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芹 申自力 贾梦楠 蔡太生
自尊是个体维护和尊重自己言行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被认为是儿童发展早期亲子相互作用的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各种行为特征的概括,它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体现在父母对儿童的生理教养活动中,也体现在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2]。张巧明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采取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青少年自尊的发展;相反,如果采取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的教养方式,则会阻碍青少年自尊的发展[3]。Shen调查了经历父母暴力和躯体虐待的年轻成年人的自尊,结果发现家庭暴力会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而且经历两种暴力的个体的自尊低于单独经历一种暴力的个体[4]。杨福义调查发现父母婚姻状况与青少年的内隐自尊有显著相关,来自离异家庭个体的自尊显著低于来自完整家庭的个体[5]。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
1.1 对象 以海南某高校2006级接受公共心理学教学课的551名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其中男生231人,女生320人。年龄最大者为26岁,最小者为19岁,平均年龄(21.26±1.28)岁。
1.2 研究工具
1.2.1 Rosenberg自尊量表(SES) 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由10个条目组成,采用1~4级记分,总分范围10~40,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
1.2.2 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 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病系C.Perris等人于1980年编制,1993年岳冬梅修订成中文版。父亲方面包括6个维度即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方面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偏爱。
1.2.3 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问卷(CTQ-SF) 由美国纽约心理学家Bernstein等于1998年编制完成,问卷共有28个条目,分为5个分量表,即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
1.3 研究程序 在告知被试调查目的之后,被试随堂完成Rosenberg自尊量表、父母亲教养方式评定量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问卷在被试完成后当场收回。
1.4 统计处理 测试资料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
2.1 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从表1可见,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及自尊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以及父亲的过度保护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
表1 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2.2 自尊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自尊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总分及情感虐待、情感忽视以及躯体忽视呈显著负相关。
表2 自尊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的相关
2.3 父母教养方式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的相关分析 以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总分为统计变量,结果发现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及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呈显著负相关;父母亲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母亲的过分干涉及父亲的过度保护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呈显著正相关,见表3。
表3 父母教养方式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的相关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尊受到父母教养方式和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的影响。就本研究结果看,除了过分干涉外,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其中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亲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对孩子采取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孩子自尊的发展;父母对孩子采取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的教养方式或父亲采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会阻碍孩子自尊的发展。自尊与童年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负性生活经历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在童年期经历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会降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对父母教养方式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的相关分析显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呈显著负相关;父母亲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与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父母教养方式和童年期负性生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通过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尊。
以上研究结果启示家长们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对他们的努力和成功给予赞扬和鼓励;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尽量不要惩罚他们;父亲们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与自主;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和物质需求。
[1]Brown J D.The Self[M].New York:M cGraw-hill Education Companies,Inc,1998
[2]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21(6):489-493
[3]张巧明,张美峰.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青少年研究,2005,13(3):9-11
[4]Shen A C.Self-esteem of young adults experiencing inter parental violence and child physical maltreatment:Parental and peer relationships as mediators[J].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008:7
[5]杨福义,梁宁建.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31(3):556-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