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明
(上海市蔡路中学,上海 201201)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学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初中《体育与健身》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培养的探索是指在对预初学生《体育与健身》教学中,通过探索促进预初学生学习目标引导、观察、阅读、模仿、实践、监控法等方法的过程,能学会与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健身,提高体育与健身学习的实效,进而提高整体素质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2.2.1 任务驱动策略 “任务驱动策略”是指学生根据任务、明确目标、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方法与评价措施,自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组织实施艺术。在实际操作中,任务一般由学生按照《体育与健身》教材自主选择或由教师指定;按照《体育与健身》教材要求,结合自身情况明确培养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目标;学生根据任务与目标,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方法;依据过程性评价量表(学习内容评价)和自主学习方法评价量表进行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实例1:《原地双手向上掷实心球》单元(8课时)教学——培养目标引导法、实践法、阅读法、监控法。
学生通过阅读原地双手向上掷实心球教材,确立单元学习学习目标和各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社会适应)。然后运用课内教材学习,课外资料搜集,通过自主实践、小组合作实践练习,结合每次课的过程性评价,了解学习效果。单元结束后,通过自主学习方法评价表,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从实际效果来看,全班45位同学的技术评价(出手角度、出手速度、腰部发力等)达到良好以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锻炼。
运用任务驱动策略培养预初学生相关自主学习方法时,还需注意两点:任务的设置难度应该适中;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方法之前,应对与任务驱动相关的知识与操作要求做简要的介绍,以保证实效。
2.2.2 适时引导策略 适时引导策略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引导或示范引导,促使学生掌握相关自主学习方法的艺术。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讲解引导法、示范引导法向学生传授相关自主学习方法,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健身的兴趣。
(1)讲解引导。讲解引导是指教师通过介绍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观看示范、互动分析、提问、练习的艺术,旨在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选择合适的自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健身,提高体育与健身学习的实效,更好地实现自主发展。①预习指导时讲解引导。一般先讲解阅读法是什么,怎么运用阅读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法,对教材和选择阅读自选资料,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先的准备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关注目标要求、重点难点、练习手段等,达到初步了解的目的;通过紧扣学习内容,利用网络、图书馆、请教老师等途径自主预学习,尝试初步学会相关技术动作。②课中导学时讲解引导,即先有机讲解什么是观察法、阅读法、模仿法、监控法,然后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于相关内容的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如校本教材毽球发高远球的课程,由正脚背颠球的练习引入,提示学生进行局部观察,把观察的目光锁定在发球脚脚背的较小的范围内,观察后通过感受不同位置的发球效果,使学生能将观察聚焦于关键之处,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锻炼提高局部观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连贯性观察,如预备《体育与健身》的前滚翻,教学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整观察,使学生容易建立正确而连贯的技术动作;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选择阅读自选资料,从关注教学体例与内容编排、重点难点、练习等方面入手,了解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或分组模仿锻炼相关任务,如预初《体育与健身》的蹲踞式起跑教材,学生通过个人自主阅读教材,按照简单的技术要领尝试、学习、练习,最后通过小组互评,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在生生合作中,锻炼学生自主模仿能力,合作模仿能力提高,增强合作锻炼的兴趣;通过运用预初学生《体育与健身》过程性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评价、督促、改进,锻炼自主监控能力,增强自我监控意识,保证自主学习质量。③课后辅导时讲解引导。即通过讲解什么是监控法、怎么样运用监控法和实际运用监控法,使学生能自主运用监控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健身,提高体育与健身学习的实效。通过单元反思量表法对自己进行监控,如前滚翻单元教学后,对所学习的前滚翻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内容包括整体动作是否流畅、“三贴”、蹬腿速度、低头背着地。每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阅读、锻炼时,能参照预初学生《体育与健身》过程性评价表,随时监控自身学习情况,评价学习效果,提供反思依据,保证课外自主学习与健身锻炼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评监控(外控),合作讨论总结改进措施,保证课外自主学习与健身锻炼质量。④日常随机讲解引导,即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与健身方面的整体或个体实际情况,就学生在运用相关自主学习方法进行体锻时相关方面表现出的薄弱之处作适切的讲解引导。这使学生相关的自主学习方法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锻炼好体魄的信心。
