更是壮烈的,他终于将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兄弟们融为一体,不再孤独,那最后的爆炸,五彩斑斓,是李教官的解脱,更是张艺谋式的表达。

二、中国故事的好莱坞讲述

在原著中,严歌苓所涉及的主要人物,便是书娟和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河妓女,英格曼神父、他的助手法比则是充当保护者的神职人员,厨子陈乔治以及下人阿顾都是纯粹的配角了。总体而言,在原著中,男性主角是缺失的,从刻画深度和人物生动性上来看,都不及女性形象的塑造。毕竟,严歌苓的文学创作,向来以把握女性心理,能刻画出丰富而迥异的女性形象见长,如《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田苏菲,《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等都是极为成功的例子。在《金陵十三钗》中,男性角色的黯然也和严歌苓对该小说的创作立场有关。“国际上把‘南京大屠杀’叫成‘TheRape Of Nanking’,用Rape(即强奸)取代屠杀……若说屠杀只是对肉体的消灭,以及通过屠杀来进行征服,那么‘Rape’则是以践踏一国国耻,霸占、亵渎一国最隐秘最脆弱的私处,以彻底伤害一国人的心灵来实现最终的得逞和征服……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4]正是出于对女性如此的悲悯,才有了这样的题材和光彩夺目的形象。

但在电影中,却出现了一个真正的男主角,就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所扮演的约翰。英格曼神父、法比等人在影片开始就因死亡、被创作者删除等各种原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约翰,一个靠做丧葬为生的小混混。影片详细展示了他从一个贪婪轻浮之徒,到猝然觉醒,并成为女人们的保护者和营救者的过程。关于这个变化,批评者多认为约翰的转变过于突然,缺乏足够的铺垫;肯定者则认为人物起码呈现出性格的变化。笔者认为,张艺谋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类似《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故事,确实是受到了西方电影叙事的影响。

尤其是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方式中,“人物性格也‘自有一套’——大多数主人公总是要恪守一个‘性格弧线’,他是有缺点的,是随着故事高潮的到来,他就会战胜自己的缺点,同时(因而)最终战胜外部挑战”。[5]因此,主人公在影片开始常常被赋予某种缺点,如《功夫熊猫》中的阿宝就是一个贪吃、笨拙的熊猫,而《超人汉考克》则是一个易怒、矛盾、尖刻的人,但最终他们都通过努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英雄。诸如此类的“英雄平民化”趋势,是好莱坞塑造人物性格时惯常遵循的方式。因此,在《金陵十三钗》中,约翰的性格不乏瑕疵但却随之转变,并不惜以微薄之力抗争日军,保护教堂里的女人们。这样的改编充满了对西方电影叙事模式的熟知和迎合,而张艺谋等人对于奥斯卡的热衷也不言自明。

另外,美国人在意识形态上充满了普世主义价值观,信仰宗教的救世理念,而好莱坞也最擅长通过英雄拯救世界来传递人道主义立场。《金陵十三钗》在原著中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因子,只不过充当保护者的是英格曼师傅和十三个妓女们。但在电影改编中,由好莱坞一线明星贝尔扮演的约翰,是一个世俗化的“英雄”和“救世者”符号,显然是一个西方价值观的承载者。

影片中约翰首次面对日本人慷慨陈词的那场戏可谓对这一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在这场戏中,象征人道、公正、中立的红十字大旗终于飞扬起来,约翰身着神父的服装,神情肃穆,言辞正义,站在楼梯顶端,俯视众人。导演此刻也使用了19个约翰不同角度的镜头,其中17个使用仰拍, 11个构图中包涵红十字旗。如此这般,无疑是要以浓墨重彩的方式,传达人性视角,约翰此刻已代替了神父,庄严地望承担起“救世”的职责!

可见,张艺谋在电影改编和创作中,已经深受好莱坞意识形态、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开始用这样的方式来包装中国故事。当然,影片中也不乏中国元素的展现,如旗袍、琵琶以及《秦淮景》的演唱、南京话浓郁的画外音等,都是张艺谋所驾轻就熟的中国符号。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形象塑造,对此电影依然保留了原著最核心的情节,即十三位妓女的冒死相替。不仅挽救了女学生,也改写了她们自古以来的骂名,完成了双重的救赎。影片中陈乔治的改编也值得一提,原著中的陈乔治已是成人,电影中把他改为少年,并始终用幼小的肩膀维护女学生的安全和教堂里的秩序,甚至不惜男扮女装,铤而走险,无非又是一曲人性赞歌!本质上,也都是人道主义的表达。而且,该情节也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可看性。

张艺谋曾经凭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英雄》三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但都失之交臂,其拥有最终获奖的强烈意愿是非常自然的。在《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确实用力较猛,对西方的经典叙事模式非常迎合,影片中也不乏后殖民的痕迹。但抛开电影的民族性不谈,我们不能否认:影片中采取好莱坞经典人物塑造方式来表现约翰,确实为调节整部影片过于压抑的叙事节奏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而且他的丧葬师身份也为玉墨等人的变装铺垫了合理的逻辑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人道主义和“救赎”主题,本来也是原著精髓, 仅从改编角度而言,该片讲述故事的方式并不影响原著的主旨和深度,甚至还调节了影片的节奏,增加了剧情的起伏和看点,这也算是一种成功的商业考量吧!

张艺谋作为中国最富盛名的导演,似乎每一次作品上映,在国内都能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褒贬浪潮也始终不绝于耳。但之所以如此,是长期以来,张艺谋承载了过多的期望,包括电影节的新锐要求、精英文化的艺术期许和大众娱乐的商业考量……在这样复杂的创作心境下,《金陵十三钗》能够五年磨一剑,数易其稿,还是彰显了极大的诚意,尽管并未获奖,但从改编角度而言,《金陵十三钗》仍是一部严谨而出色的作品!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编号:2011SJD760017

注释

[1]张艺谋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9249590100uvug.html

[2]严歌苓《创作谈:悲惨而绚烂的牺牲》,《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4期第71页

[3]参见纪录片《张艺谋与他的金陵十三钗》第四集《战争辛苦》

[4]同注2

[5]孟隋《漂浮在好莱坞之上的“超级叙事”》,《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10期第15页

猜你喜欢
金陵十三钗严歌苓张艺谋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移民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