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

2012-11-06 08:22王继红
科学中国人 2012年1期
关键词:十二五知识产权北京

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

去年胡锦涛在深圳提出了创新驱动对于整个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意义;在这之后,中央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把创新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时代精神来描述。而北京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跑线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如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城市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使创新驱动贯穿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首都实现科学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为此,本刊借“2011首都论坛”召开之机,以“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为主题,邀请与会的六位来专家在本栏目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政策建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对于推动北京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本选题得到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本刊编辑部

北京发展速度下降症结在创新不足/黄泰岩

黄泰岩,辽宁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先后入选北京市第一批跨世纪人才、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人才、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人选、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教育部第一批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获得10多项学术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0多项。

北京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从2011年前三季度各省市区经济增长速度看,天津、重庆为16.5%,内蒙古、贵州为15%,28个省市区达到10%以上,低于10%的仅有3个:浙江9.5%,上海8.3%,北京8%。当前北京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房地产调控和汽车限购,即原来的发展方式受到限制。这也表现为北京的创新驱动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北京服务、北京创造”任重道远。

李克强在解读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讲到,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就不可持续;发展是转变的基本前提,不发展,转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表明,转变发展方式与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的经济效益是速度型效益,一旦没有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就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大规模投资,产业升级就会缓慢甚至受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成为不可能。因此,北京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对于北京下一阶段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讲到,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具体任务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服务业比重从目前的75%左右提升到78%,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应该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既可以为北京创造出巨大的增长空间,又可以推动北京经济的转型升级,达到转变与发展的双赢效果。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从目前的3%提高到2015年的8%。北京将其提升为支柱地位,毫无疑问所占比重会更高。北京的现代服务业如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金融业在过去的10年中获得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北京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现在再提高3个百分点,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转变与发展的双赢,如何在转变中不降低发展速度?我认为关键在于实现出口、投资、消费三者的协调拉动,即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绝不能放弃投资拉动。单纯的投资没有对错,核心是往哪里投。只要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投资就可以起到“一石两鸟”的效果,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统一。如温州乐清市作为工业发达地区,在转方式中就明确提出掀起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2011年投资率达到50%以上。

北京如何在扩大消费的同时,又加大投资的拉动作用?显然靠北京自有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是不可能支撑的。因此,北京的发展,一定要利用社会资源,利用他人的资源。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你能利用多少资源。这就意味着北京必须借助已有的优势,整合全国甚至全球资源实现北京的科学发展。应该说,北京未来的发展,关键是探索用什么样的方式整合全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才和资源,使北京能迅速转变发展方式并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这才是北京所需要的巨大智慧。

推动文化创新,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王一川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要研究文艺美学、艺术学、中国现代文艺与文化现代性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出版专著《文学理论》、《中国形象诗学》10余部,出版编著《美学与美育》近10部。

根据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生产要素或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由此看来,文化创新就意味着从已知的文化条件、要素或符号中组合出新的文化形态或新产品。这一点对我们把握北京文化创新及其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关系,有着启迪意义。

推动文化创新,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都,主要还是指北京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北京的文化软实力,由内到外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层是城市文化价值系统,体现城市的文化理念,属于城市文化中最高、最深、最微妙而又最重要的方面,相当于城市的灵魂。第二层是城市的文化体制,它是城市文化活力的发动机,代表城市文化最内显层面。第三层是城市的文化传播系统,属于城市文化的显现平台,代表城市文化的外隐层面。团体、个人、街头广告、每一个市民的一言一行,都是传播平台,都无言或者有声地讲述着北京的文化精神。第四层是城市文化符号系统,这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窗口。北京胡同、京剧、鸟巢、水立方等都是这样的显现北京文化的窗口。可以从这四个层面进行文化创新,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

