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芳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劳动力流动的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孙晓芳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我国劳动力流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特殊的流动特征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东南沿海。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7-2009年的人口总抚养负担系数、从业人员比重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构建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总人口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别对东部12省、中部9省以及西部10省的人口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抚养负担的下降对1997-2009年各地区经济增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但中部地区人口弹性最大、东部次之、西部地区人口弹性最小。分析其原因在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地区在吸引劳动力和有效利用劳动力方面差异扩大,反之落后。区域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减弱了抚养负担下降对本地的经济促进作用。本文提出,未来将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投向西部,是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使经济均衡增长、产业顺利转移、解决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关键所在。
劳动力流动;人口结构;面板数据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劳动力流动表现出了极强的区域性特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在吸引劳动力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的力量,长期流入或流出人口对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诸多影响,尤其对区域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会形成集聚或分散效应。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对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刻理解,以人口结构作为研究视角,分析我国1997-2009年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以期论证区域间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进而为未来劳动力流动方向、模式等提出一定的政策性建议,从而实现劳动力流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目标。
相对于劳动力迁移决定理论的研究,关于劳动力国内迁移的地区经济增长后果的研究较少[1],并且最具争议的是国内迁移对人均收入的地区增长率以及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的影响[2]。
1.1 理论研究
1.1.1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Solow[3]等人提出了以技术进步论为中心内容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各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研究发展中国家国内迁移的传统框架—Harris-Todaro[4]模型,描述了一个迁移过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报酬等于城市部门预期工资的均衡机制。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的地区间流动推动了要素价格均等化。Rakowski[5]证明,劳动力流动的确是商品贸易的替代物,当有足够的劳动力流动时,贸易完全被替代,地区间劳动力工资率同样会实现均等化。关于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研究很少。Barro和Sala-i-Martin[6]将新古典增长模型扩展至开放经济体的环境,揭示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倾向于提高趋同速率的机理。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很容易得出这样的推论:更快的劳动力流动会加快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的速率。但是,包括Barro和Sala-i-Martin在内的实证研究发现,迁移与收入趋同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与劳动力流动的速率呈比例。Barro et al.迁移率的引入并没有引起趋同系数的大幅增加,总体上看其对趋同系数估计值的解释不超过10%;采用同样的方法,Pekkala et al.对芬兰,Persson对瑞典的研究获得了相似的结论;即使考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结构效应[7],劳动力流动对趋同系数的影响也并不如理论预期的那样显著。
1.1.2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研究
以Romer,Rocas的研究为开端的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各种理论的一个松散集合体[8],可以习惯性地分为3个大的分支:第1类文献最接近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里的资本被定义为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第2类文献视内生增长为人力资本增长的发动机,强调人力资本外溢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第3类文献中,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现是增长的动力。从前两类文献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之间关系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关于二者关系的认识是模棱两可的。Faini[9]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可增值要素报酬递减的假设构建了一个包含流动要素的两区域增长模型,认为劳动力流动加剧了地区经济增长差距。Reichlin和Rustichini[10]认为,新古典模型关于迁移与趋同的两个认识,即迁移只是一个暂时性现象,迁移会加速经济趋同,与历史经验和实证研究并不相符。Reichlin和Rustichini循着阿罗-罗默内生增长理论方法建立了理论模型来解释迁移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之间的关系。模型所揭示的劳动力流动对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完全取决于迁移流质量的结构以及经济体的初始条件,影响劳动力总量水平和结构的某一时点的迁移政策甚至在长时期内会极为有效。Razin和 Yuen[11]建立了一个类似于Lucas内生增长模型(基于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型,Humancapital-based growth model),分析要素流动与区域合作对区域间收入趋同的影响,研究指出:由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流动对于恢复地区间经济增长趋同是绝对必要的,是自由贸易、收入转移支付所不可替代的。
1.1.3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其中的典型模型是所谓的“核心-外围”(Core-periphery)模型,这一模型预言大部分经济活动最终会集聚在核心区域,而随着人口和厂商移往核心区域,外围区域会变得更为荒芜。一旦核心区域开始形成,产业集聚的过程会自我加强,其中劳动力流动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动力。由于劳动力并不是追求高的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所以能给其提供更高真实收入的制造业中心就成为其迁移的目的地。在这两个力量的推动下,劳动力流动导致了人口和产业的地区间趋异[12]。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认为,劳动力流动是导致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累积过程的基本因素[13],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是经济活动集聚的推动力。Forslid[14]指出,不管物质资本是否流动,人力资本的流动同样倾向于导致集聚。
1.2 实证研究
从总体上看,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回归模型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个解释变量,观察它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或者说对地区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有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存在负的影响,而有的研究发现两者存在正的相关关系。
1.2.1 关于发达国家的研究
Okun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1940-1950年美国跨州迁移对州际人均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把迁移者的特征引入联立方程模型的努力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正如内生增长模型所揭示的,不仅只是迁移总量,迁移流结构特征也决定了迁移结果[15]。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文献开始采用增长回归方法检验经济增长趋同假说。这些文献通过考察人均产出(或收入)在一段时间的增长率与人均产出(或收入)的初始水平之间的横截面关系,获得关于经济体是否趋同的认识[16],检验趋同是否受贸易或要素流动的影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1.2.2 关于欠发达国家的研究
Greenwood[17]采用横截面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1960-1970年墨西哥国内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迁入对区域收入增长有积极的贡献,但是迁出对区域收入变化没有显著的影响。Sahota[18]采用横截面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巴西国内迁移的影响因素,认为巴西的国内迁移极大地缩小了区域间收入差异。Fidrmuc[19]通过分析中欧转型经济体(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的劳动力流动特点,认为萧条地区比较低的迁移率限制了劳动力流动作为区域平衡机制的作用,即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这些国家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1.2.3 关于中国的研究