表2 预初学生《体育与健身》自主学习方法评价量表
(2)示范引导。示范引导是指通过不同形式的示范,带动学生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与锻炼,提高实效的艺术。①预习示范引导。所谓预习示范,指课前教师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同时以朗读、示范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方法。例如,少年连环拳教学前,教师领读武功“秘籍”,学生跟读的方式进行预习。通过图文并茂阅读,激发学生了解武术的兴趣,教学前达到预习的目的,学生熟悉每个动作的名称,帮助之后学习相应的动作。②阅读示范引导。所谓阅读示范引导,课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阅读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进行学习的方法。例如,前滚翻教学时,教师通过阅读前滚翻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当人不慎跌倒时,运用前滚翻避免伤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滚翻运用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发生。③观察示范引导。所谓观察示范引导,是指运用整体、局部的观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学习前滚翻时,运用整体观察斜15°前滚翻的辅助练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跨越式跳高时,运用局部观察起跳腿的摆动和时机,帮助解答学生自主学习的困惑,提高自主学习效果。④练习示范引导。所谓练习示范引导,是指练习时,通过示范进行引导,重点难点突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的质量。例如,学习原地双手掷实心球时,通过示范蹬腿、收腹、推手、出手角度,强化重点难点,是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提高。
2.2.3 疑难解决策略 这是指如何示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健体技术动作中薄弱之处并运用相关自主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健体的操作艺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自主收集的相关技术动作,进一步了解教学要求与操作要领;通过看视频,进行整体与连贯快速观察、局部深入观察;通过依据教材目标、重点难点、辅助练习、分解图等进行自主模仿练习;通过与同学讨论,小组模仿进行练习;通过对照要求与相关评价表进行自主或小组评价监控;通过听取教师、家长等有经验者的意见等,改进自主练习方法。学生通过在不同时间接受相适应的示范引导,逐步克服了薄弱之处,掌握了相关技术的动作要领和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健体意识、虚心求教和互助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行为和习惯得到培养。
2.3.1 评价原则 评价原则包括多元性、激励性、及时性和发展性原则(具体略)。
2.3.2 评价标准(表2~表4)
表4 学生借助自主学习方法进行课堂学习的学期观察记录表
量表法、现场测试法、观察法(略)。
此前,学生“会而不精”的现象很多。了解自主学习方法后,学生能够尝试运用于自己或同伴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尝试。例如,学生运用模仿法、阅读法、实践法,自主学习行进间低手上篮的尝试。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学习,体会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学习的形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或者个人自主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相关学习内容。
在实践中,教师不断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化自主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不仅理解了“6法”含义,而且在不断地运用中,对“6法”的运用,变得越来越熟练,原有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例如,新授课少年连环拳,以往的教法是机械性记忆“武功秘籍”后练习技术。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学会了少年连环拳,但学生对武术主动探索的兴趣往往被削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练习“少年连环拳”后,不仅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其技术要领,还在运用中锻炼了“6法”;不仅强化学生武术健体意识,更培养学习武术的兴趣,使学生在尝试了解“6法”的基础上,达到熟练运用于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善学境界。
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使自主学习效果更明显。实践中,学生善学后,自主学习方法运用如鱼得水,不论是个人自主学习还是小组合作学习都能从中体验到实践的乐趣,从完成好一个又一个学习任务的评价中积累了更多成功的体验。这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强化、自主学习知识不断完善、自主学习行为逐渐定型、自主学习良好习惯逐步养成的同时,学生其他的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有效发展,学习整体质量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得到有效锻炼。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DAVID 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刘霞.自主合作学习的理论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0(12):上旬刊.
[4]胡小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科技资讯,2007(11).
[5]王国林,祁玉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01(1).
[6]徐阿根.初中年级《体育与健身》教学参考资料[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王多辉.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J].教育革新,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