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英 李金果
静滴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防护效果观察
沈红英①李金果①
目的:探讨静滴20%甘露醇对静脉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接受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合理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局部热敷,提高注射液温度,对减轻20%甘露醇静脉损伤的刺激症状,减少静脉损伤效果显著。
20%甘露醇; 静脉损伤; 防护; 效果
甘露醇为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剂,由于其浓度高、滴速快、容易对穿刺静脉造成不同程度损伤[1],轻度刺激者表现为酸、痛、胀痛感、麻木等,重度刺激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发生无菌性静脉炎,甚至管腔闭塞。本科2011年-8月对接受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接受20%甘露醇治疗的患者128例,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平均(46±2.8)岁。128例患者中,脑血管意外36例,脑外伤82例,高血压脑病1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男39例,女27例,脑血管意外18例,脑外伤42例,高血压脑病6例;对照组62例,男37例,女25例,脑血管意外18例,脑外伤40例,高血压脑病4例。两组年龄、性别、诊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防护措施 观察组应用的20%甘露醇加热至36~37 ℃[2],检查液体有无结晶、杂质、变质、过期等,悬挂液体距穿刺点100 cm以上高度,以保证250 ml液体在20~30 min内滴完,选择粗直、有弹性、易固定的静脉,以8号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局部放置内装72~74 ℃水的热水袋,其外用双层干毛巾包裹,直至甘露醇滴完。对照组对静脉要求同常规操作,穿刺点不热敷,甘露醇温度与室温相同,其余条件同观察组。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损伤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静脉损伤程度比较 例(%)
20%甘露醇静脉滴注时,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局部热敷,提高注射液温度,对减轻刺激症状,减少静脉损伤效果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甘露醇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以降低颅内压和降低眼压。甘露醇进入人体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而发挥脱水、利尿的作用,并且必须提高浓度且快速滴注才能起到特有的疗效。可是,此药静脉点滴对局部静脉损伤严重,可造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导致血小板凝聚,前列腺素释放,使静脉收缩变硬[3],为减少静脉损伤,护士在采用严格选择和使用静脉、局部热敷提高药液温度等综合措施后,对减轻静脉刺激及损伤取得显著效果。因为20%甘露醇加热后溶液中小于25 μm的微粒数量明显降低[4],减少甘露醇中的结晶颗粒,同时使血管扩张,防止小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壁,避免其快速进入血管后形成血栓,造成局部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因此静注时,将甘露醇加热到相当于体温的热度是非常必须的。
[1] 任旭东,屈在屏.甘露醇静注对外周静脉炎及周围组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2(1):68.
[2] 王建霞.保护静脉与静脉化疗[J].实用护理杂志,2005,11(2):58.
[3]张好凤.门诊静脉输液微粒产生、危害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4):108.
[4]孔庆仙.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80.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4.044
2012-04-28) (本文编辑:车艳)
①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 湖北 通山 437600
沈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