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霞,周奋兵
(1.滁州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2.滁州市统计局,安徽 滁州 239001)
滁州市机械(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基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分析
朱方霞1,周奋兵2
(1.滁州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2.滁州市统计局,安徽 滁州 239001)
滁州市机械(汽车)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贡献比较突出;技术有所提高,产业优势凸显;资源优势独特,发展机遇难得。滁州市机械(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较弱;技术创新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资金需量较大,融资的渠道不畅。加速发展滁州市机械(汽车)产业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加快园区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整体水平;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滁州市;机械(汽车)产业;发展分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机械(汽车)工业是滁州市传统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一定特色,成为滁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滁州市机械(汽车)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涉及汽车、电工电器、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机械基础件、纺织机械、石化通用机械、仪器仪表等9个小行业,具备了一定技术基础和规模的机械制造业体系,在汽车、电工电器、农业机械等一些机械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在目前工业基础和融资环境下,要进一步加快机械(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完善特色产业园基础配套建设,更要合理增加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以滁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机械(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1 发展初具规模,贡献比较突出
据滁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1]显示,滁州市机械(汽车)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贡献也比较突出,形成了“机械产业是全市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局面。
表1 滁州市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8年滁州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305家,固定资产原值67.9亿元,从业人员5.9万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3.0%、28.6%和36.9%。完成工业总产值227.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9.4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5.1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的40.3%、40.2%和36.7%,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占据全省[2]第七位,其余的机械行业均居全省前四位。2008年滁州工业快报数[3]显示,机械(汽车)工业企业增加值63.0亿元,实现利税18.8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7.9%和31.1%。机械(汽车)行业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利税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工业行业之首,成为滁州市第一大工业行业,有力地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呈现逐年加快发展的趋势。
2.2 技术有所提高,产业优势凸显
近年来,滁州机械行业工业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结构的调整,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通过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汽车、电工电器、仪表等机械制造产品在连续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机械制造企业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扩张,产业优势开始凸显。涌现出像扬子集团、安徽康佳、全柴集团、天大集团等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拥有“全柴牌柴油机”、“梭鱼牌多缸气缸盖”、“安缆牌电力电缆”、“聚氯乙烯控制电缆”、“洲鸽牌光缆”、“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等安徽省著名的商标产品。皮卡车、SUV汽车、专用车、车用多缸柴油机、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消防汽车、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光源)装备、冰箱模具等一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还有一些重点企业生产线技术达国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如全柴缸体缸盖柔性加工生产线、天大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天长缸盖公司缸盖柔性加工生产线等,其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也位居全国前列。
2.3 资源优势独特,发展机遇难得
滁州市虽然没有煤炭等矿产自然资源,但人杰地灵,人力资源丰富。滁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4]显示,滁州市劳动力人口达283.7万,而且不包括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富余劳动力,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红利”时期。滁州市机械(汽车)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队伍,劳动力素质比较高,各企业高度重视岗位技能培训,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2008年末,全市机械(汽车)行业中具有高级职称371人,具有中级职称1501人,具有初级职称3101人,中技工以上5639人。由于企业长期大批量专业化流水作业、各工序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人员也比较稳定。另外,滁州市有4所高校,28所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能为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提供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人才,有的企业还与高校合作办学、定向委培专业技术人才,如博西华公司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合作办的“博西华”班。随着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提高及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加速向内地转移。此外,东部地区正在进行城市功能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量劳动密集型和机械加工产业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滁州市是安徽省离长三角最近的地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第一站、首选地,区位优势明显。紧紧抓住这些宝贵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全市机械(汽车)产业升级和发展,尤为重要。
3.1 企业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较弱
滁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滁州市机械行业中大型规模工业企业只有4家,占0.03%,中型规模工业企业有26家,占2.16%,小型规模工业企业275家,占23.1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900家,占74.69%。全市机械行业中,大型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29.75%,中型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32.30%,小型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32.1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5.80%;大型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占31.65%,中型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占30.28%,小型规模工业企业利润占21.4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利润占16.6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滁州市机械工业企业规模发展很不均衡。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具有产业链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大型企业和集团企业,未形成“专业化、高起点、大批量”的社会化协作配套网,造成机械行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与此同时,小企业的盲目发展,会造成市场无序的恶性竞争,难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有效防止项目分散或重复建设。
3.2 技术创新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滁州市机械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一是自主创新氛围不浓。政府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投入偏低,部分机械工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积极性还不高。2008年滁州市机械行业科技项目经费3.1亿元,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0.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有科技活动的企业38家,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只有4家,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大部分企业都是只抓生产,不管研发,很多产品多年无变化。技术人员科研水平还不能承担较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攻关,缺乏追踪高科技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科技人才十分匮乏。全市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人员3078人,占从业人员5.5%,R&D活动人员674人,占从业人员1.2%,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三是自主创新载体缺乏。企业技术机构数量少,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有技术研发机构的只有12家,仅占3.9%。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条件落后,科研基建费用支出3488万元,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仅为10.1%。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能力不足,滁州市科技服务业起步较晚,整体规模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在科技创新中很难起到更大的支撑作用。四是自主创新水平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不多,全市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项目143项,占全省的3.95%。专利产出不多,专利申请量30件,占全省的0.94%,发明专利仅7件,占全省的0.8%。
3.3 资金需量较大,融资的渠道不畅
