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梅
草班登大堂金杯耀夕阳
——一支业余合唱团在金色大厅获国际合唱金奖之体会
■陈云梅
江苏省文化馆老年文化大学“春之声”合唱团是一支纯业余的中老年女声合唱团。2011年在由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政府、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奥地利合唱协会主办,奥地利中国关系促进会、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联合国奥地利国际会议中心协办的“2011维也纳国际中老年合唱艺术节”中获得了国际合唱金奖(GOLD)、最佳指挥奖、艺术指导奖等,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及国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外各大媒体都给予了宣传报道,江苏广电公共频道成立专题摄制组,随团跟踪拍摄专题片,记录了参赛前后的苦乐过程并向公众播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取得了很大成功。
一支业余合唱团能取得如此成绩,这与团队的组团理念和艺术方向是分不开的。从建团初期到现在,合唱团一直坚持正确的艺术方向和组团理念,从而使合唱团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具有了一定的演唱水平才取得了如此成绩。下面根据“春之声”合唱团几年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本人尝试谈谈办好业余合唱团的经验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合唱讲求共性,在做到唱歌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众人合一”是最高标准,简单的说,就是和谐。一个合唱团的和谐与否,必须要建立正确的团队合唱理念。
什么是正确的合唱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合”!一切都围绕着这个“合”展开。这一个“合”字好写,但在实践中,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合”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人和,二是声合。人和则声合。
(一)人和
1.确立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人和是声合的基础。影响人和的因素很复杂,千头万绪。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合唱团成员必须要有共同的、高度一致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明确清晰的。在这个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谋求其他,这是合唱团团结一致的基础,也是处理合唱团一切事务的准则。“春之声”合唱团的目标:通过日常学习训练,建立一支具有一定演唱能力、善于演唱民族性较强的经典合唱作品、有自身演唱特点、志在追求合唱艺术提高的同声合唱团。艺术方向:突出自身的艺术特点,强化艺术欣赏性,兼顾艺术观赏性。同时,重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坚持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2.培育合唱团良好的团队文化。这是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业余合唱团的组织者没有行政资源,没有经济手段,怎样才能凝聚人气,团结大家来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呢?除组织者的个人魅力、业务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与目标相一致的价值观,也就是合唱团的文化理念。在选拔团员时首先必须具备:热心、净心、诚心、爱心、公心。同时还要有时间、有精力、有实力。有了上述的团员必备条件,团队的核心文化理念:“五心、三有”便基本形成。团员们在非常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共同享受学习成果。几年来,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加强,人气一直很旺,有声乐基础的爱好者都慕名来报考合唱团的,规模由05年的30人,增加到60多人。
3.坚持以老年同志为依托,发挥中年骨干的作用,积极发展和培养年轻团员的方针,使得不同年龄段的团员们思想稳定,心情舒畅,以不同的方式和长处积极为团里做工作。
4.重品德,轻业务。无论业务有多好,人品不佳的,或毛病多,不讲合作的人,坚决拒绝进团。
有了上述四条纲线,合唱团的团员在思想上高度统一,精神上积极向上,身体上健康如一,合唱团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和,对合唱团的长远发展有了基础保证。
(二)声合
谋求声合,是合唱团在声音方面的最高追求。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不间断的声音训练与逐年的考核制度,对每个团员进行专业的声乐训练并逐一考核。在声音位置、演唱技巧、音准、节奏,视唱练耳、吐字、声部音响的相对平衡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团员必须退出合唱团,这一点几乎是不容置疑的了。通过不断的训练与考核以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我们合唱团的特点是:年龄跨度大,声音杂乱,水平参差不齐。有学过并唱了多年合唱的,也有从未有过音乐履历的。根据合唱团具体情况确定具体的训练方法。
(一)专业的声音训练
1.重整体的声音感觉训练,不提倡个性化的所谓开声训练。
2.多用哼鸣练习,体会寻求高位置共鸣的音响。
3.坚持呼吸、基音的无声练习。
4.坚持和声连接练习。
5.强调提高鉴赏力的训练,达到内心听觉、主观听觉、客观听觉在音准、音色上一致性的目的。
6.坚持美声基础上的(良好气息支持上的)直声高位的唱法练习。首先是要提高合唱团的个体演唱能力。
以上的练习对于统一声音,寻找合的声音感觉很有帮助。在赴维也纳比赛前,又要求每个团员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天坚持练习,每天找出问题,再每天解决问题。
(二)专业的作品排练
