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健 赵小军②△ 孙玉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突破了时空与社会的限制,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在为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损害身心健康,干扰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异常症状和生理的不适。心理学界将这种现象定义为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 AD)[1]。
大学生处于社会性和社会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和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对自己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地位的认知和评价[2]。过度使用网络,造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疏离,影响社会性适应与发展,并对社会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国外学者Kraut等人的跟踪研究发现,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引起社会卷入的减少,并导致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3],Turkle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交焦虑[4]。中国学者崔丽娟等人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社会性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疏离感与对网络的依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5]。然而,在进行心理咨询与矫治过程中,网络成瘾大学生对其社会自我概念的认知存在着偏差,其对社会角色的评价与现实情况偏离,自我评价较高。未能够客观认识过度使用网络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功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 A T),内隐联想测验(I A T)作为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自Greenwald提出以来在态度、刻板印象、自我概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在研究中,我们从两方面对社会自我概念进行测量:一是对社会自我概念的自我评价测量;二是自我行动度测试,即个体在社会自我概念的认知下,对社会关系所做出的反应。
1.1 对象 采用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所编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筛选网络成瘾被试。随机选取安庆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对测试结果根据27%原则进行处理,选择后27%的高分组作为网络成瘾被试。在SC-I A T测验中共28名被试,其中男性15名,女性13名;网络成瘾被试13名,非网络成瘾被试15名。
1.2 方法
1.2.1 实验一 自我评价测验:①实验材料:SC-I A T的目标概念维度为社会自我概念,目标词汇是与社会自我概念密切相关的9个名词,如父母、老师、室友、领导等;属性概念维度是评价性形容词,分别为积极性形容词和消极性形容词。如温馨—冷漠、真诚—虚伪、友好—自私等,共9对;②实验程序:SC-I A T程序采用DMDX软件进行编写,实验采用个别施测,每一被试单独完成测试,DMDX软件自动记录被试的每一次按键反应的时间以及正误。SC-I A T由两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包括练习和正式施测两个阶段。首先被试进行联合任务一的练习活动,紧接着进行正式测试。在联合任务一中,要求被试对“社会自我概念词+积极形容词”的组合,按左键反应;对单个消极形容词按右键反应。在联合任务二中,要求被试对“社会自我概念词+消极形容词”的组合,按右键反应;对放个积极形容词按左键反应。
1.2.2 实验二 自我行动度测试:①实验材料:SC-I A T的目标概念维度为自我行动度,目标概念词汇为与自我行动相关的动词短语,如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交流沟通、组织活动等,共8个。属性概念维度为评价性形容词,属性概念词为积极性形容词和消极性形容词,如轻松—焦虑、勤奋—沮丧、完善—混乱等,共8对;②实验程序:SC-I A T程序采用DMDX软件进行编写,实验采用个别施测,每一被试单独完成测试,DMDX软件自动记录被试的每一次按键反应的时间以及正误。
SC-I A T由两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包括练习和正式施测两个阶段。首先被试进行联合任务一的练习活动,紧接着进行正式测试。在联合任务一中,要求被试对“自我行动词+积极形容词”的组合,按左键反应;对单个消极形容词按右键反应。在联合任务二中,要求被试对“自我行动词+消极形容词”的组合,按右键反应;对放个积极形容词按左键反应。
1.3 数据处理 根据Greenwald[7]对I A T原始数据的处理标准,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反应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数据视为无效,不纳入分析,在计算个体的平均反应时中,错误反应的反应时不计入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在SPSS 13.0软件中进行方差分析。
2.1 自我评价测验结果
2.1.1 不同联合任务对自我评价反应时的影响分析显示不同的联合任务类型对被试反应时显著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联合任务类型与性别和网络成瘾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未达到显著水平,见表1。
表1 联合任务类型对被试反应时影响的方差分析
2.1.2 性别及网络成瘾类型对自我评价反应时的影响分析性别对反应时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网络成瘾类型对反应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性别和网络成瘾者类型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社会自我概念的自我评价中存在认知偏差,见表2。
表2 性别及网络成瘾类型对反应时影响的方差分析
2.2 自我行动度测验结果
2.2.1 联合任务类型对自我行动度反应时的影响 联合任务类型对被试的反应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任务类型与性别及网络成瘾之间的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网络成瘾被试在自我行动度的评价中存在认知偏差,见表3。
表3 联合任务类型对被试反应时影响的方差分析
2.2.2 性别及网络成瘾类型对自我行动度反应时的影响性别对被试反应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网络成瘾类型对被试反应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性别与网络成瘾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未达到显著水平,见表4。
表4 性别及网络成瘾类型对反应时影响的方差分析
随着对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深入,I A T的一些不足之处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并非每一测量对象都有其相应的配对物[8],限制了其应用范围,Karprinksi和Lytle[9]针对内隐联想测验的不足,提出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 A T)。对SCIA T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项目一致性和区分度,使用较为灵活,可广泛应用于测量单一态度对象之间的连结强度[8,10]。
罗杰斯[11]等人认为自我概念影响个体对周围刺激环境的知觉,决定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而社会自我概念的根本效用在于自我调节,个体根据对自身所处的社会角色及地位的认知评价,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地调节自身行为,以保持个体的自我认同[12]。而当个体对其社会自我概念产生认知偏差时,其自我调节功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个体对自身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的事件的评价以及所采取的应对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大学生的社会自我概念通常会反映出其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的关系,在自我评价实验中,网络成瘾大学生对“自我概念词+积极形容词”的反应时,与“自我概念词+消极形容词”的反应时无显著差异,存在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偏差。笔者认为网络成瘾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回避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障碍,通过互联网建立虚拟的社交圈子,以获得满足感。这种情况在女性网络成瘾大学生中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女性网络成瘾者更多的是使用互联网进行网上交友和聊天等活动。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周围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得知,网络成瘾者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的集体活动中,明显表现出消极排斥的态度。而在自我行动度测验中,网络成瘾大学生对在两种联合任务中没有显著差异,存在对自我行动评价的认知偏差。
[1]梁宁建,吴明证,邱扶东.互联网成瘾者内隐网络态度及其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796-798
[2]Shavelson A,Steinman R B.Self-concept:The interplay of theory and method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2,74:3-17
[3]李宏利,雷雳.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0(4):376-381
[4]Kraut S.Virt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J].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24:50-57
[5]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6]崔丽娟,胡海龙,吴明证,等.网络成瘾者的内隐攻击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570-573
[7]Greenwald A G,McGheeD B,Schwartz J L K.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464-1480
[8]张珂,张大均.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进展评述[J].心理科学探新,2009,29(4):15-18
[9]KarpinksiA,Steinm R B.The 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s a measure of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1):16-32
[10]崔丽娟,张高产.内隐联想测验(I AT)研究[J].回顾与展望,2004,27(1):161-164
[1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2-85
[12]刘岸英.自我概念的理论回顾及发展走向[J].心理科学,2004,2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