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荣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650011)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发病率越来越高。颈椎病按病理变化分为颈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及混合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因素较多,多由颈椎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因素引起的,造成脊神经受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主要是根性痛,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很多不便。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主张多数患者宜采用保守疗法,而针灸推拿治疗该病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笔者于2006~2010年,采用针刺配合推拿,同单纯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针剂配合推拿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为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观察的方法,将确定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60例患者随机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3 a。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8 a。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理分型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的诊断标准执行[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分型标准:(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做此试验)。(5)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病。(1)、(3)为确切诊断标准,(2)、(4)、(5)为辅助诊断标准。
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
2.1 针刺治疗 颈椎夹脊穴选取病变颈椎节及上下两个节段旁的夹脊穴,患肢配曲池、外关、合谷、后溪穴位。(所有输穴均按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定位);操作(1)针刺:患者取卧位,采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0.35×40 mm,常规消毒,颈椎夹脊穴选取病变颈椎节及上下两个节段旁的夹脊穴,夹脊直刺或向颈椎斜刺,施平补平泻法,曲池,外关,合谷,后溪均直刺进行平补平泻针。得气后在夹脊穴上接通电针治疗仪,以连续波刺激,电流输出大小以患者本人感觉舒适为宜,每日1次,每次电针20 min。
2.2 推拿治疗 放松手法:患者取坐位,颈肩部自然放松,医生立其后方,首先以轻柔手法,顺肌肉走行方向点揉、拿捏颈部肌肉,对颈部肌肉进行放松;然后稍加力度,对颈部触及的条索状、结节状硬结进行弹拨,力量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施术约5~8 min,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用揉法使颈椎旁两肌肉放松。整理手法:患者取坐位,颈肩部自然放松,医生立其后方,轻揉颈部,理顺肌肉。医者用双手大拇指点按患者两侧肩井穴、肩中俞,肩外俞穴及按压两侧风池各5次,手法的轻重以患者接受为度,每次10 min。2组10次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讨》相关疗效拟定。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部及上肢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症状缓解>90%;显效:症状明显好转,颈肩背疼痛减轻,颈部及上肢功能明显改善,症状缓解>75%;好转: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症状缓解>3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症状缓解不足30%。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指各种致病因素,阻遏气机,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筋脉、关节,闭阻不通而引发疼痛。“不荣则痛”由于气血不足、运行不畅,致肢体、经脉、筋骨的濡养不足而形成疼痛。而推拿可以达到舒经通络、理筋整复的目的,针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以达到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之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直接或间接压迫颈神经根,造成神经根水肿,产生神经刺激症状。针刺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消除病变局部神经肿胀、缓解神经根压迫、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推拿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时消除受损部位的代谢产物,减轻对神经根刺激。因此,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故收到满意效果。
[1]孙宇,李贵存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7.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