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2-11-15 03:21张吉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5期
关键词:因素研究发展

李 健 唐 燕 张吉辉

(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2.天津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天津300191)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 健1,2唐 燕1张吉辉1

(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2.天津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天津300191)

为探寻我国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选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Gini系数、Hoover系数以及EG系数,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总体水平上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对2004-2009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各个因素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从2004年开始就处于较高水平,由极高寡占转变为中度寡占市场,趋向合理化发展态势;②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聚集度较高,属于再生资源产业高水平专业化地区,而湖南省以外的其他内陆地区发展水平均较低;③新古典经济、新经济地理和政策制度三方面因素分别对产业聚集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规模、对外开放度均与再生资源产业集聚水平正相关,是近期影响产业聚集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都将有利于产业聚集。最后,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增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聚集的建议。

EG系数;产业聚集度;再生资源产业;影响因素;变动趋势

再生资源产业可有效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料和终端产品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避免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被许多国家作为战略性产业而快速发展起来[1]。近年来,该产业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回收体系逐渐完善、回收总量不断上升、回收总值持续增长、进口总量小幅提升、再生比例增中有降。2009年,国内回收总量约1.4亿t,比2006年增长了42%,回收总值约5 000亿元,比2006年增长近1倍,各类回收企业10万多家,回收网点3万多个。由于区位地理和政策支持影响,再生资源产业的厂商和就业倾向于某些特定的地区集聚,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浙江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江苏如东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等,都是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典型示范性区域,已经从废品单一回收、分拣、拆解、外运,延伸到熔铸再生工业原料和生产终端产品[2],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目前,国内外对于该产业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相关政策研究,吴刚和蔡吉跃等分别提出了促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回收的相关激励与实施政策措施[3-4];二是回收模型研究,Listes 等和 Ko Hyun Jeung等分别构建了基于不确定性的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与同时优化正、逆向物流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5-6];三是相关技术研究,Di Vita G和Islam M Ro Islama分别研究了再生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技术替代率与其技术开发、实施过程[7-8];四是产业布局研究,王蓉等和张菲菲分别研究了区域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和其向再制造产业的延伸潜力[9-10];五是产业组织研究,Elíasson L 等和武春友等分别研究了再生资源产业劳动分配模型与城市再生资源系统演化机制、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和产业集中度[11-14]。通过以上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国外研究偏向再生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国内研究偏重于政策或市场组织方面,涉及到该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定量研究较少。针对目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倾向于在某些特定的地区集聚的现象,本文拟对其集聚发展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期望丰富该产业研究内容,并对其区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到推进作用。

1 再生资源产业概念界定

对于再生资源产业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和上海大学教授吴解生对其下的定义基本一致,认为是那些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等经济活动的集合[15-16]。郭辉鸿则认为是指集流通、生产、科研、环境保护等功能于一体,集经济、社会、环保等效益为一体的新型产业[17]。周宏春指出再生资源企业包括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流通企业、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加工利用企业、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机械制造企业,以及再生资源市场交易组织、科研及信息等服务性企业[18]。

从以上对再生资源产业相关定义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认为再生资源产业属于制造业分类之下,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中,与“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C43)”相对应。因此,本文将再生资源产业的概念界定为:国民经济活动中,为满足经济、社会、环境综合需求,以再生资源为原料,从事再生资源的流通、拆解加工、再制造以及相关的商贸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企业的集合。

2 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分析

2.1 研究方法

(1)产业集中度。指某一行业内产业规模最大的前n家最大企业(共N家)的有关数值(如工业总产值、从业人数等)占整个行业的份额,用CRn表示,可首先通过该指标判断再生资源产业的集中分布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2)EG系数。针对传统产业聚集度测量指标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分布对产业地理集中影响的不足之处,Ellision和 Glaeser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标来进行测量[17]。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地区总数量;xj为区域j所有行业总产值占全国所有行业总产值的比例;nij为产业i在区域j的企业数量;H为赫芬达尔指数;G为空间基尼系数[18]。根据搜集数据特点,对产业做如下理想假设:j地区i产业中所有企业具有相同的规模,即工业总产值相等[19]。则G和H计算公式分别为:

其中,Outputij为产业i在区域j的总产值;Outputi为产业i的全国总产值;sij为j地区i产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

当EG≤0.02时,该产业不存在集聚现象;0.02<EG<0.05,表明该产业在区域分布较均匀;EG≥0.05,表示聚集度较高。公式表明,EG系数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及区域差异问题,弥补了前述公式的缺陷,可跨时间、跨空间、跨产业的比较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但是由于统计数据不足,无法完全按照EG系数来进行计算,有必要对各个指标进行计算对比,从不同方面衡量产业聚集度。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于2005-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以及2004和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中的相应统计数据,并对样本数据做以下处理:

(1)指标选取的一致性。为保证指标选取的一致性,本文以该产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的数据为基准,选择各省市的相关指标,反映该产业的聚集程度。

(2)时间序列的连续性。由于统计数据统计时间限制和部分中断现象,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04-2009年,主要采用该产业工业总产值进行计算,同时根据不同研究角度和产业特征,选择工业增加值、从业人数等指标进行补充,增强数据的连贯性与完备程度。

(3)地区选取的一致性。由于再生资源产业相关统计年鉴中各省市的统计口径不一,存在地区之间基础数据指标不一致,年鉴未统计的省市没有纳入研究范围。

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2.3.1 产业集中度分析

按照公式(1),计算出2004-2009年我国各地区再生资源产业集中度,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将集聚类型划分为四种:CR4≥70%为极高寡占型;40%≤CR4<70%为中度寡占型;20%≤CR4<40%为竞争型;CR4<20%为分散型。可知,2004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已初步集中,2005-2007年处于加快发展状态,表现为极高寡占市场类型,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2008-2009年该产业发展速度稍稍落后,但仍为中度寡占市场,尤其是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他省份,直到2009年天津市才接近三省市的最低产值。

表1 2004-2009年我国各地区再生资源产业集中度Tab.1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across the country,2004-2009

2.3.2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程度空间分布

为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程度空间分布情况,用EG系数衡量各地区产业聚集程度差异,如表2所示。可看出,2004-2009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地区为浙江、广东、江苏,湖南、上海、天津、山东则成为该产业聚集的“第二梯队”,而这些地区同样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产业聚集程度与所处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尤其是浙江、广东、江苏、天津,拥有很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在该产业未来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此外,2007年以前,浙江一直是该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广东、江苏也具有较高聚集度,湖南、山东、天津一直呈上升态势,其他地区大致处于同一发展水平;2007年之后,广东取代浙江成为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地区,2009年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至31.18%,同时浙江、江苏、天津分别以15.00%、10.24%、9.73%的比重紧随其后,而其他区域发展水平较低。从整体空间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该产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聚集度稍有下降,趋向合理化发展态势;中部地区聚集度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具有均衡稳定的发展空间;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慢的原因,无法带动该产业的良好发展。

在此基础上,针对全国和各地区该产业发展状况,将26个地区划分为4类:EG≥0.002时,该地区为强集聚程度;0.000 4≤EG <0.002 时,为一般集聚程度;0.000 1≤EG<0.000 4时,为弱集聚程度;EG<0.000 1时,未形成集聚现象。根据此标准,以2004年和2009年为例,对比各地区集聚变化及差异,如图1所示。 从整体格局来看,2004年,无聚集现象地区为8个,有聚集现象地区为18个,2009年两类地区个数分别为5个和21个,表明各地区再生资源产业聚集程度处于上升趋势;2004和2009年,强聚集程度地区个数同样为5个,但是排位以及组成有所变化,天津、河南取代上海、江苏进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组团,说明天津、河南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了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表2 全国各地区再生资源产业聚集程度Tab.2 Aggregation degre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across the country

图1 2004年和2009年我国产业聚集度类型Fig.1 Industrial aggregation degree type in 2004 and 2009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主要影响因素

针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本文广泛借鉴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产业聚集的形成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第一,再生资源产业的回收拆解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手工操作,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促进其集聚性发展;第二,该产业和制造业可互相提供生产所需原材料和再生材料,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集聚发展;第三,技术研发水平的提高,可促使该产业更多地发展终端再制造,同时,企业会趋向在聚集区内建厂或扩大规模,以获取该区域内的技术溢出效应[23]。

(2)新经济地理的影响。人力资本存量、人均消费水平与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收益,促使再生资源产业聚集现象的出现[24]。此外,低廉的交通成本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聚集,但其原料大多为废弃物资,运输中会造成部分二次污染,带来一定抑制作用,因此,不考虑交通运输成本因素的影响。

(3)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政策制度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可重点考察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开放制度促进了废弃物原料、再生材料和产品在地区间的贸易交换,强化了各地区专业化过程,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形成[25];第二,地方政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规划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展开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为提高该产业集聚程度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具体将通过政府非转移性财政支出来体现。

3.2 计量模型构建

为验证各因素对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影响程度的大小,将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分别检验各个因素对该产业集聚的独立影响程度以及综合影响程度[26]。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EGjt为j地区t年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Xjt为各影响因素向量,度量方式如表3所示。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地区年鉴(2005-2010)。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位根检验

为更好地进行固定效应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来保证变量的平稳性。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因此对所有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在变量符号前加ln记为新变量符号,综合采用LLC、ADF和PP三种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所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产业集聚因素的变量说明Tab.3 Variable explanation of industrial aggregation factors

