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霞 高生祥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任务引领型模块化《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改革探索*
邓丽霞 高生祥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对任务引领型模块化《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阐述学习情境的设计,探讨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及核心能力培养,进一步阐述了任务引领型模块化《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任务引领;模块化;电机与电力拖动;学习情境;评价体系
《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对学生职业技能考核及毕业后的岗位工作技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进行改革是一项研究课题。
任务引领型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教学,课程的知识点、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要素均在对工作任务的认识和体验、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及对任务实施过程的考核中加以体现和完成。任务引领式《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改革的研究正是寻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突破口的改革性尝试,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有关需求的工作岗位为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维护、改造与设计管理工作等相关人员。根据相关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制定《电机与电力拖动》学习领域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维护、改造与设计中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包括:(1)熟悉电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及用途用法;(2)能够根据电气自动化工业生产要求,具备电机选用的能力;(3)具备对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调试维护的能力。方法能力培养目标包括:(1)具备查找手册、各类学习资料的能力。(2)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包括:(1)能独立学习、工作,掌握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2)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确立模块化课程内容 在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教改专家及专业教师共同讨论课程内容,以企业工程实际背景编制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企业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有机融通,有机地转化为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标准,再进行合理的教材选择或自编模块化讲义。表1是机电、自动化设备人员维护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根据电气、自动化各个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选择合适的模块内容。部分模块化内容见表2。
表1 电气自动化行业维护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
以任务引领组织教学,设计学习情境 任务引领型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内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以开放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引领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接受任务、资讯、制定计划、任务实施、检查及评价完成一系列“项目”,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在动态的学习工作中系统培养工作能力、学习知识技能。在电气自动化维护工作任务要求中,要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原理、结构、参数要求等,依据任务分析情况可列出其中的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表,学习情境可以按照接受任务、了解资讯、制定计划、任务实施、检查及评价六个步骤进行。 如学习情境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分析,见表3。
表2 部分模块化内容表
表3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学习情境设计表
制定开放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标准要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相协调。在课程评价主体中,学校、教师、学生及企业部门共同参与。在课程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更要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参与文献:
[1]陈百建,等.“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程凌.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
[3]赵晓雨,刘朝禄,刘灿国.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G712
A
1672-5727(2012)04-0097-02
*本文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任务引领型模块化〈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xjg1003)部分成果
邓丽霞(1975—),女,硕士,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
高生祥(1978—),男,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钳工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