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极大地繁荣起来,文化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电影业作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正在变得日益兴盛。近年来,不少国产影片在众多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推介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在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影视翻译是影响国产电影能否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夸张地说,其重要性不亚于电影质量本身。国产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影视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电影片名翻译就像经典的商标,能迅速帮助影片被西方消费者所了解和接受,有利于影片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由此可见,对国产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在本文中,从功能主义目的论视角出发,阐述了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一系列优秀国产电影片名翻译的成功之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弗米尔强调翻译不单单是语言间一对一的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传递行动,强调翻译是人际间有目的的互动,强调翻译指令的作用,强调译文的接受者和接受环境,强调译文是文本创作行动。
目的论提出了一些原则以规范翻译过程。具体原则有: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以及忠实原则。从功能主义角度来看所有的这些原则都能应用于翻译实践中。国产电影片名的翻译同样能运用目的论翻译原则来指导翻译过程。
目的原则,作为目的论的一条核心原则,认为任何翻译过程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用弗米尔的话来说就是,“目的决定方式”。任何翻译活动,译者关于翻译过程、翻译策略或翻译技巧所作出的选择都要受制于并服务于最终的目的。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连贯通顺,即译文接受者能理解译者翻译的信息;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要有意义才能起到交际的作用。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使译文顺应目标语文化,其传递的信息能自然的被译文读者所接受。
忠实原则是目的论下并列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的又一重要原则。目的论所强调的“忠实”与其他翻译理论中所说的“译文对源文的忠实”相似但又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就是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者对源文的理解,也取决于每一次翻译的目的,忠实程度和翻译形式可随目的改变而改变。这是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与其他翻译理论中提到的“忠实”的一个显著的不同(卞建华, 2008:83-92)。
依据目的论三原则中的忠实原则,电影片名翻译时要切合原影片的内容,翻译原影片的主题,突出原影片的风格。到底是采用直译、意译或是改译,最根本的依据是哪种译法最能贴合影片又最能抓住观众。例如:《无间道》讲述的是来自黑帮的一员潜入警方内部为黑帮提供警方的信息,同时警方中的一员也卧底在黑帮内部(周海容),由于对自己身份的质疑,他迷失了自我。“无间道” 是《涅槃经》第十九卷出现的佛教术语,梵语为Avicinar Aka,指的是地狱中最恐怖的地方,(徐丹,2007:146) 两个英雄都经受了双重身份带来的痛苦而且总是处于暴露身份的极度恐惧中,他们就如同活在炼狱中一般。如果照字面直译,就连国人也未必能看懂更别说外国人了。因此影片译为Infernal Affair 以为外国观众提供贴近影片的准确信息。每一部电影都会精心设计片名,力求以最精简的结构为观众传递最丰富的信息。例如:《赤橙黄绿青蓝紫》All Colors of the Rainbow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Is It Love?《唐山大地震》After Shock《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After Divorce.(丁爽,2003)
忠实原则含有两个方面:一为形式忠实;一为意义忠实。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只要译出的影片片名能为大部分国外观众接受,能成为推动电影在海外市场传播的助手就是好的译名。例如:影片《女人不坏》是关于三个女人经历的故事,充满浪漫、快乐和现代韵味。译名All about Women 较之直译译名Women Are Not Bad 更吸引观众。
电影片名英译的目的就是让国外观众能通过片名更好的了解影片内容。通过观看影片继而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翻译称为“文化意象重构”。重构“是保证目的语可读性的最佳手段,显然最便于发挥译文的优势”(刘宓庆,1999:197)。
