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洁蓉,穆莲娟,胡馨予,计萍萍,王 静,陆 燕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 210007)
pH值限量差异对纺织产品质量考核的影响
蒋洁蓉,穆莲娟,胡馨予,计萍萍,王 静,陆 燕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南京 210007)
GB 18401是纺织品使用安全性的依据,各类产品标准是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制定、控制、改进的依据和是行业标准完善的基础。结合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按产品使用分类,对家用纺织品、小件服饰类和服装(梭织、针织)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中pH值限量进行了梳理和注释。同时,结合纺织品委托检验pH值检测数据实例分析和监督抽查风险预测,阐述了产品标准和相关规范及时修订实现pH值限量要求与GB 18401规定统一的必要性。
pH值限量;GB 18401;纺织品标准
纺织品pH值限量的选择与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及产品执行标准要求有关,GB 18401-2003与GB 18401-2010对pH值限量的规定有所不同,而各产品标准中对pH值或直接规定限量,或直接引用GB 18401-2003,或引用GB 18401-2010,或注明符合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使得纺织品安全检测项目中pH值成为考核指标最为多变的项目。
纺织品的pH值是生产过程中控制酸碱度的技术指标,是通过测试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来确定的。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退浆、煮练,还是漂白、染色、印花,都要经过固色、还原、清洗等一系列过程,其中需要使用大量纯碱、烧碱、pH值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如果水洗不彻底,织物上就会存在一些酸、碱残留物。为保证常驻菌的平衡,人体皮肤表面呈微酸性,而纺织品pH值超标,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易使皮肤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甚至引发皮炎。因此pH值是残留在纺织品中影响人体安全、健康的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之一[1]。
2002年底发布的GB/T 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第一次将pH值列为检测指标。GB/T 18885-2002为推荐性标准,是对纺织品内在质量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但规定并不要求所有纺织品必须符合此标准,生产企业可根据产品情况选择执行或不执行该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于2003年11月27日发布,2005年1月1日实施。该标准针对的是国内销售的所有纺织品包括进口纺织品,只要有一项指标不合格,产品就不得销售,不存在降级销售的问题,即使是等外品,也必须全部符合GB 18401规定,如果产品标准规定的指标低于GB 18401的规定,仍以GB 18401的规定为准。GB 18401-2003规定的考核项目包括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耐唾液)、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共五大类。这是pH值考核首次出现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其考核指标与国际纺织品生态学研究和检测协会发布的Oeko-Tex100及其他一些环保标准一致。检测方法为GB/T 7573-2002《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2],该方法修改采用了ISO 3701: 2005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pH of aqueous extract。至此,纺织品的pH值开始引起纺织行业、各类监管机构和消费者的重视。
继GB 18401-2003要求考核pH值以后,各产品标准也开始将pH 值作为考核产品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产品标准对pH值的规定有如下几种形式:
1)直接规定pH值限量,如FZ/T 81007-2003《单、夹服装》;
2)直接引用GB 18401-2003,如GB/T 22853-2009《针织运动服》;
3)直接引用GB 18401,这又分两种情况。其一是在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便明示引用GB 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因没有版本号,按照标准中“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该产品标准”的规定,即引用GB 18401-2010,如GB/T 8878-2006《棉针织内衣》;其二是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并未直接引用GB 18401,但在正文技术要求部分明确“安全性应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则应依据GB 18401-2010考核pH值限量,如FZ/T 73018-2002《毛针织品》[3]。
在GB 18401-2003有效期内,各产品标准无论是处于上述哪一种情况,结果都与GB 18401-2003一致,因此对pH值的标准值没有任何疑议。然而,新版本GB 18401-2010 于2011年1月14日发布,并于2011年8月1日正式实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GB 18401-2010中,pH值的B类指标要求由2003版的4.0~7.5放宽到4.0~8.5。在这种情况下,直接规定pH值和引用GB 18401-2003的产品标准,其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的pH值限量仍然是4.0~7.5,而引用GB 18401的产品标准则变成了4.0~8.5,这就造成了不同的产品标准对pH值限量的差异。表1~表4将常用的纺织类产品标准分为四类:家用纺织品、小件服饰、梭织服装和针织服装并对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的pH值限量进行了归类整理。
