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华,刘 谦(.嘉兴学院体育军训部, 浙江 嘉兴 3400;.湖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生均体育课程资源出现负增长。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以解决高校扩大招生造成体育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关于校企合作开发校外实践基地常见于高校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前尚无关于校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的研究。本研究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入手,以“课内外一体化”基本理论为出发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为指导思想,探讨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公共体育课教学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的动因、实施途径和效果,并通过嘉兴学院和嘉兴国际网球中心(以下简称“网球中心”)合作开发学生校外网球实践活动基地进行个案分析及实证性研究。
以嘉兴学院2010级网球专项班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女生40人、对照组女生42人。研究对象定为年龄、性别、体能状况等指标差异较小的同年级网球专项班的学生。实验时间从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每学期16周32课时授课,其中实验组每学期4课时进行校外实践、对照组按常规授课。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相同,均包括网球基本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法、礼仪及身体素质。经过1学年的实验教学,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采用相同的考试时间、内容和标准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和学习效果评定。
校企合作开发学生实践活动基地丰富了体育课程资源,是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需要:特别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健身能力及养成终生体育意识,只有通过课内教学与课外经常化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而校外体育实践活动拓展、丰富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内容。
体育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需要各种人力资源。以“网球中心”为例:作为目前浙江省档次最高的网球中心,它拥有2800多个座位的比赛馆1个、4片室内训练场地和室外11片场地。每年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网球赛事,其中包括:ATP国际职业巡回赛、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和浙江省各级专业、业余比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需要大量的裁判员、司线员、球童、志愿者和懂得网球礼仪的观众(为营造良好的赛场气氛)。学校网球课程能长期、稳定地培养和提供这些人员,既能满足企业需要,并且无需企业化费人力、财力和时间进行培训。学生也在参与各种赛事和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了有别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机会。
通过学校与企业双方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学校按“网球中心”需要(根据年度赛事安排),培训提供相应数量和批次符合赛事规格的不同层次工作人员。主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和选拔学生进行网球裁判员、司线员、球童及网球礼仪的专门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规范和水平。“网球中心”也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赛事观摩、优惠的场地使用、专业的训练指导和交流等服务。
依托“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理念,进一步拓展教学组织的开放性和空间,构建“校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内容包括:1)“校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应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计划和内容安排也应该与校外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相协调。2)“校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与校外实践活动内容相对应,达到校内教学内容与校外实践内容有效衔接;建立反映实践能力的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校内外一体化”网球课程教学大纲更加重视学生网球认知目标和网球情感目标的达成。在实现运动技能目标和身体素质目标的同时,把如何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知、培养网球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放在重要的位置。以参与校内外多种形式、不同层次水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网球、认识网球和喜爱网球。
教学内容除常规的网球基本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内容以外,在网球专项理论、规则及裁判法学习中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安排司线员、球童、网球礼仪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裁判员、司线员和球童的职责并能实际操作。教学计划中每学期4学时校外实践的安排:主要参照“网球中心”的赛事计划,选择性地安排校外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每位学生基本完成“观摩一场专业网球比赛、担任一次正规比赛的球童、承担一次高级别网球赛的志愿者工作”、部分同学经选拔、培训后可以安排业余网球比赛的裁判员或司线员等实践活动。
通过嘉兴学院和“网球中心”合作开发公共体育课程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的实际运作,以及实施“校内外一体化”网球课程的教学实验,对比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网球技能,取得显著效果;同时在网球认知、情感培养和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2.4.1 身体素质指标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水平均有提高,实验组身体素质水平优于对照班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说明课实施“校内外一体化”网球课程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尝试和体验,使身体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表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比较
2.4.2 技能指标 实验组的学生掌握较好的网球技能,并能够在比赛中较熟练地运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学年末网球专项考试各项成绩进行比较(见表2)。发球技术、底线正反手技术和比赛能力三项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能水平比较
实验组通过校内教学结合每学期4学时校外实践,参与到校外各级水平的网球赛事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验组学生能更直接、全面了解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感知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技能,从而更好地认识网球运动,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网球专项理论测试结果:实验组优秀32.50%、良好52.50%、及格15.00%,对照组优秀
14.29%、良好40.48%、及格38.10%、不及格7.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良好”以上等级实验组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都有明显的作用,每周课余网球活动次数调查显示:实验组3次及以上30.00%、2次47.50%、1次22.50%,对照组3次及以上4.77%、2次38.10%、1次47.62%、“不参加”占9.5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据统计,自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嘉兴学院网球专项班、网球俱乐部和校网球队学生参加“网球中心”校外实践(承担裁判员、司线员、球童、志愿者等工作)达9次赛事,其中ATP国际职业巡回赛1次、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2站、嘉兴市青少年网球比赛2次、浙江省业余比赛2次和嘉兴市业余比赛2次。学生基本是义务参加,经估算已直接为企业节省劳务费开支总计10余万元人民币;同时,企业间接的节省了大量的培训费用(培训上述工作人员所需的组织、管理、教学工作及场地费用);各级赛事(特别是较低级别赛事)配备司线员、球童、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提升了赛事规格和承办企业的形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和社会效益。
校企合作开发公共体育课程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构建“校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能拓展高校体育课程的开放性和空间,有利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校外实践活动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和内容的体育课程改革试验表明:参与校外实践能更好的达成体育课程目标,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体育认知、态度和体育情感等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企业在合作中同样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合作开发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能够使学校和企业双方获益,达到互惠共赢目的。
“校内外一体化”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它使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内容和途径多元化,应进一步完善课程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探讨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的长效机制,深化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容,为体育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施小菊.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3,(4):20~24.
[2]李龙正.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382~384.
[3]葛 超.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13~14.
[4]赵吉峰,曹 莉,解毅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84~86.
[5]夏贵霞.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