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探访蕲春县檀林镇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

2012-11-12 02:35
湖北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秀林少年宫武汉大学

◎/本刊记者 周 俊

◎/特约通讯员 田志松 毕传高 曹晓东

这个暑假,山区的留守儿童如何度过?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怎么样?近日,记者带着一连串问题,深入到蕲春县檀林镇一探究竟。

“儿童之家”热闹了

位于鄂皖两省交界处的蕲春县檀林镇,是湖北省边贸口子镇,也是劳务输出大镇。据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张敏介绍,全镇现有农业人口5 万余人,其中1.2 万人常年在外务工。

“全镇农村留守儿童超过2200 人。”镇中心学校校长吴振铎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该镇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办起“留守儿童之家”,招募“代理家长”,配齐体育、娱乐设施,把“留守儿童之家”办成山区留守儿童的幸福之家。

7 月2 日下午,在乌沙畈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记者见到了正在玩耍的查敏文。8 岁的查敏文是该校二年级学生,父母常年在浙江打工,她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此时此刻,她正在和几个小伙伴玩“丢手绢”。

记者问她:“想爸爸妈妈吗?”“不想。学校就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学习、玩耍,很开心。”小姑娘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稚嫩的声音中透出几分早熟。说完这些,小敏文跑开了,继续着他们的游戏。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就像一只只蝴蝶在快乐地飞舞着,笑声伴着歌声久久地回荡在校园上空。

据校长查茂和介绍,除外出与父母团聚的学生外,其他28 名留守儿童全部住进了“留守儿童之家”。“目前已有12 名具有帮扶能力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代理家长的行列。代理家长轮流负责学生的安全,辅导学生的功课,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在檀林镇,这样的“留守儿童之家”已达到8 个,400 多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享受着别样的假期生活。

“第二课堂”开课了

7 月3 日,暑假第二天。田桥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华阳背着一把小吉他,早早地来到学校。“‘第二课堂’今天开课,我报的是音乐班。这个暑假,我将在歌声中度过。”华阳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

华阳所说的“第二课堂”,指的是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蕲春县三个乡村学校少年宫之一,田桥中心小学少年宫开设了音乐、舞蹈、绘画、象棋、雕塑等多个兴趣班,配齐了专(兼)职指导教师,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田祥贵告诉记者,暑假里,学校少年宫将免费向留守儿童开放,教师们将无偿地给予指导,“让留守儿童过一个‘文化的暑假’‘艺术的暑假’。”

该校少年宫共吸引186 名留守儿童报名,“其中有一部分是邻村的。”副校长田光龙介绍。

在田光龙的带领下,记者走进音乐兴趣班。42 名学生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琴声悠扬,歌声激昂,置身其中不觉深受感染,记者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音乐班最受欢迎。”田光龙说,暑假期间,学校将邀请情歌王子、蕲春籍歌手田宝来校授课,“届时,山里的孩子将和明星一道同台献艺呢!”

“第二课堂”也吸引了镇文化站。据文化站站长陈敦海介绍,全镇42 个村,村村都建有“农家书屋”,暑假里,所有“农家书屋”都全天候对外开放,为孩子们提供课外阅读书籍。细舟村、麒麟村、河西村、楼花村、肖河村都依托“农家书屋”,免费开办学生书法、绘画、演讲、日语等兴趣班,回乡过暑假的大学生当起了孩子们的“开心教授”。河西村初二学生朱章慧激动地说:“我两个姐姐都在日本工作,她们要是说日本话,我现在差不多也能听得懂了。”

>>武汉大学吴天祥小组暑期开设的“特色课堂”

“爱心联盟”进山了

“省城的哥哥姐姐们要来了!”这条消息让檀林中学八(5)班留守儿童陈群兴奋不已。7 月4 日,陈群吃过早饭,和其他17 名留守儿童代表一道,手捧鲜花站在校门口静候着。

9 时许,山道上尘土飞扬,一辆大巴车进入陈群的视野。车上,“武汉大学吴天祥小组‘寻梦蕲春’爱心夏令营”的横幅格外醒目。“来了!来了!”在一片欢呼声中,来自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17 名哥哥姐姐走下车来。于是,敬礼、献花、拥抱,好不亲切。

“寻梦蕲春”爱心夏令营活动由武汉大学吴天祥小组发起,到今年,已经在檀林中学连续举办了三届。

在当天的开班典礼上,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负责人转达了吴天祥对山区学生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并向该校贫困留守儿童捐赠了衣服、图书和学习用品。穿上哥哥姐姐们捐赠的新衣服,陈群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成长的路上我不再孤独,哥哥姐姐们的关爱将伴我前行!”

据了解,在为期7 天的夏令营活动中,武汉大学吴天祥小组17 名成员将在檀林中学开设“特色课堂”,为该校230 名留守儿童主讲泥塑、绘画、李阳疯狂英语、民族风情、心理辅导等课程,激发山里孩子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过一个健康、幸福的假期。

“亲情专列”启程了

7 月8 日,本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可是对于檀林镇詹大悲中学八(1)班学生詹秀林而言,却显得意义非常。“再过十几个小时,我就要见到爸爸妈妈了!”詹秀林高兴地对记者说。

詹秀林说,凌晨四点不到,她就起床了,“睡不着,大半年没见到爸妈了。”詹秀林的父母常年在浙江打工,只有春节才有10 天的假期。“十分想念他们。”詹秀林说,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常常捧着一张“全家福”,泪流满面,“也无数次梦到他们,可醒来却是一场空。”詹秀林仰起头,眼里泛着泪花。

七点半,一辆写着“亲情专列”字样的白色中巴车开进了村子。詹秀林和村里三名伙伴一上车才发现,车里已经坐了十多人了。“这趟车共载25 名学生,他们都是詹大悲中学、龙井河小学等4 所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司机何理清说。

九点一刻,25 名留守儿童全部集结完毕。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很快就熟悉起来,有说有笑,有的还打着拍子唱起了歌儿。

“嘀——”鸣笛声响彻山谷,“亲情专列”启程了,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驶向远方。下一站,是团聚。

暑假以来,檀林镇已开出了7 趟“亲情专列”,免费将236 名留守儿童平安送到浙江、广东、上海等地与父母团聚。

“父母长期打工在外,容易导致孩子亲情缺失。‘亲情专列’的开通,就是要给留守儿童补上‘亲情课’,同时缓解父母的相思之苦,让他们在外能够安心工作,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檀林镇党委书记徐波说。

这个暑假,由镇政府出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 名技术娴熟、责任心强的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并与他们签订了《安全责任协议》。与此同时,檀林镇还联合教育、妇联、计生、文化等部门,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等形式,将300 名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列为“亲情专列”首批乘客,并对他们实行“三包”,即包生活、包车费、包安全。

“8 月底,‘亲情专列’将再度出发,将300 名留守儿童平安接回。”吴振铎说。

>>急救课堂上的急救演习

猜你喜欢
秀林少年宫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校训展示墙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南昌市少年宫学生作品展示
李秀林摄影作品
李秀林摄影作品
李秀林摄影作品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免费“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