一、北京文化价值系统的创新。北京文化创新的焦点在于北京文化精神的创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灵魂所在。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涵的北京精神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应该作为北京精神的主导性内涵广泛弘扬,同时,对其具体运行方式,还需要继续予以丰富和发展。例如,北京市民同全国各地人民相比,有一种首都市民才有的方正气质,即见多识广、做事规范、有大家气派等。同时,北京市民还有“侃平”的传统品格,即以侃而促使内心平衡。更加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北京文化精神的持续追寻渴望,还可以动员市民更加自觉地参与北京文化建设过程。

二、北京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重心在于妥善协调北京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应该以事业导产业,即事业引导下的产业化。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创造的表意符号,本质上属于人类生活中的严肃事业,需要按人类的平常而又至高无上的崇高事业去严肃认真的对待。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中的一部分又不能不推向市场,注重经济效益,不能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再生产。所以,文化在当前条件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面向公众日常生活,可以归为文化产业,要按市场经济逻辑运行,放开、搞活,自主生长,形成良性循环链条。同时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即涉及公众精神生活、文化传承延续的部分,应该归为文化事业,不能单纯按市场规律运行,更不能推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而需要政府及全社会予以扶持、保护、补贴。

三、北京文化传播系统建设的创新。北京拥有很多中央级的传播系统与传播平台,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进一步拓展先进的传播技术平台,建立由政府、团体、个人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传播平台,合力传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北京应当适应全球化发展与竞争要求,致力于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构建高效的文化传播网络,塑造有亲和力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鼓励优秀文化品牌走向世界,显著提高首都文化的国际感召力和影响力。在这里,打造知名传播品牌,以品牌服人,十分关键。北京除了已有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知名文化传播品牌,还应继续打造若干在全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发展文化经纪人市场,实施北京国际艺术节海外推广计划等等。

四、北京文化符号系统建设的创新。一是老北京文化符号。一方面要保护老北京文化符号,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另一方面还要重新“发现”那些在故都生活传统中长期存在的古老而又暂时隐性的文化符号。二是新北京文化符号。北京已有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新北京文化符号,应当继续设计和兴建一系列新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既应体现北京地方特色,又应让这种地方特色具有世界影响力。三是国家文化符号。北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应在保护已有的国家文化符号,如五星红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的同时,建设一系列新的能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文化符号,由它们来承担形象地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四是全球文化符号。一方面,创造一批能代表人类普遍性标志或身份的文化符号,这是北京作为“世界城市”所必需的全球普遍性的显耀标志;另一方面,创造属于北京地方独有而同时又能产生世界影响力的地方文化符号,这应是北京作为“世界城市”所必需的地方特异性的显耀标志。

以北京精神夯实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基础/丁元竹

丁元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曾担任联合国等若干国际组织咨询专家。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委托课题、国际组织课题数十项。曾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政策、公共政策,发展战略。出版专著《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安全网再造》20余部。

20年前,我的老师费孝通教授曾说过,任何一种制度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体系,要了解这套制度,一定要理解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当前,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深入探索社会秩序建设和文化价值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政策上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把人们的社会活动与文化价值统一起来,把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为一体,使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更加有教养、有品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和善,社会生活更加有秩序和充满活力。所以,在北京精神被提炼出来并被公开发布之后,北京市应该努力使北京精神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基础。

社会管理首先是规范社会行为。一是正式的社会规范,即法律法规。二是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即行为规范。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群体差距等等。有些差距是必然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有些带有不合理性。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社会差距现象,我们需要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

社会管理还要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这就需要从过去单一的政府管理转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参与的社会治理。北京有很多志愿者活动,2008年奥运会,北京有170万人参加了场馆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其他志愿者活动。当前北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志愿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结合,把北京的志愿服务推向更高水平。