强制性标准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要求使用说明中标注执行产品标准编号,表明生产者明示担保产品满足所标注的标准要求,而GB 18401是强制性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纺织产品,因此,产品既要满足明示产品标准的要求,也要满足GB 18401的要求。当两个标准的指标重叠或产生冲突时,应该从严考核[4]。因此,不同的产品标准在pH值限量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生产厂家的质量控制与生产,也给市场监督及消费者投诉带来了困扰。
表1 家用纺织品pH值要求Tab.1 pH value requirements of home-textiles
表2 小件服饰pH值要求Tab.2 pH value requirements of small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表3 梭织服装pH值要求Tab.3 pH value requirements of woven garments
如面料厂提供的面料产品,样品检测报告仅依据GB/T 18401-2010 B类,检验结果pH值8.2,判定合格。依据合格报告,A加工厂进货该面料并用于被套制作,产品执行标准为GB/T 22796-2009《被、被套》,其对pH值限量为“按18401规定执行”,成品检验时依据GB 18401-2010 B类和GB/T 22796-2009,pH值(面料)限量为4.0~8.5,因此产品pH值8.2,判定合格。B加工厂同样进货该面料但用于蚕丝被胎套制作,产品执行标准为GB/T 24252-2009《蚕丝被》,安全类别为B类, pH值(胎套)按GB 18401-2003执行,根据从严执行的原则,其pH值限量为4.0~7.5,因此样品pH值8.2,判定不合格。可见,同样的面料,用于不同的产品,检验依据不同,其检验结果可以截然不同,这就给生产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表4 针织服装pH值要求Tab.4 pH value requirements of knitted garments
由表2可以看出,2008年前制修订的针织类小件服饰FZ/T 73XXX标准中,pH值依据GB 18401-2003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规定产品的pH值限量为4.0~7.5,因此即使产品安全类别为C类, 合格产品的pH值仍需在4.0~7.5。而2008年及其后制定的FZ/T 标准中,除FZ/T 73001-2008《袜子》仍然要求按4.0~7.5执行外,其余标准的pH值限量均按照GB 18401规定执行,如FZ/T 73037-2010《针织运动袜》。由于FZ/T 73001-2008实施比FZ/T 73037-2010早,故被厂家广泛采用,覆盖面占袜类产品执行标准的95 %以上。对于pH值检测为7.6~8.5的样品,检测机构在受理委托检验时,如果对厂家提出合理的执行标准建议,将有效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过程中控制酸碱度的成本。围巾类产品也存在同类问题,如FZ/T 43014-2008《丝绸围巾》、FZ/T 24011-2010《羊绒机织围巾、披肩》中pH值按GB 18401规定执行,FZ/T 81012-2006《围巾披肩》中pH值按GB 18401-2003规定执行。
政府监督抽查中的抽样检验,除依据产品执行标准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还需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规范中某些产品pH值限量与产品标准和强制性标准规定不一致,这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甚至是损失。如C工厂在针织T恤进货验收抽样检查中依据为GB 18401-2010 C类和GB/T 22849-2009,检验结果样品pH值为8.8,合格。监督抽查承检机构在C工厂成品仓库对其合格待销品进行抽样监督检查,在检验过程中依据其标称执行的强制性标准、产品标准及实施规范CCGF 201-2010《纺织品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由于规范中针织T恤pH值限量为“GB 18401 B类”,也就是说pH值限量为4.0~8.5,同时规范7.3.1条款规定“……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而样品实测pH值8.8,因此判定抽样检验不合格。
笔者对2011年GB 18401新老版本过渡期单位全年受理的委托检验样本进行了分析,样本中以GB 18401-2003为判定依据的2 650份报告中,pH值不合格为201份,其中不符合B类要求的报告170份,以GB 18401-2010为判定依据的数量为9 859份,pH值不合格为405份,不符合B类要求356份,不符合4.0~7.5限量要求的221份,其中不合格程度在7.6~8.5的占了221份中的59 %,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在过渡期中大部分企业有意识地及时采用了新版本 GB 18401。由于pH值不合格是纺织产品的主要不合格项,因此新标准中B类pH值限量放宽对新标准的实施、采纳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产品执行标准或者引用2003版GB 18401,或者依据2003版明确规定pH值限量,B类要求仍然为4.0~7.5,致使pH值不合格仍然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检测中的主要不通过项目。
图1 pH值不合格程度分布Fig. 1 Distribution of unquali fi ed degree of pH values
