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唤醒学生想象力的叙事研究
———一堂小学美术整合课《草丛中》的课例分析与反思

2012-11-13 07:26:38余剑波李勇帆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草丛课件环节

余剑波,李勇帆

(1.湖南省电化教育馆,湖南 长沙410005;1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信息技术环境下唤醒学生想象力的叙事研究
———一堂小学美术整合课《草丛中》的课例分析与反思

余剑波1,李勇帆2

(1.湖南省电化教育馆,湖南 长沙410005;1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研究是教育技术研究的深水区。通过对一堂小学美术整合课《草丛中》的课例分析和反思,发现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旨归在于唤醒学生的想象力,而不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技术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唤醒学生想象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整合;想象力

一、引言

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要经历从“入侵”到“融合”的演化,在具体演化过程中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的适应期,主要任务是分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如利用博客进行教学反思等。第二阶段是技术的应用期,主要是具体技术与课程要素的深入整合,如利用flash动画促进小学生对“圆”的认识。一般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前一阶段由信息技术教师完成,后一阶段由学科教师完成。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多出身于计算机专业,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学科的需求分析则力有不逮;而学科教师主要精于学科领域知识,在技术创造性应用方面则力不从心。这种矛盾一直以来制约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学术界对此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生态学习观认为课堂是一个教学信息生态系统,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教师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是在学习环境的“给养”中完成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科知识的有效应用。

在生态学习观的指导下,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和探究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体系,2010年11月4日我省组织了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三优联评”①优质课说课比赛活动。湘潭市和平小学唐树立老师执教的《草丛中》是本次活动小学组涌现出的一堂优质课。笔者结合此教学案例,采用叙事方法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整合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能抛砖引玉,求教于各位专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节课是多媒体环境下一堂常态的小学美术课,遵循了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和学生认知发生的规律,是教学设计和教学生成的统一。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看,本课执教者唐树立老师是本校的小学美术教师,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教师和学生是临时组合的关系,教学内容是按照常规课程开设的。本课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简单实用的技术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通过教师示范和引领,大多数学生比较出色地完成了绘画作品,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进入现场及研究的实施过程

按照“三优联评”的活动流程,在第一个环节评选活动中,本节课的课件和教学设计方案均为一等奖,在此前提下,唐老师进行了第二个环节的说课活动。在说课现场,教师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草丛中》进行了清楚地描述。在说课活动后,笔者安排了以下三项研究活动,首先,观察本课的教学实录,采用《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分析了教师技术整合观和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实际效果。其次,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对学生作品的想象力进行了分析。最后,为了完整地了解教师自身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反思,笔者对他进行了深度访谈。

(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在2010年5月第四届“三优联评”活动初评中,《草丛中》教学设计方案和课件均获一等奖,入围优秀教师说课大赛。笔者真实、动态和立体地把握了本堂课的教学情况,时间上包括了教学预设、教学现场、说课现场及课后反思,教学成果上包括教学设计方案、课件、课堂实录、学生作品和访谈结果等实物,主体上包括教师、学生。

三、课例《草丛中》的教学过程

湘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课《草丛中》涉及到“造型与表现”的学习领域,以线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活动,观察、描绘几种野生草类植物,适当想象、添画。本课兼具了观察性绘画和想象性绘画的特点,综合了写生与创造两方面的基本能力训练。从学情看,四年级学生绘画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能够大胆创新。结合教材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安排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笔者抽取了一些典型的教学片段和学生作品,表1所示为《草丛中》教学现场与作品表。为了清晰记录本次课堂教学过程,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体会分述如下。

情境导入环节。教师课前准备了几只小昆虫模型,租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蜥蜴,用一根绿色细棉线拴在学校升旗台后的绿化带中,导演并拍摄了一段草丛中的热闹景象的视频。利用学生熟悉环境中的有趣场景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很有创意,非常实用,在课堂上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

教师示范环节。教师先演示画草的一种错误方法,学生齐声说“不好”。然后,教师讲解演示草的正确画法,并板书“转折”、“穿插”、“遮挡”三种画草的技法。通过教师示范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此环节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总结出画草的规律,并不是解决技术问题。教师演示时特意将草画得夸张些,画得特别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生练习环节。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摆放在教室里的花草盆景,再联系大自然中的各种花草,画出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学生尝试练习时,花草的摆放有变化,有的挂在高高的墙上,有的摆在地上,有的或正或侧地放在课桌上,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草,使草的形态和构图有更多的变化,同时,整合教材配套课件资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取舍,作了技术上的改进,效果比原课件更好,并利用其滚动播放花草的图片。学生观察想象,用线描的方法画草。此环节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画草时不必拘泥于草的真实形态,夸张、变形同样很美,且更有情趣。

想象添画环节。课件播放动画片 《虫虫特工队》21秒钟视频。课件播放视频结束时恰好有一句问话:“请同学们看一看热闹的草丛,发生了什么事呢?”教师正好巧妙利用这一句问话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适当添画。课件滚动播放动物图片的同时,配上虫鸟鸣叫声和《森林狂想曲》的背景音乐,能有效唤醒学生的记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激发创作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夸张和变形,画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奖励小动物模型或贴贴。

展评和交流环节。“芳草地”的设计是上课前两天想好并赶制出来的,主要是想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展示平台,教师指导全班学生将作品贴在教室四周的“芳草地”上,学生在张贴作业时展示了自我,在讨论中达到相互学习和了解的目的。让学生都走出来,通过贴画、观赏、讨论、评价,仅仅几分钟,教室里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走动中进行交流,既舒缓了身体,又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得轻松、愉快,这也正是教师们最乐意看到的景象。当全班学生的作品都贴上教室四周的 “芳草地”以后,草地氛围很足,让人眼前一亮!