社会有机体与文化价值统一于社会生活这一整体和系统。首先,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就是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文化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精神生活等活动表现出来。涉及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不论其生产,还是使用,包含了许多社会成员的活动,在这些社会成员之间,因为生产和使用同一物质文化产品,会形成“社会关系”,即有关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是非常清楚的。文化把相关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排列出来,规定了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其次,社会组织以精神为基础。从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和国际经验看,社会生活的较高层次是精神生活,人们通过社会组织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社会组织的原则诸如信仰、习俗、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法律规范等都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亲近的事,诸如社会成员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家庭、社区、学校、工作单位、社会组织等等。在这些组织中,上代人通过社会生活把信仰、习俗、行为方式和法律规范传给下代人,新一代人在这种社会生活中实现社会化,其中,传统的信仰、习俗、行为方式和法律规范潜移默化,内化为行为规范,变成一种内在约束,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预期行为,形成了现实的社会秩序,这是社会治理的最基础形态,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形态。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寓意深刻,也是对这种道理的感悟,今天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如何在经济规划、经济政策、项目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把涉及到老百姓收入、就业、社区生活、社会生活的工程和项目有机纳入到经济发展计划中,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天津滨海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时,就把文化项目、社会项目与经济建设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将建筑工人的工地和农民工的临时住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长期在此工作的农民工,则考虑怎样将他们的居住、生活与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实际是融社会管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于一体,可以为北京提供借鉴经验。

北京是一个大都市,接近2000万人口,有800万是外来人口,如何包容这些外来人口,提升社会管理的融合水平,非常重要。现在全国新生代的农民工已经占到农民工的40%到60%,北京市已经达40%以上,而且是举家迁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已经具有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如何包容这些外来人口,是北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当然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是北京市的问题,也是全国性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外来人口的问题就涉及到财政体制问题,涉及到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事权和财力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北京市可以在人口管理、财政体制,包括人口的融合项目设计中做一些创新性探索。

另外还要创新外国人口的管理。去年人口普查已经表明,北京市的外国人口,包括境外人口几乎占到全国境外人口的1/10。这些人有自己的生活诉求、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是我们过去在低水平经济发展阶段不曾考虑的问题,而到了现阶段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国际大都市一方面要创新对外国人的管理,另外一方面还要以更大的包容心态来对待越来越多的外国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把北京精神变成一个内部法则,一种重要文化,内化成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对于提升北京市的社会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北京精神的提出非常及时,为北京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了潜在的文化价值基础。如何把它变成现实的文化基础,需要在政策上研究怎样把它和文化建设、社会管理有机结合,在具体实施中,怎样贴近老百姓生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北京城市管理创新的努力方向/段 霞

段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国际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长期从事全球化与地区发展、城市国际化战略研究。近两年主持完成北京市重点决策咨询课题“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和努力方向研究”、北京市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项目“提升北京首都国际化水平的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等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4次获得省部级表彰或奖励。

所谓管理创新,就是一个组织把新的要素或者要素组合引入管理系统,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变革活动。一直以来,我们在管理创新上关注的只是方法创新,就是在社会基本结构定型的情况下如何改进当前的发展模式。其实,管理创新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即可以改变一种发展方向,寻求一种更好的发展模式来进行管理。这个时候管理就不仅仅是改进,而是改变,选择一种不同于现在发展轨迹的新的发展思路。

今天北京即将进入的社会阶段是一个以信息、知识为标志的后工业社会,与之前我们熟悉的社会相比有极大的不同。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城市运行方式到人们的价值体验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在工业社会中,我们习惯把经济规模和GDP增长看成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标志,人们也把追求诸如房子、车子、票子之类的物质财富作为奋斗目标。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不再以GDP和物质财富衡量,而是用市民幸福或城市和谐作为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丈量,今天的许多城市管理的思路还对不对呢?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城市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动向,定制型、品种型、环保型、创意体验型经济形态的出现,不仅是一种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也需要用一种不同与工业社会形态的创新思维去检验今天的城市管理,是否跟得上这种发展步伐。

联合国人居组织在2000年发起的全球“健全的城市管理”运动中提出了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的七条规范,即:

1、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要求城市必须平衡兼顾当代人和后辈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需要。城市领导者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并有能力为此调和各种不同利益。

