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锐意改革 桃李无言播撒芬芳——记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院长魏新利教授

2012-11-06 06:14黄雪霜
科学中国人 2012年1期
关键词:化工作风学院

本刊记者 黄雪霜 陈 晨

大刀阔斧锐意改革 桃李无言播撒芬芳
——记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院长魏新利教授

本刊记者 黄雪霜 陈 晨

从古至今,从孔子、孟子,到蔡元培、陶行知,个中教育楷模数不胜数。正是他们对教育的改革及付出,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教事业的的蓬勃发展。

而今,时代发展赋予了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不再适用于各类学科的飞速发展,很多有识之士开始致力于结合各学科发展特色,进行着教育改革,而魏新利,就是驰骋在化工领域,锐意进行科教改革的先行者之一。

魏新利,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院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化工系统首批跨世纪优秀拨尖人才,国家科技部“科技经济专家委员会”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能源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职。

锐意改革 执教教研相长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化学化工领域的突飞猛进,过去一套陈旧的化工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化工人才显然已经符合不了时代需要。多年站在化工科教领域第一线,魏新利高瞻远瞩,很早就意识到创新化工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率先展开了一系列改革破冰之旅,收效显著。

为了使化工类人才培养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能满足时代对新型化工人才的要求。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切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魏新利提出了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实现服务领域、主要学科背景和业务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转变的改革思路。即化工类专业人才的服务领域必须由化学工业转变到过程工业;服务领域的主要学科背景必须由化学工程与技术转变到过程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必须转变到掌握过程科学、过程工程技术、过程装备、过程控制等业务知识,能在化工、石油、等过程工业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如此转变大大拓宽了化工类专业人才的服务领域和学科领域,使之更加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他根据过程工业由过程工艺、过程装备、过程控制三大模块组成的特点,提出将化工类专业课程方案配置定位为“一体两翼”。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定位为以过程工艺为“主体”,以过程装备及过程控制为“两翼”。“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为以过程装备为“主体”,以过程工艺及过程控制为“两翼”的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并据此制定了全新的课程体系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针对目前工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校内实训基地不足、校外实习效果不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程训练内容难以保证、学生联系就业严重冲击毕业环节等问题。魏新利进一步开拓创新,致力于工程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他牵头联合20多家毕业生就业历史悠久、人数较多且有校友担任高层领导职务的大型相关企业,组建了“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面向工程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制定了“面向工程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章程”。通过双方互动交流,有效解决了各中难题。该成果目前已在2010届和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试行实施,广获学生及用人单位好评。

在教学实践上,魏新利积极投身教学第一线,不断尝试教学新方法,成为这一领域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与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推进教材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新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主编或参编了9部相关教材,其中《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和《过程设备设计》被指定为全国通用教材,分别获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被教育部列为面向21世纪教材,其它均被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为全国通用教学参考书。

注重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成为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亮点。结合教学实践,他建立了《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网站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参考资料、实践环节等内容,开设师生交流栏目实现在线讨论与答疑。并在学院局域网上传了常用化工设计零部件演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合成氨工艺过程模拟系统等软件。网站成为了国内同行师生的辅助教学平台。

学科建设 从政政绩斐然

“执教教研相长,从政政绩斐然”是魏新利院长的真实写照。作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院长,除了日常的教研工作以外,他还承担起管理工作。多年的领导工作,他把自己个人魅力与领导艺术智慧地结合起来,而帮助他实现管理升华的,依然是一份锐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魏新利总结提出了学院内涵建设的三大主要任务,即“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体制规章建设”。提出了学科建设的一、二、三、四,即一个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两个瞄准(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三个注重(注重凝炼学科方向,注重汇聚创新队伍,注重构筑学科基地);四个步骤(夯实基础,构建团队,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为学院的科学规范管理奠定了基础。

通过多年实践,他深刻认识到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为此,他带领学院班子,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道路。在他的带领下,在2005年国家学位点申报中,一举取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和“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申报中,“化学工艺”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同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又获批。使学院的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提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四大修养,八大作风”,用于引导教育教师。“四大修养”即“道德修养、心态修养、境界修养、胸怀修养”;“八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学习”的作风;“心系学生、服务学生”的作风;“求真务实、崇尚实干”的作风;“心态平衡,脚踏实地”的作风;“顾全大局、登高望远”的作风;“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讲操守,重品行”的作风。在魏教授的带领下,学院逐步形成了协作、奉献、求是、创新的良好院风和务实、高效、协调、规范的工作准则,为学生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魏教授的领导下,他的团队坚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了十几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最近一次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而他本人也荣获2011年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一身肩挑教学、管理等多重重任,并没有阻止魏新利在科研上的前进脚步,针对当今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现状,结合自己多年所学,经过多年攻关,他率领自己的团队有针对性的研发出多项新型、高效、节能装置。尤其在新型高效节能换热器研发方面更是获得多项中国专利。其中,研发出的新型换热设备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运行可靠,可节省钢材40%,传热效率提高35%,壳程阻力减少40%,并有效防止了因流体诱导振动而引起的断裂、泄漏等故障,使设备寿命延长2~4倍。此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化工教育三尺讲台上已近三十年光景的魏新利,而今面对一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学科队伍,面对一批又一批思想上过得硬,技术日趋精湛的化工青年,更坚定了他继续走科教创新之路的信念,前方路虽不平坦,但有了他所重视的团队的支持,他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化工作风学院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