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2-11-20 08:21娄云霄魏万宏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2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质量

娄云霄 魏万宏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娄云霄 魏万宏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2011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LEVF和BNP恢复程度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在治疗的同时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其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认知行为干预;心力衰竭;负性情绪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慢性心排出量低下,产生静脉系统淤血及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常导致患者死亡,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1〕。目前,药物治疗仍是CHF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患者常表现疲劳、呼吸困难、失眠等症状,且需反复住院,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常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不但影响疗效,也会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率。认知行为干预(CBT)可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结合行为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2011年收治老年CHF患者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57~78〔平均(68.5±8.4)〕岁,平均病程(4.2±1.4)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1例,Ⅲ~Ⅳ级47例。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49例,冠心病25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超声心动图检测射血分数<45%。排除有精神病史和脑、肝、胆原发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和射血分数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氢氯噻嗪、依那普利、倍他乐克和地高辛治疗。对照组在基础上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BT,包括:①认知能力评估:根据患者自身病史等情况,成立相关干预小组,通过语言交流等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②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是治疗的基础,医护人员应以平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问题,使之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打消其忧虑和困惑;③认知行为重塑:通过多途径引导和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心衰的相关知识,使其充分了解治疗经过和转归,确保其建立基本信心,引导其不良情绪的良性转归;④家庭支持干预:鼓励家属增加探视次数、时间,改善家属与患者交流的态度及方式,以便转移患者的关注点,降低其对自身病情的过分担忧及焦虑;⑤遵医嘱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自我心率、血压监测方法,指导其正确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⑥放松训练指导:治疗的同时让患者欣赏温和的音乐,治疗间歇指导患者如何松弛肌肉,舒缓压力,必要时可给予心理暗示,改善患者低落情绪,以达到放松的目的;⑦ 饮食指导:调节患者饮食结构,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降低能量、钠盐和脂肪的摄入,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2〕

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负性情绪评价。采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包括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负性情绪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变化(±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变化(±s)

与治疗前比较:1)P <0.01,2)P <0.05

治疗后观察组 39 52.5±5.8 39.7±7.21) 51.9±8.7 42.0±6.62)组别 n S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SDS治疗前对照组 39 51.9±6.4 47.4±6.32) 51.5±5.9 48.5±4.9 t值 1.05 3.85 0.44 3.97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LEVF和血浆BNP恢复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LEVF和血浆BN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LEVF和血浆BNP水平比较(±s)

组别 n LEVF(%) BNP(pg/ml)39 45.7±10.1 210.5±67.4对照组 39 41.8±9.8 272.5±88.9 t值 3.31 3.64 P值观察组<0.05 <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六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指标 观察组(n=39)治疗前治疗后GH 60.53±6.28 91.45±6.641)2) 61.76±6.32 72.32±6.541)治疗后对照组(n=39)治疗前PF 61.36±6.36 89.46±6.751)2) 60.87±6.65 71.73±5.321)RP 60.47±7.43 92.23±8.161)2) 62.48±5.89 75.62±6.871)SF 60.83±6.73 88.54±6.751)2) 60.65±6.59 71.54±7.751)RE 62.29±5.97 89.63±7.291)2) 61.49±7.14 71.35±6.751)MH 60.64±6.82 88.92±6.941)2) 58.86±6.92 70.74±6.821)

3 讨论

据国内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心力衰竭发病率约为0.9%〔3〕。CHF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自身治疗基础差、治疗费用昂贵、路途遥远等压力,极易引发负性情绪,且负性情绪的发生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躯体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4〕。

CBT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研究表明其可通过帮助患者分析当前状况、病因,介绍相关知识和预后,解除患者过分担忧情绪〔5〕,并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行为,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情况,提高患者自我控制力,建立坚定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放松情绪、增强依从度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提示,单纯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无法及时纠正患者已经出现的不良情绪,也无法预防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事件〔7〕。而添加了CBT后,患者对自身状况和治疗手段有了详尽的了解,加上亲属的劝解和有效的情绪放松措施,极大程度放松了患者的主观情绪,降低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最大程度上扩大了药物治疗的效果〔8〕。而作为临床上评价患者身心整体康复的重要指标,生活质量包括个体心理、物质生活条件及社会功能等各方面的主观感受及客观状态〔9〕,尤其适用于评价如CHF等慢性疾病。本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能力评估,建立医患关系,重塑认知行为,干预家庭支持,遵医嘱指导,放松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之,CBT可在治疗的同时,显著改善老年患者心理状态,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刘 艳.认知行为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负性自我概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14-6.

2 Hofer S,Doering S,Rumpold G,et al.Determinants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6;13(3):398-406.

3 龙云群.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638-40.

4 张红斌,张 军,杨建国,等.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1849-50.

5 Remme WJ,Torp-Pedersen C,Cleland J G,et al.Carvedilol protects better against vascular events than metoprolol in heart failure:results from COMET〔J〕.J Am Coll Cardiol,2007;49(9):963-71.

6 Gheorghiade M,Colucci WS,Swedberg K.Beta-blockers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9;107(12):1570-5.

7 袁素平,杨 红,潘彩霞.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8(1):4-6.

8 Biteker,M.Current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 i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J〕.Ann Thorac Surg,2011;91(1):331.

9 马金萍,王 林,党 群,等.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药物治疗的回顾性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78-82.

R54 〔

A

1005-9202(2012)22-492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31

娄云霄(1972-),女,在读硕士,武警海南总队医院心肾科,主要从事心血管护理研究。

〔2012-01-23收稿 2012-02-11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