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剧”的文化解读——以《步步惊心》为例

2012-11-21 22:59:50尹红晓
声屏世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步步历史文化

□尹红晓

栏目责编:曾 鸣

湖南卫视于2011年9月末推出《步步惊心》,据CSM41 城市统计数据显示,首播第一天收视率就达到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同时在网络上也备受追捧。“穿越剧”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人体验时空交错的自由感和胜利感,时间倒流展现了人们回顾历史、感悟现在、憧憬未来的文化意义。

在历史想象中找寻自我

自我认同是个体根据个人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①在”穿越剧”中,人们通过历史想象,展现自己的价值定位和追求。

通过历史记忆,确认自我的存在。中国的“穿越剧”大都喜欢穿越到古代,很少有穿越到未来的,这除了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恣意穿越到各个朝代外,还与中国人的心理有关。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是指向 “过去”的,是一种恒定循环的时间架构,“过去就像是现在的拓展;它几乎总是构成了某种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此时此世作为自己筹码的思想彼此冲突着……过去实际上就是现在。”②像《步步惊心》中的女主角若曦,在宫中每次与她的姐姐相见时,她都会回忆起进宫前和姐姐在一起的那段快乐时光,虽叛逆不知天高地厚,但那是以前的真实的自己,记忆里还是那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穿越剧”主要的受众人群是青少年和白领阶层,他们大多是80、90 后,孤独、寂寞、无助、空虚、无奈常常是他们的写照,面对现实中种种规则、制度的限制,学业、事业、爱情等方面的压力,他们无所适从。他们一方面渴望自由,另一方面又害怕过于自由所带来的孤独感。“蚁族”“草莓族”“蜗居”,面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们只能在虚幻的穿越中暂时逃避现实的重压。正如《隋朝来客》的导演庄宇新分析说:“穿越题材成为影视剧的大热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部分人的一种心理趋势——逃避现实。”③在过去的时光中他们没有压迫感,有的只是一种安静的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好的、不好的在回忆里都是甜蜜的,因为过去对人们没有威胁,所有的感触就是过去曾经历过的,有种存在的自足感。

“穿越”中英雄主义的自我定位。

“穿越剧”通俗的情节就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相貌平常,压力大,现代生活并不如意,因各种机缘巧合穿越到古代,成了一个才貌双全的人,得到众多富家子弟的爱慕。

《步步惊心》展现一个现代的都市女白领张晓意外穿越到清朝,成为马尔泰将军的二女儿,运用现代人的智慧和熟知的历史知识,对即将发生的历史事件有预知功能,在剧中屡次帮助自己的朋友渡过难关。若曦在姐姐被嫡福晋欺负时,不顾等级和传统礼数的约束,同格格打架,为姐姐赢回尊重;后来进宫做了皇上身边的奉茶丫头,身份卑微,但当十三阿哥被皇上幽禁所有人都为自保不敢为他求情时,她冒着抗旨杀头的危险,在雨中跪求三天三夜,几乎失去性命。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她都敢于去尝试,源于一份正义之情,在这里只有该不该做的事情,没有能不能做的限制。人们对自己都有一个想做什么样的人心理定位,能够被别人称为英雄,称为伟人,那将使人们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在历史和现实碰撞中展现当下人格纠结

在“穿越剧”中,传统文化模式与现代文化模式交织,古代智慧和现代技术比拼,人们一方面惊讶于现代技术带给人们的惊喜和震撼,另一方面也对古代田园风光、畅意闲适生活无限向往。这一突出矛盾表现了当下人们价值观的游移,在两种文化模式中间无法定位自我的信仰。

传统与现代价值的交锋。 “穿越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人们可以尽情徜徉于古今两大空间,体验古代智慧和现代智慧带来的精彩。传统农耕社会,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都没有那么快,人们生活简单,没有那么多的需求,过着平稳、朝出暮归的生活,与天地为伴,尽享自然风光的恩赐。这是现代人回归田园,体验简单生活的渴望。

现代的技术和观念让人们在传统面前感到优越,感受到进步带给人们的惊喜和满足,可是物质越丰富,人的欲望和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人的内心却找不到可以承载这些欲望的地方,人离现实越来越近,离自己的心却越来越远。在传统中消极避世,醉心于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是种不负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随波逐流,面对着来来往往的面具,也是一种负累和煎熬。无奈之余,人们只能在想象中游离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试图找到安放灵魂的地方。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穿越剧”中,人人都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当作主人公,体验穿越的快感。在《步步惊心》这部剧中,女主角若曦亲历“九龙夺嫡”的斗争,历史的结局一幕幕展现在自己眼前,她以为熟知每个人的结局,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很遗憾,历史已经被注定,不可改变。她知晓一切人的结局,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结局,这种恐惧、无助感,更令人不知所措。