业余团有个特点,练是练,唱是唱,练声与演唱作品两张皮。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合唱团坚持每次先进行专业的声音训练,然后接着是作品排练,保证练和唱的一致,这样既巩固了练声技巧方法的掌握,又直接提高作品排练的效率,演唱水平不断提高。比赛前,团里坚持每天训练、排练,反复、反复、再反复。将参赛作品进行细排、精排,每个音符和吐字都不放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合唱团能获得国际合唱金奖与每天的坚持是分不开的。
作品的选择与合唱团的风格,艺术方向以及演出目的密切相关。
(一)演出的目的性与作品选择取向
1.盈利性(生存性)商业演出,曲目多是“老鼠爱大米”类的作品。他需要迎合普通大众非艺术性的娱乐口味,给听众提供的是“口香糖”。这类作品无理性特征。
2.政治性演出,曲目多为“红歌”他的功效是鼓动宣传。需要突出政治目的和政治形势,给听众提供的是“精神激素”。这类作品感性多于理性。
3.艺术性演出,曲目多为经典作品。他需要迎合具有一定音乐修养和文化背景的听众。给听众提供的是“精神营养”。这类作品感性的,理性的,兼而有之。
(二)合唱团风格及艺术方向与作品选择取向
1.群众性歌咏式演唱风格。
这样的合唱团,最显著的特点是:声音大,没有和谐度,音准不好,音乐修养不好,多是假美声,演唱毛病多,但很有激情。其选择作品一般为政治性激情型作品和生存性娱乐作品为多。好一些的,处在边缘性的合唱团,偶尔也排演一些有一定艺术性的作品,但由于这类合唱团的和谐度不高,一般演唱的为数不多的艺术性作品都比较低端。演唱选择作品的特点一般是:力度大,能很好的宣泄个人情感;变化音少,节奏不复杂、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短期内就能排会且能愉悦身心;受众数量多,所谓有人看(听);演出不太受条件限制,哪都能唱;注重服装、表演和艺术以外的煽情。
2.室内合唱及扩大了的室内合唱风格。
这样的合唱团,最显著的特点是:和谐度好,声音空灵(天籁之声),音域宽,注重音乐本身的表现力,对演唱场地要求较高。其选择作品一般为艺术性较强的欣赏性中外经典合唱作品,偶尔也排一些娱乐性的或政治性激情型的作品。一般演唱的大多是艺术性较强的高端作品。演唱作品的特点是:和声色彩丰富,音乐表现力强,结构较复杂(复调作品)。演唱时非常讲究“合”,对音色的变化要求较高。
选择好作品,不但能夯实合唱团的基本功,提高演唱水平,还能提高团队凝聚力。
(三)此次国际合唱节的作品选择。
按照我团演唱的风格特点及艺术方向,本次合唱节选择作品的原则是:坚持多样性原则,突出艺术欣赏性。
首先在内容上以中国歌曲为主,同时,兼顾外国作品。有代表江苏民歌的《茉莉花》,有中国古诗词《静夜思》等歌曲,也有宗教作品,特意安排了全团学唱了《菩提树》等外国宗教歌曲。其次,在形式上分有伴奏与无伴奏,基本上是各半分配,保证国外期间各种场合的演出。最后,在语言上,有汉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歌曲,满足各国听众的喜好。
综上所述,这次国际中老年合唱节的作品选择,是根据我团的艺术方向,演唱风格及特点,并能体现多样性的原则来选定的。为了能突出中国的传统艺术,我们根据金色大厅的舞台结构,为《静夜思》编排了伴舞,用舞蹈形式再现了歌曲作品的意境。外国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歌与舞的完美结合”,外国观众们是报以热烈鼓掌和热情的拥抱,感叹中国艺术的魅力。
合唱团最难的是在音乐上形成统一的感觉。这比音准的问题、节奏的问题、和谐度的问题都难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靠什么?应该说是靠指挥。一个指挥能否完全在艺术上驾驭团队,必须具备以下方面。
(一)能力方面
1.组织能力。组织排练,重点把握排练质量和效率的关系。
2.分析能力。指挥应能敏锐的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采用不同手段,去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意图,然后再赋予其时代的感情特征,最后再考虑融入自己的一点艺术个性,能完美地演绎作品。
3.“手”的能力。手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内心的音乐,客观的音响状态等告诉团员,调动他们的情绪,规范他们的演唱方法,调整他们的呼吸。
4、业务能力。指挥的见识不是指具有的实际能力,而是其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是业务能力。指挥的见识广,思路就宽,对作品的把握就会准确,排练的作品也会不断翻新,解决问题的手段也会不断创新,使得合唱团的路越走越宽。
(二)品质方面
1.无私。指挥作为一个合唱团的灵魂,首先必须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就是为了合唱艺术。同时,要了解全团的人员情况,并能熟知每一个人的声音特点和能力。这样以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大家,才能完全驾驭整个团队,才有可能成为合唱团真正的“魂”。
2.执著。几乎所有的业余合唱团都是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这个过程是漫长,艰难的。要求指挥要有理想,因为执著来自理想,要有坚韧执著的精神,时时刻刻为了实现理想鞭策自己,鼓励大家,不断向着希望迈进。
3.思想高度。这是“魂”的“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动态与静止,相对于绝对,优与劣等的关系,无时无刻体现在合唱团水平的提高上。这就要求灵魂人物具有高屋建筑式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判断,准确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能否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用辩证的方法去处理,去认识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价值,思想深度,从而找到最佳的表达手段,都取决于指挥的思想水平与高度。
4.责任感与事业心。业余合唱团的指挥有两大类,一种是职业型的,一种是事业型的。事业型的,大多是不计较报酬,主要精力都放在合唱团的发展和艺术追求上,这样的指挥都能带出好团。职业型的主要特质是,“上班来,下班走”。这样的指挥大多对合唱团的发展不是很在意,在意自己的感受较多。
合唱团的指挥有了上述能力与品质,才能全方面的驾驭团队,提高艺术演唱水平,带出高质量的一流团队。江苏省老年文化大学合唱团指挥多年以来,一直轻功利荣誉,重艺术提高,全身心的扑在团队艺术水平的提高上,正是由他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春之声”合唱团才有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以上是借江苏省老年文化大学“春之声”合唱团获国际合唱金奖之际,从四个方面粗谈了一支业余合唱团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感受,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