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
进展期胃癌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胃癌术后无法正常进食,手术创伤使患者处于高分解状态。以往应用较多的是长时间的禁食及全胃肠外营养[1],但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显示出胃瘫、消化道黏膜萎缩及术后长时间的消化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不适。近年来,外科手术患者营养支持模式已由肠外营养逐渐变为肠内营养,多数学者提倡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对5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为其提供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6~82岁,中位年龄68.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冽,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手术中将直径2 mm大小的硅胶营养管经吻合口送至近端空肠,距吻合口至少20 cm。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经营养管持续泵入温生理盐水100~250 ml,无明显不适开始持续泵人瑞代混悬液(华瑞公司生产,每500 ml含纤维素7.5 g,热卡1884kJ),18~24 ml/h,逐渐增大鼻饲速度及鼻饲量,并添加其他营养液,至肛门排气后改为全胃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均未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除营养支持外,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制酸、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相同治疗,其中有3例患者输入白蛋白,3例输入血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1 两组手术前后营养学相关性指标的比较 体重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的体重及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问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相关性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相关性指标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h±s)
表2 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h±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胃癌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消化功能障碍[2]。全胃切除后,消化道失去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术后较长时间禁食,无疑会进一步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程度。全胃切除术后,对人体生理功能损伤较大,经口进食营养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研究[3]表明,营养不良患者术后极易发生感染、肺功能障碍、胃肠吻合口漏、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因此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预后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营养支持的方法分为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是指由胃肠外途径(通常是静脉)供给机体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分。虽然肠外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恢复需要,但是长期应用肠外营养却可引起肠黏膜萎缩、通透性升高、肠道免疫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移位,甚至引起肠源性败血症,而且费用较昂贵。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目前的研究认为,小肠蠕动和肠鸣音在胃肠手术后2 h就可恢复,而且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 h小肠就能接受营养物质的输入[4]。这是进行肠内营养的理论基础。在观察组中,术后第9天免疫功能有所恢复,表明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及免疫抑制。
总之,我们通过本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含膳食纤维素的能全力或能全素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对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维持机体营养均有良好作用。
[1]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67.
[2]许剑民.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19.
[3]赵晓雷,彭俊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病人术后的应用.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1):32,34,38.
[4]秦环龙,杨俊.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的时机途径和制剂选择.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