2、下放权力和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过程的潜力,使其获得足够的资源和自主权来履行其承担的责任。

3、公平参与决策过程。分享权力的结果是公平地使用资源。男女市民,特别是穷人,应能平等地选派代表,参与所有的城市决策和资源分配过程,使他们的需要和优先事项得到平等的解决。

4、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城市必须有健全的财政制度,使政府、私人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正式或非正式地对城市经济作出贡献。

5、决策者和所有利益攸关者的透明度和责任制。人人有机会获得信息和信息的自由流通对于透明和责任分明的管理,至为重要。政府官员应始终保持专业能力和个人品德的高标准。

6、市民参与和市民作用。人是城市的主要财富,在城市中,人民必须积极参与谋取共同的福利。市民,尤其是穷人,必须得到权力来有效参与决策过程。

7、个人及其生活环境的安全。城市必须努力避免人际间的冲突和自然灾害,使所有的利益攸关者参与防止犯罪、防止冲突和预防灾害的准备[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框架》,转引自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Habitat/15.htm]。

对比以上七条,结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当前北京的城市管理创新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呢?

第一,通过管理创新加快城市的国际化功能建设。一方面消除制约国际要素正常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实现国际要素流动的便利化,增强北京服务全球、辐射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改进对城市发展的评价方法,确定国际要素对城市发展实际贡献率分析指标,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实际工作进行科学考核。

第二,通过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北京已经在全国率先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管是知识经济还是服务经济,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一个与工业时代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阶段。需要继续培养以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文化创意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以及以个性化、创意型、参与式等为特征的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市民被授权进行自我管理的新模式。

第三,通过管理创新改变传统的圈地扩张型发展模式。方式可以有很多,如全天候服务、虚拟空间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向山区要地、首都圈同城效益、借津出海等,从时间和空间两大领域拓展城市承载力,确保城市和谐发展和安全运行,建设成对环境负荷最小的榜样城市[段霞主编《转变发展方式与世界城市建设》,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出版]。

第四,通过创新管理帮助城市管理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历史伤痕和修补痕迹的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特殊见证,必须打破旧的东西不美、不可用的观念,残缺也是一种美。另外,我们也无权剥夺子孙后代享有完整城市记忆的权利。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是保护城市蕴藏的全部历史信息,激活旧城而不是改造旧城。创新就是用管理者的智慧和现代技术,在维护历史的原貌和真迹的过程中使古老城市融入现代生活,同时也使今天的发展成为城市历史的自然组成。

第五,通过管理创新还老北京人家园梦想。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是以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老街区、老宅子为名整得老百姓住着不舒服,生活不方便,自动走人。而是要创造一个传统的商贾作坊、老四合院仍能满足百姓需求、具有浓郁民间文化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欢笑集市。让全体市民以创意性、个性化表达,主动参与甚至是主导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通过管理创新使北京成为人民的城市、让市民心仪的模范城市。城市首先应该是宜居的、生活性的,然后才是观赏性的城市。城市管理在盘活城市各种资源时一定要照顾到各种人群尤其是缺少代言人的弱势群体利益,才能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享有美誉的城市而不是背负骂名的城市,真正惠及到弱势群体、老龄人口、普通民众,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成果。

知识产权巩固和发展创新的每一步/徐正祥

徐正祥,经济学博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代办处主任,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局长。主持两单位全面工作,从事专利初审和流程服务管理工作以及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推进工作。曾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从事招商引资、投资服务、法律事务和政策研究工作,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担任条法处副处长,从事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的制定、行政复议、决策研究和综合文稿工作。

创新是“十二五”的强音,也是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永恒主题。但是,创新需要鉴别和评价机制。现实中有不少企事业单位举着自主创新的大旗和创新的名义,套取政府的税收、财政、金融、土地和人才等利好政策。只有创新故事,没有创新收益。事实上,创新作为经济学的范畴,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诉求,本质上应是创造利润并通过利润反哺创新。这些都需要机制去保障。