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终究还是无法逾越,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均是如此。在古代专制和等级的束缚,人们拥有很少的自由,高贵如阿哥,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而现在人们自由了,可以追求自己的爱情,可是社会标准又变化了,受消费文化的浸染,人们对钱的钟情让人变成了钱和地位的奴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世俗,当欲望战胜了理性,感情便变得越来越廉价,人离幸福越来越遥远。

在回味历史中憧憬未来

在《步步惊心》中,主人公由刚穿越到古时的不适应、经常闯祸,到慢慢成熟长大,学会谨言慎行,中间有许多次想要穿越回来的冲动,但为了剧中的某个亲人、某个爱人、某个友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而在现实社会中,会有亲情变得淡薄,爱情不再天长地久,友情也不再纯粹的现象,但是在“穿越剧”中人们心底最原始的渴望——爱,被唤起了。爱的能力让他们在残酷、无奈的现实面前,依然勇敢地面对现实。

所以,“穿越剧”的结尾总是主人公在古代游历了一圈之后又因机缘巧合穿回现代,因为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和也许,人总归要面对现实,还是要生活,要在尘世更好地生活。通过穿越,让人领会:能够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便是人们的一份爱,对亲情的牵挂,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友情的理解与坚守,这份爱让人们越走越远。

“穿越剧”的文化展望

“穿越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大众文化狂欢的产物,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写照,它所展现的是虚幻中所折射的真实,它迎合了当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对于大众来讲,只要现在还有“穿越剧”生存的土壤,“穿越剧”就不会迅速偃旗息鼓。但“穿越剧”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其发展前景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外,还受社会文化的制约。

流行文化的可复制性要求 “穿越剧”不断推陈出新。流行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存在形式永远都是 “新”的,新颖才会显现个性。但流行文化推销某种有个性格调的同时,人们会学习、接受、实践这种个性,随后,就会变得更加没有个性。这种内部的悖论性,需要它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时尚。“穿越剧”因其新、奇、特的特征,又契合当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加上网络媒介平台的作用,迅速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并获得了高收视率和高收益,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吸引力。“穿越剧”的成功使网络穿越小说更加火爆,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也越来越受到导演的青睐,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潮流的可复制性使得“穿越剧”后续有许多模仿者,像各大卫视相继推出的相同题材的“穿越剧”,有的虽然如法炮制,情节雷同,没有创造力,太俗套,上映之后遭遇骂声不断,但对于当下彷徨的人们来说仍是吸引眼球,排解压力的一种方法。

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挑战要求“穿越剧”尊重历史。 “穿越剧”作为穿越小说的衍生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属于网络文化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亚文化,是仅为部分社会群体特有和追捧的文化,在社会上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还没有被绝大多数成员普遍接受。因此,根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从对立、冲突的角度来讲,“穿越剧”也可以定义为反文化,它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否定和不满,甚至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④当网络文化打破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统治地位时,主流文化就会适时做出调整,对亚文化进行调节和控制。

作为穿越小说的衍生品,网络的“零进入门槛”带来了穿越小说的狂欢,但也造成了小说良莠不齐。有的粗制滥造,有的粗鄙庸俗,为穿越小说转化为影视剧带来了困难。更为重要的是,“穿越剧”本身所采用的戏说历史的方式既是其成功的优势所在,也是其软肋所在。历史不能假设,当历史被艺术想象所操纵时,历史的厚重感将不复存在。更为重要的是,那些钟情于“穿越剧”的“穿越迷”们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的历史知识,与真实的历史有天壤之别,这将是多么的悲哀。因此,“穿越剧”要继续发展,那么穿越小说的写作就更要尊重历史,做到对读者和观众负责。更重要的是电视媒介作为一种宣传机制,更应该承担自己的媒介责任,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

注 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1143561.html。

②[德]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③丁运时:《穿越小说暴露时尚阅读无厘头》,《中国青年报》,2007/08/20。

④陈容武:《青年追捧“穿越”文化的现象透视与理性思考》,《实践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步步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步步追问来写话
学生天地(2020年27期)2020-06-09 03:09:48
步步惊心
幽默大师(2019年5期)2019-05-14 05:39:46
成长200步 步步“进”心——实施“成长200步”工程培育“和乐好少年”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29 12:12:30
谁远谁近?
步步娇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4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