滁州市机械行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其发展主要靠自身内部积累,外源融资比例相对不足。外部融资渠道主要靠金融机构的贷款,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更新资金,很少提供长期信贷。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滁州市机械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长期负债5亿元,流动负债达81亿元,长期负债比重明显低于流动负债比重,与前几年相比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出于贷款风险的考虑,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对贷款持有非常审慎的态度,出现“惜贷”、“慎贷”甚至“恐贷”现象。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一般不放信用贷款,主要以质押方式为主,所以企业很难获得一年以上中长期贷款以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扩大规模生产。国有银行贷款向国有企业倾斜的政策以及来自证券市场的歧视性待遇导致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而且滁州市机械行业大部分企业不具有证券融资的能力,由于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也难以吸引外资进入。融资地渠道不畅,亟需的大量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直接延缓了产业的发展速度。
作为主导全市工业经济的机械(汽车)产业,要引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围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优”的配套企业,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高科技、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的产品,打造成机械(汽车)产业特色产品生产基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内联与外引并重,内贸与外贸并重,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机械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4.1 加快园区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加快特色产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筑巢引凤,促进机械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链为基础,完善专业配套服务。加强产业布局导向,积极规划和建设市直及琅琊、南谯两区、天长、全椒机械工业园区,以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为纽带,鼓励机械配套企业向机械工业园区集中,实施产业链招商,实现从引资向选资的转变,引进配套企业,包括协作件厂商、工业设计机构、物流企业等,形成人才、资金、主导产品、配套件、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相对集中的一体化机械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工业集中、管理集成的发展格局,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带动机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展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品牌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机械产业研究中心建设进程,提高机械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4.2 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关系,滁州市机械(汽车)行业近几年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机械产业流动资金需求量大,没有金融的大力支持,难以加速发展,特别受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影响,部分企业资金回笼慢,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链短缺难题迫在眉睫。一要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本土化服务水平,在合理维护金融安全条件下,积极推动金融创新,降低企业贷款门槛,创新抵押方式,提高服务地方发展的功能。二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扩大担保公司资本金,增强其担保能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推广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相关企业组建机械行业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健全融资平台。三要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债券融资。加大对骨干企业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四要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建立财政专项基金,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形式,激活更多的社会资金,有效缓解融资难。五要主动加强联系,争取市外、省外乃至境外的金融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
4.3 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整体水平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灵魂,是产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源。加快面向行业服务的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尽快建立和完善优势行业的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检测中心,进行产品、制造工艺的应用技术研究。实验室应高起点,必要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立足实用,包括实验理论和方法,实验设备和规模以及控制与检测技术。增加研发方面的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机械产业关键技术,促使企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技术引进政策,通过利益诱导等办法促进技术转移、科技攻关和引进技术尽快见效。制定技术推广政策,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集工程设计、系统集成、产品制造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可以采取与国外公司和国内专业设计院建立不同形式的联合,包括组建集团、联合体、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等。充分利用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借助其力量,采取不同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共建研发机构,鼓励高层次科研人员到企业服务、挂职、创业。积极吸引高新技术项目和科研成果,尽快转化形成生产能力,保障机械(汽车)产业不断创新,提升机械行业整体水平。
4.4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确实关心爱护和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队伍,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创造有利于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机制。完善企业家测评体系,加快企业家职业化进程。健全企业经营者的激励、考核、监督约束机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经营管理者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推广股份期权和年薪制等分配方式。二是加大专业人才培养。采取高校与企业合作等办法,培养一大批机械(汽车)产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培养或引进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科技专家队伍,承担企业技术开发创新的领头作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三是培训熟练技术工人。吸收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实行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制”教育经验,建立滁州机械专业技工学校或采用校企联合办校的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滁州机械(汽车)产业发展对各类技工的需求。四是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健全人才市场,打破部门所有制,鼓励人才流动,同时设法留住能人。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兴建一批经济适用房来解决外来人才的住房问题。同时,注重对外来人才的照顾,由政府牵头,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人才激励政策,如:引进人才给予安置补贴,享受市民住房申请待遇,在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照顾等。
[1]滁州市统计局.滁州经济普查年鉴-2008:上册[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11:452-478.
[2]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经济普查年鉴-2008:第二产业卷[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11:122-133.
[3]滁州市统计局.滁州六十年:1949-2009[M].[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9:489-505.
[4]滁州市统计局.滁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2011-06-16).http://www.czstjj.gov.cn/html/2011/10/802/802.html.
Analy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uzhou Machinery(Automobile)Industry——Data Analyses Based on the Second Nation Economic Census of Chuzhou City
Zhu Fangxia, Zhou Fenb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automobile)industry of Chuzhou city took shape,and its contribution is more prominent.The technology has been improved,the industrial advantages are visible;the resource advantage is unique,an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is rare.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Chuzhou machinery(auto)industry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respects: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is smaller,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s weaker,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weak,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not strong,the capital demand is larger,the financing channel is not free.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automobile)industry of Chuzhou city are put forwards as the following:to accelerate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for consolidating industrial foundation,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alleviate financial pressure,to strengthen technical innovation for enhancing the overall level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personnel training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Chuzhou;machinery(automobile)industry;development analysis;Second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F062.9
A
1673-1794(2012)02-0009-04
朱方霞(1974-),女,安徽明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预测和决策分析。
滁州学院应用数学省级本科教学团队建设资助项目;滁州学院应用数学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CXTD201102);滁州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10kj007z)
201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