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颖
演戏就是演人物,要想塑造好一个角色,必须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揭示角色的本质特征,从而塑造出特征独具的人物形象。
角色不管大小,首先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内心体验,挖掘人物内心情感,充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要调动戏曲表演手段,以适当地外在体现方式表现出来。
我扮演《清风亭》中的贺氏,她和老伴张元秀是一对生活在最低层、最善良,又吃苦耐劳的老人。他们膝下无子,相依为命,她和老伴宁愿忍饥挨饿,也要用仅有的一枚钱买来包子,给养子“继保”吃。儿子走失后她因伤心过度,流泪过多而双目失明,每天拄着拐杖蹒跚在大街小巷,声声呼唤着“继保”的名字。最后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当听说儿子中了状元,贺氏喜出望外,来到清风亭急切与想儿子相认,儿子的负恩对她更是致命的打击,痛不欲生的心情可想而知。当儿子赐她200铜钱时,贺氏怒斥逆子:“继保,你这个小奴才,我们二老含辛茹苦,就是为你这200铜钱吗?,这200铜钱够你十三载的吃穿所用吗?这200铜钱留给你自己买棺木去吧”。大悲大怒,情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在悲愤至极时贺氏唱到:“你不怕坏了良心心肺烂,你不怕五雷轰了你无义男”,加上戏曲程式化的动作,蹉步、跄背。最后一头撞死在儿子面前。这是唱做并重的老旦戏,尤其是“贺氏”这个角色,要求演员既要有一副好嗓子,又要有娴熟的表演技巧,唱、念、做都要有深厚的功底。
贺氏这一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她得子之喜,爱子之深,失子之痛,恨子之切等情感的流露,都要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对人物情感细致梳理,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塑造好这一角色。
首先从行走的姿势上,比如生活中观看许多老年妇女的特点,步履有些迟缓,背有点驼,拄着拐杖儿,这都是具有代表人物特征的动作。另外我也留意生活中那些典型的动作举止,在市场上有一个卖苹果的大娘,发现她称苹果、收钱、掏钱包等一系列动作,都是在缓慢的节奏中进行的,她数钱、找钱都是慢条斯理,小心翼翼地,她的钱包是用破旧的手绢和塑料袋,里一层外一层包裹着,一层一层地打开然后又一层又一层地包裹住,那种投入、那种认真,使我深受感动。
我本人在农村长大,父母都在乡下。我能体会到他们挣每一分钱的艰苦,更能体会到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老太太的拿钱包的动作,不正是贺氏将老伴卖豆腐的钱小心翼翼收起来的动作吗?我把这个动作巧妙地应用到该戏的表演过程中。由于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环境,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我从艺近20多年来,既享受过创造角色的成功喜悦,也产生过把握不准人物性格的烦恼。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我对戏曲艺术的执著,我饰演的贺氏这一角色,终于赢得领导、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我深知和许多艺术前辈们相比,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在戏曲艺术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辛勤耕耘,不断追求,塑造出更感人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