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荣
128例复发性卵巢癌治疗分析
马玉荣
(玉溪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云南玉溪653100)
卵巢癌;复发;治疗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是目前妇科肿瘤临床最为常见的问题。但在治疗方法以及处理策略方面,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本文总结我院肿瘤内科128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从患者的类型构成、前后5年对比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总结。
资料与方法2005年7月~2011年7月间玉溪市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128例。临床分期按美国癌症联合会(FIGO,2010年)提出的卵巢癌分期标准。根据病理类型,其中卵巢上皮性肿瘤占76%,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占19%,性索间质肿瘤占4%,其他类型肿瘤占1%,其中2005年7月~2007年6月间收治55例,2007年7月~2011年7月73例,对照两批患者的年龄、职业、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复发时间间隔,进行对比分析。见附表。
抽选方法:选择的128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需符合以下条件中的2项以上:①CA125升高;②体检发现肿块;③影像学检查发现肿块;④发现腹水⑤不明原因肠梗阻。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结果附表结果显示,近6年来复发性卵巢癌的发病年龄已明显变化,前3年平均年龄70.3岁(18~82岁),后3年70.8岁(15~90岁),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患者占复发性卵巢癌的多数,前3年组占61.18%,后3年组占64.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城镇及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复发性卵巢癌较农村患者复发率低。考虑前者就医早、治疗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3年及后3年组中,卵巢上皮性肿瘤复发率占绝大多数,分别为74.12%和76.48%。卵巢生殖性肿瘤分别占21%和17%,性索间质肿瘤和其他类型肿瘤前后3年分别为41.8%和51.2%,前3年组与后3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附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前后3年2组对比,早期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后3年中Ⅳ期患者复发率较前3年两者比较,后3年复发时间间隔延长。
讨论卵巢癌复发人群的定义:从严格意义上说,复发是指患者经过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正规足量的化疗达到临床完全,停药半年后临床上再次出现肿瘤复发的证据,视为复发,但在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虽然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正规足量的化疗但肿瘤仍在进展,或稳定不变或二探手术发现残余灶或停化疗半年之内发现肿瘤的证据。这种情况应视为未控或称治疗失败,在本组1例15岁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即为此种情况。另外复发性卵巢癌治疗时机,根据资料,提出3个适应证[1]:①无论CA125是否上升,出现症状和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有复发证据;②无症状,CA125升高、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提示复发灶大于2~3cm;③出现症状,CA125升高,但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无复发证据。本组病例治疗复发性卵巢癌采用化疗、手术、放疗以及手术+化疗等方案,化疗药物以铂类为主,辅以紫杉醇等药物,即以TP方案为主,根据病理类型又采用EBP,PVB等方案。可用于卵巢癌二线化疗的药物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分析目前资料,总有效率也徘徊于10%~20%之间,疗效有限而且维持时间短。对化疗药敏感的患者,再治疗缓解的可能性越大。手术治疗主要用于3个方面[2]:①解除肠梗阻;②>12个月复发灶的减灭;③切除孤立的复发灶。关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制定,应根据患者既往治疗的反应性,完全缓解的时间间隔和是否符合临床试验的入选标准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首先必须了解初次手术情况,有无先期化疗,术后化疗,包括方案、途径、疗效与不良反应等。其中以停药与复发之间的时间最为重要。停药与复发之间的间隔越长、两次治疗出现缓解的机会越大。但对卵巢癌复发治疗总的原则是姑息而不是为了治愈。生存质量是再次治疗时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附表2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例数(%)]
[1]沈铿.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处理.见: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5.
[2]沈铿.正确认识和处理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1):657.
R711.75
B
1006-4141(2012)04-0386-03
2012-03-10
马玉荣(1969~)女,肿瘤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