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廖朝圣
且兰古国 旧州新韵
文Ⅰ廖朝圣
对黄平绝伦的美景,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有过“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岩”的赞词。2005年著名作家冯骥才慕名到黄平考察,“春游夏漂,秋赏冬泡”的时令,石刻壁画、亭台楼阁的胜景,在他脑际久驻不去,已回筑城就寝的他,披衣下床,挥笔写就了“黄平美无涯”的赞誉。
说且兰,议黄平,最亮看点是旧州。旧州素有金盆(万亩良田大坝)、银碗(集旅游、发电、灌溉为一体的阳湖)、玉带(阳河源头一带)、明珠(明清建筑特色古镇)之称,能成为且兰古国之都,自然就在情理之中而不足为奇了。
建于天官寨完整的且兰国邑,由于战争和水灾等因素己不复存在。现在的旧州古镇始建于宋理宗保佑六年,明万历初年贵州巡抚郭子章命在旧州设州固城,城垣石磊土筑,坚固壮观,如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群是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西大街。
旧州人才辈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晚清名臣工部右侍郎、天津团防石赞清(旧州石榴寨勇人)不顾个人安危,独赴夷营痛斥英军统帅。在被英军扣押的日子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他死后被天津人民尊称为“石父母”。
旧州古镇同时也是红色革命圣地。为红军提供和翻译法文地图,使红军顺利走出贵州,挺进云南的瑞士人勃沙特,是在萧克将军的劝导下,从旧州天主教堂参加红军长征的第二个外国人,所写《神灵之手》成为外国作者介绍中国红军的第一本书。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指挥的战机,每天数百架次从旧州机场起飞抗击日寇,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黄平文化词典
飞云崖: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既有宗教建筑风格,又有园林建筑风韵。
重安江:十里古峡,陡岩峭壁,瀑水争流,激石成声,有三十三浪、三十三滩、三十三湾。
岩门司古堡:岩门司始设于明代,清顺治十五年(1658)设长官司。为清水江上流咽喉之地。
在旧州历史上,州官后裔给黄平带来震撼当代、影响后世声名的是“两孙”:一个是知州史应元的家孙史可法,一个是知州杜琢章的外孙郭沫若。明天启元年(1621年)19岁的史可法成为顺天府秀才,26岁中举入仕,官至兵部尚书,他幼小时随祖父史应元到黄平读书、生活。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后,他受命前往扬州守城,由于敌众我寡,最终城破被俘,但气节不改。出生在旧州古镇的郭母杜氏用伟大慈祥的母爱养育了一代文豪郭沫若。郭沫若在《芭蕉花》著作中写道:“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出生在贵州黄平旧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当时是黄平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正是这些灿若夜空中的文武星,照亮着旧州,陪伴着旧州,回报着旧州。
且兰黄平美无涯,无限风情醉万家。图为黄平飞云崖古建筑。(欧阳昌佩/摄)
且兰黄平美无涯,无限风情醉万家。且兰古都旧州,为多彩的贵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系黔东南州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付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