GB 18401是纺织品使用安全性的依据;各类产品标准是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制定、控制、改进的依据,是行业标准完善的基础,也是产品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纺织品或服装产品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是政府对纺织产品安全性、技术性和诚信性的量化和细化。三者的有效执行将确保和提升纺织产品的安全质量,从而推动行业绿色环保技术的革新。本文所阐述的三类检验依据共同执行中pH值考核存在的问题、困惑和风险已经引起了行业的关注,也促使了一部分产品标准的修订和调整,如FZ/T 81008《茄克衫》2004版中pH值的考核要求中直接接触皮肤类为4.0~7.5,2012年7月1日实施的2010版中修改为按GB 18401-2010执行,即B类考核指标放宽到了4.0~8.5。但有些标准在制修订时却忽略了信息的收集和更新,如桑蚕丝针织服装行业标准FZ/T 43015-2001规定pH值限量为4.0~7.5,2011版中pH限量则按GB 18401-2003规定执行,困扰和风险仍然存在。通过对产品标准中pH值限量要求的梳理,实际操作示例的说明,大量检测样品数据的分析及监督抽查风险的预测,笔者就pH值限量差异对纺织品质量考核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现下企业执行标准的选择、检测机构委托协议的评审、监督抽查结果的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希望促动行业内标准制定的相关方和政府国家强制性标准、法规出台者对上述产品标准、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实施规范中pH值限量有差异的现象统一认识,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及时修改、调整相应的标准条款,复审、修订相关的规范条款,尽快实现pH值限量考核的统一,降低企业、检测机构、监督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1]秦万宝,连智涌,郭振生,等.建议修改《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pH值[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0(1):64-65.
QIN Wanbao, LIAN Zhiyong, GUO Zhensheng, et al.Suggestion on the modifying The textile pH value speci fi ed in National general safety technical code for textile products[J]. China Quality Supervision, 2010(1): 64-65.
[2]潘葵,王晓冰,杨伟栋. 纺织品pH值现状分析[J].染整技术,2006,28(6):38-39.
PAN Kui, WANG Xiaobing, YANG Weidong. Status analysis on textile pH value[J].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 2006, 28(6): 38-39.
[3]孙馨宇,GB 18401与产品标准优选问题探讨[J].中国纤检,2012(2):46-48.
SUN Xinyu. Discussion of the priority selection between GB18401 and textile products standards[J]. China Fiber Inspection, 2012(2): 46-48.
[4]陆佳英,GB 181401-2010实施后对产品pH值考核的影响[J]. 中国纤检,2011(18):46-48.
LU Jiaying. The influence to pH value test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B1840-2010[J]. China Fiber Inspection,2011(18): 46-48.
Effects of difference of pH value limits on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textile products
JIANG Jie-rong, MU Lian-juan, HU Xin-yu, JI Ping-ping, WANG Jing, LU Ya
(Jiangsu Textiles Quality Services Inspection Testing Institute, Nanjing 210007, China)
GB 18401 is the basis of fabric use safety, and various product standards are the basis of developing,controlling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flow of enterprise products and are the foundation to improv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mandatory standards of GB 18401 "National General Safety Technical Code for Textile Products", classify by product use, sort and note pH value limits of current effective standards for home-textiles, accessories and woven/knitted garments (woven and knitted).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esting results of pH value from consignment samples and risk prediction on cases from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product standards and related technical codes, and the necessity of revising and realizing pH limits timely with unified GB 18401 specifications.
pH value limit; GB 18401; Textile product standards
TS107.5
A
1001-7003(2012)11-0018-05
2012-09-11
蒋洁蓉(1978- ),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品安全性和功能性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