3.3.2 固定效应分析

鉴于面板数据样本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由于行政分区固定和样本数据较小,并且时序个数6年小于横截面个数26,因此在固定效应模型中选择截面加权的方式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各因素对再生资源产业集聚的独立影响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lnLC、lnHE、lnCP均未通过1%显著性检验,综合影响分析不再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5 独立影响检验结果Tab.5 Independent impact test results

表6 综合影响检验结果Tab.6 Combined impact test results

根据表6检验结果,有几项变量的T检验不过关,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多重线性,为此逐步剔除P值最大的变量因素后,再进行回归估计,最后得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R-squared为0.997 9,说明方程拟合度很高。

由表5可知,再生资源产业大多由本地原有传统产业发展而来,在很多地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在人力资本、要素禀赋和消费购买力方面并未形成显著特征。而制造业发展水平、技术密集度、企业规模、对外开放和政府支持五个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分别得到了验证。制造业发展水平越高、技术密集度越强、企业规模越大、对外开放越好、政府支持越完善的地区,产业集聚现象越容易出现。

但是独立影响因素检验结果并不能完全确定这五个因素重要程度是否存在差别,由表6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制造业发展水平、技术密集度、政府支持三个因素变得不显著了。具体原因,本文认为大部分地区回收制造业中金属半成品未形成规模、回收网络建设并不完备和各个地区公路建设差距并不大,因而导致各个地区在这三个影响因素的差距不大,减弱了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

只有回归方程中的企业规模和对外开放因素对产业聚集的影响依然很显著,对产业聚集度的增加均具有正效应。表明这两个因素在当前是影响产业聚集的关键因素,平均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开放度的增加,是各个地区在开展集群式发展战略时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

4 结论

本文首先利用产业集中度和EG系数,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从2004年开始就处于较高水平,由极高寡占转变为中度寡占市场,趋向合理化发展态势;从省际角度看,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聚集度一直处于最高,属于该产业高水平专业化地区,但是其产业集聚原因并不一致,一些地区产业聚集度并未随产值提高而增大。针对该现象,本文尝试从新古典经济、新经济地理和制度三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2004-2009年我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因素检验,得出制造业发展水平越高、技术密集度越强、企业规模越大、对外开放越好、政府支持越完善的地区,相对容易出现产业集聚现象。其中,企业规模和对外开放力度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其他因素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情况,是影响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鉴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的上述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期望为该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1)完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建设以回收站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基地为目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以应用国家再生资源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调控决策支持系统为后台、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网络,减少回收网络层次,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2)鼓励各地区进行专业化生产。建立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逐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积极发挥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效应。打造示范性资源再生利用园区,增强区域产业自身实力和辐射强度,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3)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的方式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聚的发展;不断加大各地区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助推再生资源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

(4)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引导下,确定政府对再生资源产业支持的权责范围,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建立政府监察制度和考核标准;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立法进程,将废弃资源统一集中至指定安全处理中心进行拆解加工,继续执行资源再生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References)

[1]王爱兰.中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比较与中国的推进策略[J].资源科学,2006,28(5):108-113.[Wang Ailan.Comparing Recycl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s Policy Options[J].Resources Science,2006,28(5):108 -113.]

[2]王良健,何琼峰,文嫮.湖南省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35-39.[Wang Liangjian,He Qiongfeng,Wen Hu.Research on Industrial Cluster Upgrading ofRegeneration Resources[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2):35 -39.]

[3]吴刚,陈兰芳,李云等.循环经济下再生资源规范回收行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109-115.[Wu Gang,Chen Lanfang,LI Yun, et al. Standardized Recycl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n Circular Economy[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10):109 -115.]

[4]蔡吉跃,蔡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经济地理,2010,30(12):2044 - 2049.[Cai Jiyue,Cai Zhen.Renewable Resource Industry’s International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J].Economic Geography,2010,30(12):2044 -2049.]

[5]Lites O,Dekker R.A Stochastic Approach to a Case Study for Product Recovery Network Desig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5,160(1):268-287.

[6]Hyun H J,Evans G W.A Genetic Algorithm-based Heuristic for the Dynamic Integrated Forward/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for 3PLs[J].Computers& Operations Research,2007,24(2):346-366.

[7]Di Vita G.Natural Resources Dynamics:Exhaustible and Renewable Resources,and the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J].Resources Policy,2006,31:172-182.

[8]Islam M Ro,Islam M Ra,Beg M R.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Technologies Practice in Bangladesh[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8,12:299 -343.

[9]王蓉,尹海萍.北京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1):77-83.[Wang Rong,Yin Haip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Resources Industry in Beijing[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9,14(1):77 -83.]

[10] , . [J].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1):29-31.[Zhang Feifei,Li Huiming.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Industry in Tianjin Binhai New District[J].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ing Economy,2010,3(1):29 -31.]