刘强[20]把劳动力流动纳入趋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1981-1998年大规模的劳动力区际流动既是中国阶段性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诱发机制,也是解决区域差距扩大的一种办法。Hu[21]采用了一个空间集聚模型解释日益扩大的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之间的差异,认为促进劳动力流动对于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是必需的。Fu[22]认为中国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和经济机会差距,不仅源于沿海地区偏向型的政府政策、有利的地理区位和更好的基础设施,还在于内陆地区与重要的“增长发动机”(即沿海地区)的联系是不足的。Lin et al.[23]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但是20世纪90年代频繁的迁移活动并没有有效降低区域收入差距。王小鲁和樊纲[24]认为受收入和就业机会差距的吸引,农村劳动力有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动的趋势。蔡昉[25]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农村向城市、中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为特征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规模和范围都空前扩大。与此同时,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并没有如理论预期的那样缩小,相反城乡收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不断扩大,即出现了所谓的“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
研究现状表明,关于劳动力流动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异的观点基本持肯定态度,并且大多数研究者将当前劳动力流动未能缩小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原因归咎于制度安排的束缚。而且研究基本属于定性分析,少有定量分析,并且过于严格的假设也影响了其对现实的解释力。
2.1 研究方法
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是最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统计方法,面板数据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
一般的面板数据模型为[26]:
i=1,2,…;N;t=1,2,…;T;i对应面板数据中不同个体,N表示面板数据中含有N个个体。t对应面板数据中不同时点,T表示时间序列的最大长度。其中yit表示因变量,αit表示截距项,Xit为 K*1 阶自变量,βit为 K*1 阶回归系数列向量,uit为误差项。
2.2 模型的建立及数据说明
本文重点关注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考虑到影响经济的主要人口年龄结构因素:人口抚养负担系数和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建立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gdpit表示各地分年度的实际GDP;fybit表示各地分年度的总抚养负担系数;cyrybit表示各地分年度的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i从1—31,代表我国31个省、直辖市,t从1997-2009表示时间序列跨度。地区GDP已经通过地区消费价格定基指数进行平减,消除了价格因素。所有1997-2009年各地区消费价格定基指数是利用环比指数计算而得的。最后得出地区实际 GDP即“GDP1997”——以1997年作为基期。
具体而言,面板数据模型有3类: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随机效应回归模型。
2.3 模型设定检验
以F检验确定模型是混合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是固体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2.4 对比研究的区域划分
鉴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比研究过程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将中国分为东、中、西部,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7-2009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各省的名义GDP分别按各省历年的CPI价格指数作价格缩减,转换为实际GDP,数据来源于1997-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3.1 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
对模型进行模型设定的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应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回归结果表明,1997-2009年间,我国人口抚养负担弹性值为3.05,且弹性符号为负,说明人口抚养负担每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3.05个百分点。图1已显示我国的人口抚养负担在1997-2009年是下降的,因此这13年的经济增长中人口抚养负担的下降是显著的解释因素。而解释变量“从业人员比的对数”前的系数为2.83,这说明人口中劳动力的弹性为正,且影响表现为:总人口中真正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就会增长2.83个百分点。
图1 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变化趋势(1997-2009)Fig.1 The dependency ratio of population,the child dependency ratio,the elderly dependency ratio
3.2 东、中、西部面板数据模型的对比实证分析
3.2.1 东部地区12省份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
对模型进行模型设定的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模型应设定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模型回归结果:
3.2.2 中部地区9省份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
对模型进行模型设定的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模型应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模型回归结果:
3.2.3 西部地区10省份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
对模型进行模型设定的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模型应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模型回归结果:
3.2.4 对比分析
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就人口抚养负担弹性而言,3个地区均呈同向影响,即人口抚养负担下降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又一次验证,但不同区域的弹性大小不同,即人口抚养负担的变动在不同地区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东部人口抚养负担每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3.01个百分点;中部人口抚养负担每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3.47个百分点;西部人口抚养负担每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2.61个百分点。中部人口抚养负担弹性最大,东部次之,西部则最小。这个结果表明,中、东部地区由于人口抚养负担下降产生了较西部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就人口的劳动力弹性而言,区域性差异更加明显,即总人口中从事劳动的人口比例发生相同变化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影响:东部地区总人口中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2.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总人口中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总人口中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就会增长4.6个百分点。这种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具有更大的劳动力弹性,如果有更多的人口从事劳动,西部地区会获得较中、东部地区更快的增长。
经济发展的现实已然表明,东、中、西部区域呈现出很大的差距,其中影响因素颇为复杂,但就本论文研究结论可知,由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的存在,引发的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可能是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的抚养负担的主要诱因,也是不同区域面临着不同的人口基础的劳动力弹性的原因。西部人才流失和劳动力流动可能是造成西部抚养负担弹性小和劳动力弹性大的直接原因,具有劳动能力和高工作效率的人口都被东部区域吸引,使得西部地区表现出了很强的人才与劳动力“饥渴症”,对于整个中国经济而言,西部地区是更需要投入人力的区域,将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教育科技资源投向西部,是我国未来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产业顺利转移、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关键所在。
无论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还是内生需求,相信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很快会发生转折,长期流向东南沿海的特征会渐渐削弱,西部会成为新的劳动力栖息地,理论证明需要如此,现实也表明会是这样。
References)
[1]Michael J.Greenwood.Research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13(2):397-433.
