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虹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重庆 405800)
药品不良反应(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近年来,随着各类新药的不断涌现、合并用药增多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因此,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一方面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此,笔者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如下。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的不良反应报告220例,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分别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器官与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在22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患者男81例(占36.82%),女139例(占63.18%);年龄在1~95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分布详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分布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判断,肯定98例,很可能104例,可能15例,可能无关3例。
合并用药80例(36.36%),单独用药140例(63.64%);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22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涉及药物94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最多,其次为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见表3。
在220例报告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临床表现为各种皮疹及瘙痒等,占31.36%;其次为消化系统,多表现为恶心及呕吐等。详见表4。
本次调查的所有不良反应中,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对药物耐受能力较男性差有关[2]。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浆药物结合能力、药物代谢速度不同,致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均不同[3]。从年龄分布来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最小1岁,最大95岁。由表1可见,以成年(19~60岁)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152例,69.09%),这与成年人用药机会多以及我院就诊的人群年龄分布有关。其次是60岁以上患者(54例,24.55%)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较多,这与老年人各系统生理机能衰退以及对药物代谢能力减弱有关[4]。同时提示,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临床开展针对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成为药品不良反应研究的重点。
表2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分布
表3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表4 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及临床表现
合并用药时,几种药物往往在药理方面产生相互影响。据统计,当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而联合用药达到20种以上时可上升为45%。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从给药途径分析,静脉滴注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最大(159例,72.27%)。静脉滴注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虽然有较多优势,如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局部定位等,但更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这主要是由于药物直接输入血液、进入循环系统,同时注射液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可成为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静脉应用中药注射剂,常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除了药品的内在因素外,还应注意药物配置、药物浓度、滴速等。因此,从合理安全用药的角度出发,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同时遵循“可口服,勿注射”的治疗原则,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5]。
由表3可见,涉及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种类较多,而抗感染药居各类药物之首(97例,占44.09%),这与抗感染药物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或避免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以防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患者不良反应的增多。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这与头孢菌素类具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等诸多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有关。而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中,以药物致敏造成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因此,医师在使用这类药物之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时对敏感体质患者予以重点监护,药师在调配该类处方时也应加强审查力度,以达到安全合理使用该类药物的目的。神经系统药物由于种类多,且药理作用复杂,很多药物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短,造成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心血管系统类药物的选择性仍有待提高。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使用心血管类药品也增多,使该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大。近年来,中药制剂新品种增多,使用中不良反应也增多,甚至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这也提示应用时应做好该类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控工作。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高发生率的原因可能是,中药制剂所含成分复杂,无法像西药那样针对某一成分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处方组成复杂;中药提取物制成的注射剂中所含微粒可能在人体内无法正常代谢,可引发水肿、静脉炎、血栓、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和组织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澄明度和稳定性较差。此外,中药注射液多用于危重症,常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也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在应用该类药品时,还需注意调整药品滴注速度,因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以速发型为主,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较快(多在30 min内),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合理的滴注速度可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危害[6]。
从表4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来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这与皮肤反应易于观察且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有关,故上报率较高。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多为全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后易引发变态反应[7]。因此,医师处方时应特别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家族史,以及是否为过敏体质,这对药物选择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益。
在收集的22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临床易观察和短时间内反应较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上报数量较多;而那些不易观察(如潜在、隐蔽及慢性)不良反应漏报率较高。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可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减轻不良反应程度,确保安全、合理、高效用药。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2]贾公孚,谢惠民.药害临床防治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
[3]邢英华,许国庆,詹云丽.我院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14):63-64.
[4]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2.
[5]许德河,林优美.我院10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10):68.
[6]王晓瑜,王宏敏,杜文民,等.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探析及防范[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4):733.
[7]衣淑珍,付秋生,凌 云,等.我院388例药物不良反应[J].中国药房,2004,14(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