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电影能纪录并反映人们的生活,因此,影片从某种层面来说是一种特定文化的载体,有起到了一个传送器的作用。因为电影片名包含着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由于缺乏背景知识,外国人对于一些电影片名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个电影片名来自唐朝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最后一句。这一诗句完美地展现了电影中的氛围。为了与外国观众的有效沟通,使他们理解影片片名的意义,应尽量使译文符合外国人的习惯,创造新的文化形象。《满城尽带黄金甲》有四个译名分别是:(1)大陆译名:Wearing Golden Armor Across the City; (2) 香港译名:The City of Golden Armor; (3) 香 港译名:Autumn Remembrance; 以及(4)索尼经典译名: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 (曹佩升, 2007)。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刷新了票房纪录并代表华语电影参展第79届奥斯卡。索尼经典译名: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为这一影片的在海外的成功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译名以影片内容为基础,避开直译而选择了片中频频出现的菊花出现在译名中。菊花代表着皇家气质,更代表着一种悲凉的气氛。那怒放的菊花预示着二王子的反叛的最终结局。依据目的论三原则,《满城尽带黄金甲》译为 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 最为贴切。
刘宓庆在《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汉语的美是一种表现美。重直觉感性是汉语表现性特征的含义之一。其直觉感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结构性”上:具体说就是平衡对称。高度对称感是汉语结构美的基本要素,它决定了汉语诗歌节奏、格律、韵律以及一般行文的平衡对称布局。这样的表现主义审美要素为汉语所独有。汉语表现性特征的另一含义为重主体感悟(2005:221-222)。汉英民族长期以来受不同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哲学思想、审美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大有不同。汉语重“意境化”,重“主体感悟”而不太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论证。华丽的辞藻、对称的结构、流畅的音韵以及文辞间洋溢的情感都是汉语的美的表现。对称结构的电影片名俯拾皆是,如:《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CTHD);《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鼠胆龙威》High Risk;《甲方乙方》Dream Factory;《花腰新娘》Huayao Bride in Shangrila。实际上,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再创造的一个过程,是将汉语影片名的音美、形美、意美呈现给西方观众的一个过程。而西方观众无论是从审美视角还是审美心理都与中国观众截然不同。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人多重逻辑分析,重抽象思维,且形式与内容并重。因此,在翻译国产电影片名时要本着文化交际原则来进行翻译。纽马克说过“翻译即交际”。要想译出西方观众接受的好译名,就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好好的把握他们的审美心理。直译虽然能保留原影片片名的风格,但有时会让西方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如何译好影片片名无定法。采取直译的影片也有,比如说:《邓小平》Deng Xiaoping; 《 袁 隆 平 》Yuan Longping; 如果根据以上两个例子得出规律凡是以人名命名的片名都可采取直译就显得太仓促了:电影《霍元甲》就译为Fearless;电影《黄飞鸿》就译为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梅兰芳》译为Forever Enthralled;直译并非一无是处,译得好不但能保留原影片的美感,还能给外国观众带来一种神秘感。佳译有:《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千里走单骑》Riding Alone for Thousands of Miles;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A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除直译外更多的时候采用的翻译方法有意译(包括增译、补译、删译)和改译(即由译者根据影片内容创造性的给影片重新拟定一个新片名)。采用意译手法的佳译作品有:《大腕》Big shot’s Funeral; 《无间道》Infernal Affairs; 《霸王别姬》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 刀 剑 笑 》 The Three Swordsmen;《城南旧事》Old Days in Southern Beijing;《有话好好说》Keep Cool。采用改译手法的佳译作品有:《鼠胆龙威》High Risk; 《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 《风声》The Message;《花样年华》 In the Mood for Love;《三枪拍案惊奇》A Simple Noodle Story;《投名状》The Warlords; 《纵横四海》Once a Thief。
译名的主要预期目的即其商业目的。为了译出让观众过目不忘的译名,译者应该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把握国外观众的审美心理,注重电影片名的信息传递、文化重构,来实现影片片名的预期功能。翻译时无需绝对忠实于原影片片名,可以影片内容为模本,大胆的采用那些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译名预期功能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同时,译者也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翻译素养,为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而奋斗。
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曹佩升.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探讨[J].影视文学.2007(18):70-71.
4.丁爽.影视艺术语言翻译中的“信、达、雅”问题[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1):26-30.
5.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徐丹.浅谈中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