[2]Okun,Arthur M.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C].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ed.Proceedings of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tatistics Section,1962:98-104.
[3]Solow Robert 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65 -94.
[4]Todaro MichaelP. A ModelofLabor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 -148.
[5]Rakowski James.Is Labor Mobility a Substitution for Trade?[J].Economic Journal,1969,313(79):174 -178.
[6]RobertJBarro, Xavier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8,86(4):549 - 580.
[7]Shioji Etsuro.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A Convergence Approac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6(3):205 - 227.
[8]潘士远,史晋川.内生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2002,(3):753 - 786.[Pan Shiyuan,Shi Jinchuan.Endogenous Growth Theory:A Literature Review[J].Economics:Quarterly,2002,(3):753 -786.]
[9]Faini Riccardo.Increasing Returns,Migrations and Convergenc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1):121 -136.
[10]Reichlin Pietro.Aldo Rustichini.Diverging Patterns with Endogenous Labor Migr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98,22(5):703 -728.
[11]Razin Assaf,Chi-WaYuen.IncomeConvergenceWithin an Economic Union:The Role of Factor Mobility and Coordination[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6(2):225 -245.
[12]Krugman 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 -499.
[13]Kangasharju Aki,Pekkala Sari.The Effect of Aggregate Fluctuation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Finland[R].ERSA Conference Papers ers.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0.
[14]Forslid Rikard.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ase[R].CEPR Discussion Paper 2102/1999,1999.
[15]Greenwood Michael J.Research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Sueve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13(2):397-433.
[16]Evans Paul,Georgios Karras.Convergence Revisited[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37(2):249 -265.
[17]Greenwood Michael J.An Econometric Model of Internal Mi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Mexico[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78,18(1):17 -31.
[18]Sahota Gian S.An Economic Analysis of Internal Migration in Brazi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8,76(2):218 - 245.
[19]Fidrmuc Jan.Migration and Regional Adjustment to Asymmetric Shock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J].Journalof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2):230 -247.
[20]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6):70 -77.[Liu Qiang.Convergence Analysis to Chinese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1,(6):70 - 77.]
[21]HuDapengTrade,Rural-urban Migration.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in Developing Councries: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spired by the Case of China[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2,32(3):311 -338.
[22]Fu Xiaolan.Limited Linkages from Growth Engines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1):1-196.
[23]Lin Justin,Wang Gewei,Zhao Yaohui.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3):587 -603.
[24]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 -44.[Wang Xiaolu,Fan Gang.The Research on Regional Difference Changing Tren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4,(1):33 -44.]
[25]蔡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35 -39,112.[Cai Fang.Th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on Rural Labor Migration:Interpretation ParadoxofMigration and Difference Expand[J].Economics Dynamics,2005,(1):35 - 39,112.]
[26]白仲林,张晓桐.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Bai Zhonglin,Zhang Xiaotong.Panel Data Econometric Analysis[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08.]
The Research on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Based on the Labor Mobility
SUN Xiao-fang
(School of Economics,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Shanxi 030006,China)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ese labor shows a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in its migration:the south eastern coastal region has attracted a lot of labor in recent years in that it has the economic attractiveness.This paper builds a provincial panel data model by using the total population raising burden coefficient,practitioners'proportion and GDP of 31 provinces in 1997 -2009.It aims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ge populations on economy.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decline of population burden of support promoted economy from 1997 to 2009.And the central region is the largest in elasticity of population to economy,followed by the eastern region,in while western region is the smallest.The reason is that:changes in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social and economicy and development make it difficult to attract labor and utilize labor efficiently.Conversely outflowing labor will weaken the effect of the falling dependency burde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It put forwards that we will invest more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resources to the western region which is the key to guid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labor resources,promote economy balanced growth,transfer industry smoothly and solve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labor migration;structure of population;panel data
C976.1
A
1002-2104(2012)09-0103-05
10.3969/j.issn.1002-2104.2012.09.016
2012-03-15
孙晓芳,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经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人口红利时代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编号:11CJL002)。
(编辑:李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