表1 《草丛中》教学现场与作品表

四、课后反思

(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学习环境唤醒了学生的想象力

本案例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方向。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营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知识环境和价值氛围。从物理环境看,这是一个包含投影机、数码视频展台、屏幕、功放、音箱、控制桌的多媒体教室,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指导学生大胆创作。从知识环境看,教师依据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设计和制作了一个教学软件PPT,包括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校园中的草丛中蜥蜴与虫虫”视频动画激活联想,课件滚动显示“草-草丛”的画面提供视觉刺激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接着,播放动画片《虫虫特工队》21秒钟视频动态显示草丛中热闹的景象,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激发再造想象,最后,课件滚动播放动物图片的同时配上虫鸟鸣叫声和《森林狂想曲》的背景音乐,通过视、听刺激唤醒有效唤醒学生的创造想象,完成作品的创作。从作为隐性课程的价值氛围看,友好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整个课堂充满了教师鼓励性话语和亲和的指导行为,在不断的发现、启发和鼓励中,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作品形式多样,个性突出,富有情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课堂的巡视指导环节,教师基本上没有讲“画得好”“你真棒”“很不错”之类的套话,而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作品。从整个课堂看,技术和思维作为两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技术不是在控制思维活动,而是在唤醒思维能力,技术不只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是要从物理环境、知识环境和价值氛围三个方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三种不同的学习环境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法体系形成的重要策略。

有效课堂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评价谁是课堂主体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哪个掌握了思维的主动权。此案例进一步提醒了中小学一线教师:技术运用的旨归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如果任由“利用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置于一切之上的课堂模式蔓延,将会导致我们下一代缺乏思维能力,失去创造力,甘于盲从,从而被毁灭在信息化的黄金时代。

(二)课件选取,制作恰当

信息化课堂的高成本成为了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阻碍因素之一,而本课课件共四个环节,一天之内制作完毕,创造性地解决了技术难度和时间成本,第一个环节:准备了几只小昆虫模型,拍摄了一段草丛中的热闹景象的视频。利用学生熟悉环境中的有趣的场景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第二个环节:截取了动画片《虫虫特工队》中一段有趣的场景,以感染学生,将他们引入想象的世界。第三个环节:整合教材配套课件资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取舍,并作了技术上的改进,效果比原课件更好。第四个环节:同样选用了教材配套课件中的部分图片,又作了一些补充,配上了虫鸟的鸣叫声和《森林狂想曲》的背景音乐,在学生想象、添画环节使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更需要创造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技术的确解放了教师的简单和重复性劳动,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了示范作用,但并不是让学生临摹,不是让学生学技法,主要是让他们认识规律,掌握观察方法。学生练习线描画草时,及时提醒他们不要把自己当成照相机,不要担心画不象而不敢画,而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去发现美,将自己认为美的内容画出来就行,可以用一些装饰性的画法,夸张变形的草同样很美,还很有个性,所以,整堂课执教者并没有强调要学生怎么画,学生的自由空间很大,他们没有压力,当然就敢于大胆作画了。整堂课,教师完全没有生硬地要求学生如何画画,而是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闪光点,作出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大声讲出来。这样,无形中就对周围同学产生了很好的辐射作用,这就是教师通过发现美帮助学生创造美的过程。它正好印证了“技术是魔法,教师才是魔法师”这一观点。学科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发掘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的整合点,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由于教师的示范引领、技术环境的合理设计等,从学生作品的分析看,本课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从教学实录分析来看,我发现学生展评、交流环节仅仅花了1分10秒,另外,教师教学反思中有一段话:“……课后看课堂录像,发现在给付泽贻同学发奖品时,旁边的张子诚露出了特别羡慕的眼神,再仔细一看,张子诚也画得很不错的,这些细节我当时竟然视而不见。看来,我在课堂上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由此说明这节课在教学评价设计方面还存在努力的空间。

笔者仅仅从小学美术这一个学科,粗略地探索了教学叙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唤醒学生想象力的价值和策略。希望广大同行,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进一步丰富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方法体系,提供更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宝贵的实践经验。

注释:

①“三优联评”是一种教学评比活动,参赛作品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实录。该活动是湖南省电教馆为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效整合,实现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项常规教学和研讨活动,现已举办5届,涉及学科多,参与地区广,教师热情高,并在省内外产生了极大的教学影响。

[1]吴为民,李忠.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安玫.课程环境与课程组织的进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3).

Narrative Research of Awakening Students’Imagin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U JIAN-bo,LI Yong-fan

(1.Hunan Province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Changsha,Hunan 410005;
2.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It is a hard work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by incorpo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With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a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Grass",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aim of the integration of fine ar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s to awaken the students’imagination,not jus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In view of this,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t,the teachers need technolog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to awaken students’creative imagin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 art class;integration;imagination

G623.75

A

1674-831X(2012)01-0025-04

2011-10-12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湘教通[2010]212号);湖南省科技厅高新计划资助项目(2010GK3049)

余剑波(1979—),男,湖南湘阴人,湖南省电化教育馆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研究;李勇帆(1959-),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留欧学者,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论,计算机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研究。

[责任编辑:胡 伟]

猜你喜欢
草丛课件环节
Make Your Work Do On Time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草丛音乐会
草丛上空的白云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呱呱呱、咝咝咝,池塘里,草丛中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