在经济市场化、市场全球化、知识产权国际化的今天,知识产权是解决创新质量和创新可持续性的现实路径。按照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把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固化、法权化;按照公开性、可诉性,终身检视创新的合法性、合理性;按照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和先申请原则,避免重复创新造成资源浪费;按照地域性、时间性,赋予创新主体在一定时空享有创新收益的垄断权,从而实现对创新质量有效持续的审查,对创新创造利润、利润反哺创新的利益机制提供法律保障,避免了创新的盲目性、虚假性、无序性和重复性。一句话: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创值与增值、激励、规范、评价和保护作用,需要知识产权巩固创新和发展创新的每一步,所以,知识产权彰显创新驱动。对一个创新型国家来说,必然是知识产权质优量多的国家,对一个创新型城市来讲,必然是知识产权质优量多的城市。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知识产权工作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为重点,服务中关村、中央在京单位和中小企业,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大工程,为首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智慧增长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优化环境。

因此,中关村将继续先行先试,发挥知识产权发展的龙头作用,加强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建设,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坚持技术创新可合法产业化,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

二是在政府投入项目中引入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此作为政府投入项目之管理、考核、验收的根据。同时强化高新区、开发区、产业基地、孵化器与知识产权的融合,形成知识产权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

三是建立知识产权流通转化体系。引导社会以转让、许可、入股、质押等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商用化和产业化。

四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管理的政府投入。从发达国家实践来看,科研需要投入,知识产权也需要投入。从我国实际来看,政府对科技投入重研发、轻管理。需要加大财政对知识产权管理投入,并逐年有所递增,达到与研发投入相适应的水平。

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刘殿锋

刘殿锋,高级工程师,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先后担任北京移动网络部副总经理、市场经营部总经理、综合部总经理,中国移动吉林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曾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无线城市”是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它包括无线覆盖和无线应用两个层面,前者为市民提供2G/3G/WLAN/TD-LTE四网协调的网络服务;后者是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无线终端随时、随地、随需的获得与政务公开、公共事业服务、个人生活等相关的各种城市服务信息。从提出“无线城市”概念到现在,“无线城市”建设已经由单一关注无线宽带接入进入到无线接入(宽带+窄带)与应用并重的新阶段。

“无线城市”作为一项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北京进入了城市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更高水平的城市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无线城市”、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无疑是保障城市服务运行的一把“金钥匙”,它将帮助北京市提升资源配置水平、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惠及全社会。

2009年12月,北京和天津、青岛、武汉、上海等城市一同入围我国首批圈定的12个“无线城市”中;2011年1月5日,刘淇书记赴中国移动集团进行了“无线城市”专项调研,明确提出了在北京建设“全国最好、世界领先”的“无线城市”的希望;2011年6月11日,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署了联合建设“无线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北京的“无线城市”建设涉及“基础网络、市民主页、智能城市管理”三大领域,并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基础网络建设是指规模化发展WLAN无线网络覆盖,打造2G/3G/WLAN/TD-LTE协调发展的网络。

市民主页和智能城市管理是当前北京无线城市的两项核心应用——

市民主页是北京市政府唯一的移动公共服务聚合门户,已被纳入市政府折子任务,由市经信委统一协调信息源,整合人力社保局、交管局、住建委、文化局等34个委办局和8个区县的政务及民生服务信息,统一提供给市民主页,支撑其建设。根据市民的需求,市民主页设置了三个栏目:一个是我的提醒,包括市民专属的个性化提醒和热点新闻、生活提醒;第二个是我的服务,包括市民定制的服务和公共服务;第三个是我的声音,包括政府信箱和我的调查,市民可以借此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并获取反馈。

在智能城市管理方面,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北京市政府充分合作,共同推进了包括智能交通、数字社区、精准农业、智慧旅游、节能管理、安防监控在内的物联网六大工程,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统稿:本刊编辑 王继红)

猜你喜欢
十二五知识产权北京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北京,北京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