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芳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是由于患者的心脏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因子表现出的一系列感染或是非感染性炎症以及纤维出现增生反应而导致的疾病[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已被证实是一种明显的炎症反应标志,为评价超敏hs-CRP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30例,包括男73例,女57例,患者年龄45~73岁,平均为57.3岁;其中7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3例为稳定性心绞痛,25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对照组选择我院同期经检查后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共5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包括男30例,女22例,年龄46~75岁,平均为57.6岁;各组成员中均将患有全身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周围动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心肌病、心肌炎、感染、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全部受检者均在清晨空腹抽取2 ml的静脉血,在3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10 min,对离心所得的血清做hs-CRP检测。采用芬兰Orion生物制品公司试剂盒,以AIJ5400型号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进行检测,应用hs-CRP免疫散射光比浊法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5.5软件完成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于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检测后,对照组52例健康体检人员的hs-CRP值为2.37±0.68 mg/L,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hs-CRP值为12.84±5.41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hs-CRP值为8.73±4.18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s-CRP值为3.37±2.48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见表1。
表1 各组受检者血清中hs-CRP值对比结果(±s)
表1 各组受检者血清中hs-CRP值对比结果(±s)
注: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1,**P<0.01,*P<0.05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有文献资料显示冠状动脉硬化板块并不仅仅是脂质沉积发生变化,实质上是一种慢性的炎症反应,目前已经发现很多的炎症标志物能够在早期提示或预测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特别是有研究显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具有某种相关性[3]。有研究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能够引发动脉硬化,这一发现也提示可以将hs-CRP的浓度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标记物[4]。血清hs-CRP是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刺激肝脏组织产生的一种极为敏感的急性反应蛋白,该蛋白能够激活补体,加快吞噬作用,并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过程,并能够对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机体出现炎症、损伤、感染或某种疾病时其浓度将明显升高[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检测后,对照组52例健康体检人员的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统计学意义。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的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hs-CRP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hs-CRP的上升和冠状动脉炎症的反应状况以及冠脉病变情况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冠心病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已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尽早做出诊断并在早期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超敏C-反应蛋白不但可以反映炎症的活动情况,而且还能够作为冠脉发生异常的有效预报指标,大量研究表明其在预测冠心病的病情程度以及预测心血管意外等方面已发挥重要的作用。总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将hs-CRP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标志物。
[1]张善春,李琳,黄喧,等.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中国血管杂志,2008,2(7):15-17.
[2]叶任高,陆再英,陈灏珠.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0-311.
[3]葛晓珍.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学,2008,9(12):31-33.
[4]肖春洁,王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6504-6505.
[5]古纪欢,罗友林,罗小春.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医学信息,2010,23(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