[11]Elíasson L,Turnovsky S J.Renewable Resources in an Endogenously Growing Economy: Balanced Growth and Transitional Dynamic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8:1018 -1049.

[12]武春友,刘岩,王恩旭.基于哈肯模型的城市再生资源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1):154-159,178.[Wu Chunyou,Liu Yan,Wang Enxu.Study on the Evolutional Mechanism of Urban Renewable Resource System Based on the Haken Model[J].China Soft Science,2009,(11):154 - 159,178.]

[13]武春友,刘岩.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模型及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16-123.[Wu Chunyou,Liu Yan.Evalua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City Renewable Resources Stakeholder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3):116 -123.]

[14]张筱雷.建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J].科技与经济,2004,(6):57-59.[Zhang Xiaolei.Establishment of Recycling System for Renewable Resources to Support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04,(6):57-59.]

[15]肖远才.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亟待规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3):38 -39.[Xiao Yuancai.Sugges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s Recycling Market[J].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2004,(3):38 -39.][16]朱海伦.对再生资源概念的理论思考[J].再生资源研究,2005,(3):1 -4.[Zhu Hailun.Theoretical Thinking of Concept of Renewable Resources[J].Recycling Research,2005,(3):1 -4.]

[17]吴解生.对“再生资源”几种定义的简略评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10):15 -18.[Wu Jiesheng.Brief Assessment of Several Definitions about“Renewable Resources”[J].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2002,(10):15 -18.]

[18]郭庭政,段宁,武春友.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集群辨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39-143.[Guo Tingzheng,Duan Ning,Wu Chunyou.China’s Resource Recycling IndustrialCluster[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2):139 -143.]

[19]焦兵.石油天然气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研究:基于陕西实例[J].经济问题,2010,(11):28-32.[Jiao Bing.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Oil&Ga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evel Measurement:A Case Study on Shanxi[J].On Economic Problems,2010,(11):28 -32.]

[20]张弢,闫逢柱.中国装备制造业地理集聚:测度与绩效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09,(12):32-37.[Zhang Tao,Yan Fengzhu.Chine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gglomeration: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J].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09,(12):32 -37.]

[21]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22]Ellison G, GlaeserEL. Geographic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 -927.

[23]杨洪焦,孙林岩,吴安波.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4):64-72.[Yang Hongjiao,Sun Linyan,Wu Anbo.Research on Changing Trend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gree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08,(4):64 -72.]

[2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1(4):79-89.[Jin Yu,Chen Zhao,Lu Ming.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China:Economic Geography,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olicy[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6,41(4):79 -89.]

[25]李君华,彭玉兰.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0,(7):28 -40.[Li Junhua,Peng Yulan.An Empirical Analysis to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Manufactur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7):28 -40.]

[26]杨洪焦,孙林岩,梁冬寒.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区位因素分析: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9,27(9):1335-1343.[Yang Hongjiao;Sun Linyan;Liang Donghan.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a’s Hi-tech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gree:Take Manufacture of 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or Example[J].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2009,27(9):1335 -1343.]

Research on the Degree of Aggreg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in China

LI Jian1,2TANG Yan1ZHANG Ji-hui1
(1.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2.Institute of Circular Economy,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91,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 recycling industry in China,five indices including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geographical separation,Gini coefficient,Hoover coefficient and coefficient of EG were applied to measure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ever increasing aggregation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in China.Additional separate measurements were made,considereing the passage of time,size of firms and overall levels of aggregation.After considering those factors,data from twenty-six provinces was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that those various factors exerted on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between 2004 and 2009.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1)The degree of aggregation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en shifting from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the industry at the beginning from very few firms to more participating firms which are thought to be more competitive;(2)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Zhejiang,Guangdong,and Jiangsu had an intense degree of industry aggregation related to a high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in the renewable resource industry.Yet in regions such as Hunan,and other inland areas,aggreg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remain at a low level;(3)Factors including neoclassical economy,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olicy regim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dustry agglomeration.Such key factors as firm sizes,degree of opening and renewable resources were positive related to industry concentration.Expansion of firm siz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opening degree would be conducive to industrial aggregation.Finally,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enhance aggregation of the 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 to achieve better outcomes.

EG index;aggregation degree;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y;influencing factors;changing trend

F207

A

1002-2104(2012)05-0094-07

10.3969/j.issn.1002-2104.2012.05.016

2011-11-26

李健,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

唐燕,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生态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研究——以中新生态城建设为例”(编号:08BJY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型工业城市低碳发展的途径、模式与对策研究——以天津为例”(编号:11YJA630046);天津市经信委项目“天津市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编号:2010-KT-009(2));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子牙环保产业园提升发展水平的规划研究”(编号:11ZLZLZT08100)。

(编辑:田 红)

猜你喜欢
因素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解石三大因素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