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爽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20)
佘小伟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石劭红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20)
多媒体课件配合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
卢 爽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20)
佘小伟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石劭红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20)
多媒体课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能够很直观形象的表达教师授课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初次接触口腔修复知识理解不够透切,或存在一些误解。通过多媒体课件授课结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提出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口腔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目前,多数大专院校的口腔修复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讲学,逐步取代了传统教学方法。由于教学资源丰富,内容形象生动,授课信息量大等诸多优点,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单纯从多媒体课件去直观的了解授课内容,对于初学口腔修复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口腔修复理论授课过程中加入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通过PBL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解决理论学习中存在的疑惑,逐渐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1.1教学设计
通过多媒体视听教材授课,让学生对授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再围绕如下两点进行教学设计:①通过PBL课程学习,将授课内容紧密与临床相结合,对临床实际问题通过所学知识,设计出合理的修复治疗计划。②对理论课程学习中,遇到疑惑的问题,或者在临床修复工作中仍未能解答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最后再由带教老师引导大家,得出一个明确合理的解答。
1.2受教对象与教材选用
我校口腔修复教学2010级学生30人,男生16人,女生14人;接受多媒体授课配合PBL课程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材选用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修复学》第2版,第4章第2节金属烤瓷牙的预备。
1.3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教授该章节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在金属烤瓷牙的预备过程中的要求、细节以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并在授课环节中,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金属烤瓷牙预备的整个流程;然后进入PBL课程学习流程:所有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随机分成5组,由带教老师通过临床病例向学生提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问题,由每组组长组织该组学员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每组成员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在课堂上进行答辩式的报告,老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起引导作用,直至学生能够正确的解答提出的问题。
1.4教学评估
通过匿名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该授课模式的接受度、是否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对金属烤瓷牙预备的掌握等。
教学评估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该授课模式反映良好,具体评价情况见表1。
表1 学生对多媒体课件配合PBL教学法的评估 %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单纯的传统授课模式以及多媒体讲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单向的向学生传输科学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纳,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因此,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方式有必要改进和完善。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法[1]。它是由美国精神病教授Barrow 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提的一种课程模式。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2]。笔者通过多媒体授课与PBL课程学习相结合,通过教学评估发现两者相得益彰,很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3.1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来表达某些信息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案的授课模式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得原本抽象枯燥、难以理解记忆的口腔修复学更直观明了的被学生理解掌握。多媒体授课模式的特点具体体现在:①课件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化,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讲授金属烤瓷牙的预备过程中,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使得原本抽象的制作流程,更加形象的展现给学生。②教学资源丰富,操作方便,提高了授课效率。采用传统的板书式、挂图式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多媒体教学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4]。多媒体技术图像质量更加优秀,信息量更加广泛,多媒体课件的电子化操作使得课件的讲授更加方便灵活,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讲述授课内容,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提问,活跃课堂氛围。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习,多媒体将文本、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有机结合,给学生多感官刺激,灵活交互的界面,使教学以生动、灵活、形象的方式进行,而且这种方式素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易于记忆和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但是,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仍是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其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它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积,大段的文字使画面显得呆板且重点不突出,使学生抓不住重点,画面对象不要设置太多太花哨,这样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艺术性;同时注意把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一个好的课件应遵循实用性、生动性、美观性的原则,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等。因此,只有很好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将授课内容提升一个层次。
3.2PBL教学的特点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模式,把学习设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6]。其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①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口腔修复学内容繁多,理论枯燥,设计复杂、操作难,如何让口腔医学生全面快速掌握各种修复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老师刻板的灌输理论知识,学生接受起来恐怕就是半推半就;而PBL教学模式,学生结合临床实际病例,从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记忆,巩固了理论知识。②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自学能力。在PBL教学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临床病例中遇到的问题,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让学生养成了自觉学习,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③增强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患者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技巧,即使医术再高都可能导致医疗工作无法进行,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是大专院校必须重视的一门学科。④能够养成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PBL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提出的问题相互配合,共同查阅资料,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PBL以其鲜明的特点,不论是在课堂的授课理解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很大部分学生对该授课模式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仍有部分同学持怀疑或者否定态度。这主要体现在PBL课程学习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这对于专业课紧张的学生,其开展恐怕很难实现;其次PBL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大纲及病例编写、问题设计等都需要有PBL教学法经验丰富的老师,因此对其推广,需要学校组织培训。
3.3多媒体与PBL配合的授课模式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在探索的问题,其宗旨是进一步提高老师授课质量以及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多媒体授课与PBL教学法两者相互配合的授课模式,一方面打破了老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呆板模式,通过不同感官效果,使得课堂讲授,更加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信息、图文、动画、影像相互补充,反复刺激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其次有了扎实的课堂理论,再紧密结合临床,就显得游刃有余,那么对于临床实际遇到的问题,或许课堂上没有讲授到,通过学生的查阅资料,共同讨论,找到一个正确合理的答案。这样让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操作技能。因此,两种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更好地提升了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效果。
[1]Newman M J.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key feature of approach[J].J Vet Med Educ,2005,32(1):12-30.
[2]安桂珍,刘佩梅,吴增强.初试“PBL”教学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增刊):223.
[3]刘敏,骆孔华,王频.多媒体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28(6):572-573.
[4]刘呈胜.多媒体课件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1):46-48.
[5]张萍.多媒体技术在医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10):19-80.
[6]冯青,毛艳,李幸红,等.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291-1293.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2.026
R782;G424.2
A
1673-1409(2012)02-R048-03
2011-11-27
卢爽(1982-),女,湖北十堰人,讲师,主要从事口腔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