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硕
束昱:城市地下空间科学的开拓者
文/陈硕
束昱在捐赠自己的著作
雨果著的《悲惨世界》中,冉•阿让从下水管道里逃跑的情节想必很多人都有印象。现在看来,那条下水管道可以说是比较原始的地下空间设施。如今,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未来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城市里的地下空间早已经告别了封闭、潮湿、阴冷,取而代之的是功能便捷、采光敞亮、环境宜人、安全舒适的多种功能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创新理念与规划设计已经在上海世博会上大放异彩。
作为一个研究地下空间30余年且身兼多个专业学会、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职务的著名学者,束昱并不掩饰自信,他认为自己是“地下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中年人中的领军人物。他梦想着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城市”,有阳光、有绿色、有小桥流水,有城市的风情古韵;而城市中的交通、市政、防灾、公共服务、仓储物流、能源环保等设施,就像城市全部的秘密,都可以埋在地下,那样我们就能拥有更宽阔的地面空间。
身为同济大学教授和同济联合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束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地下空间科学的发展。1973年秋天,他开始学习研究地下建筑,1982年自编教材,在同济大学开设“地下空间利用”课程,开创了我国高校设立“地下空间”专业的先河。束昱在地下空间学术理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也让他在1987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89年,束昱到日本做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阪等城市地下空间新旧建筑共存发展的和谐景象,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希望这样的景象也能在自己的祖国出现。在日留学期间,束昱与日本地下空间协会合作开展了“中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比较研究”课题,并与日本清水建设(株)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空间中心就“日本——中国——美国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的潜意识影响研究”等课题展开合作。1991年,在东京地下空间国际会议上,束昱作为中国代表,参与商讨并签署“东京地下空间宣言”。同年,束昱回到同济大学,在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及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开始了国内地下空间科学的研究,在地下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工程咨询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92年研究提出并于1994年规划建设的上海市张杨路共同沟,是束昱回国后的第一项科研成果。张杨路共同沟于1994年完成土建工程,后逐步完成配套设施安装工程,是国内第一条城市市政管线专用廊道,集合了电力、通信、供水、燃气四大管线,全长11.125公里,堪称“中华第一沟”,并获得了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对全国各地城市的现代化与市政管线的集约化管廊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1993年,束昱提出的浦东滨江大道“防汛墙+清水绿化+地下空间”复合开发新理念荣获了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大奖,他也于1995年晋升为教授。
束昱参与上海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研究
束昱考察国外地下空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束昱就参与了建设部主持的我国地下城市空间“九五”、“十五”发展规划,其中他参与研究和制定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已于1997年12月颁布实施。自2001年以来,束昱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了“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舒适性研究”、“世博地下空间的太阳光导入系统技术研究”、“世博地下空间环境生态化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上海市地下空间‘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上海城市地下空间使用安全评价体系与实施细则研究”、“上海世博轴防灾诱导标志与应急照明研究”、“上海市浅层低温地热开发利用研究”、“杭州市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编制研究”、“宁波市地下空间‘十二五’规划研究”等一批我国地下空间发展规划、规范编制的科研项目研究,以及国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的编研工作。同时,他还承担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厦门、青岛、杭州、合肥、丽水、南宁、芜湖、秦皇岛、蚌埠、象山、盐城、湘潭、宁波、潍坊、淄博、兰州、海宁、苏州、南京等数十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和科研咨询项目,将理论研究成果成功地集成应用于社会实践。
近年来,束昱从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城市和谐协调发展与地下空间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和谐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对城市和谐发展与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和谐发展需求预测”的系统理论和预测方法体系。他前瞻性地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城市地下空间的分层开发与规划方法”、“城市道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与管理”、“地铁车站及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权属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规体系”、“城市地下空间使用安全与风险管理”、“地下空间环境与人体相互作用”、“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生态化技术集成应用体系”、“低碳城市与地下空间的联动发展”等理论框架。
此外,束昱还指出了我国近几年和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优选发展的10大科技领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国际化趋势与我国的发展战略。他还建议,我国应尽快建立轨交地铁与地下空间的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与安全监督的全程化管理机制,推动地下空间科学的发展。
束昱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上升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重视规划的先行引导与管控作用,重视安全防灾与负面影响,重视人文环境与科技集成应用效应,重视法律法规的规范与保障。
35年来,束昱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各类研究论文200余篇,在国外及国内世纪讲坛等场合作了百余场学术报告。他的专著《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合著《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简明教程》、《国内外地下空间灾害事故案例选编》等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他领衔主持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国家人防办、国家住建部、上海市、福建省等部门的二、三等科技进步奖10余项。
2007年,束昱被《中国建筑时报》评为年度人物,他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而他也成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科学领域名副其实的开拓者,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著名专家。束昱很清楚,要实现理想的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状态,需要经济发展和价值观念达到一定层面,也许还要再等20年。但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他愿意继续研究,继续奋斗,继续期待。
责编/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