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转折从这里开始
——黔东南红色文化概述
黔东南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苗乡侗寨的绿水青山滋润了党的优秀儿女和红军将士,红色历史印迹、先辈英烈事迹已深深根植在苗侗各族人民心间,红色文化在苗乡侗寨影响深远。
毛泽东为粱聚五签发的任命书。(资料图片)
毛泽东为龙大道烈士签发的光荣纪念证。(资料图片)
斯大林给邱贡诺夫(周达文)的信。(资料图片)
从1930年4月至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五次经过黔东南,转战从江、榕江、黎平、锦屏、天柱、剑河、三穗、镇远、施秉、台江、黄平、岑巩等12个县境,传播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火种,在苗侗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在黔东南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红七军是最早进入贵州、进入黔东南开展革命活动的红军部队,在榕江打响了红军入黔第一枪。1930年4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一、二纵队三千余人,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下,穿过月亮山,进抵榕江城,经过激烈战斗取得榕江之战胜利,共歼敌500余人,缴获步枪600余支、子弹十万余发、大炮两门、无线电台一部、驮马500多匹以及其他许多军用物资,红军伤亡300余人。榕江战斗是红七军建军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榕江是红军入黔攻占的第一个县城,红七军在榕江召开的“五一”祝捷庆功大会是贵州省最早、规模最大的“五一”庆祝集会。这“三个第一”使得红七军转战榕江的革命活动在贵州现代革命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1934年9月至10月间,萧克将军率红六军团作为先遣队西征入黔,在敌人重兵围堵之中顽强战斗,转战黎平、剑河、镇远、岑巩等10县,历时27天,经历黑冲、大广坳等11次大小战斗,在著名的剑河大广坳反伏击战中,团长赵雄、两名营长共145名将士壮烈牺牲。出生于黔东南锦屏县茅坪的红十八师师长龙云为掩护主力,率部与敌激战,因弹尽粮绝负伤被俘,后英勇牺牲。红六军团征战途经黄平旧州,正义之师的风范赢得了旧州教堂传教士阿尔弗雷德·勃沙特的信任,他主动为红军翻译地图、筹集经费、采购药品,随红军长征,在红六军团生活了一年半时间。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第一站是黎平,后转战锦屏、黄平等8县,历时19天,历经河口、镇远、黄平等10次大小战斗,在黎平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黎平二郎坡胡荣顺店铺内召开(今德凤镇二郎坡52号),史称“黎平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等人。周恩来同志主持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通道会议上争论而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即中央红军向何处进军。博古、李德仍然坚持到黔东北和湘西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同志则根据当时敌人已在湘西布重兵,并正在向黔东北集结的严重情况,进一步阐述了他在通道会议上发表的意见,正式建议中央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向黔北的遵义地区进军,在那里建立新的根据地。会议从白天一直开到深夜。经过激烈争论,会议最后接受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并通过了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发言写成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
黎平会议后,朱德、周恩来签发了《中央军委为建立川黔边根据地军事行动的决定》,明确规定了红军的具体军事方针和路线。为执行新的战略方针,中央军委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撤销八军团并入五军团,军委一、二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下辖第1、第2、第3梯队;撤销中央红军教导师建制;调整了部分党和红军的领导人,陈云调任军委纵队政治委员,邓小平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刘伯承复任总参谋长并兼中央纵队司令员等。1934年12月19日,中央军委根据黎平会议的决议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央政治局十二月十八日决定的决定》,将中央红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前进。黎平整编,使湘江战役遭受惨重损失的红军得到及时休整,精简了机关,充实了战斗部队,大大增强了指挥灵活性和军队战斗力,为中央红军顺利转战黔北,夺取长征胜利初步奠定了基础。黎平整编是长征中第一次大规模部队整编,在军事上为长征逐步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
黎平会议是以遵义会议为伟大标志的系列会议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是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实现重大战略转折的开始、开端和起点,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实现重大转折之遵义会议的奠基石。
抗日战争期间,黔东南古城镇远的“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成为国民政府军政部设立的两个日军俘虏收容所之一。当时,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副部长周恩来、军政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由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组织收容所中觉悟了的日军俘虏组成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会镇远和平村工作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
1930年4月至1936年1月,红军各部长征转战黔东南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开国领袖和著名将领在苗乡侗寨留下了光辉足迹。他们传播革命真理,实践党的民族政策,播撒革命火种,在苗侗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长征中的毛泽东一路西行跋涉转战,从黎平西行北进后,连日跋涉,进入台江、剑河、雷山、榕江等县交界的雷公山,面对莽莽群山,看林海苍茫,峰回路转,红军部队千军万马在云山雾海间急驰行进,思考着黎平会议后,正确主张被认可采纳,中央确立了新的战略方针,革命形势有了新的转折,濒临绝境的红军转危为安。作为战略家、诗人的毛泽东触景生情,灵感凸现。于是,令人叹止的《十六字令》三首便在诗人跃马扬鞭穿越苗岭雷公山的崇山峻岭间孕育而得:“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一幅《十六字令》三首,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黎平会议后壮志凌云、叱咤风云的领袖豪情,也写活写绝了雄、奇、峻、秀,巍峨连绵的黔东南苗岭大山。(黔东南州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责任编辑/孟丰林)
黔东南党史人物
龙大道(1901-1931),锦屏人。1927年2月,龙大道参加了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闸北区的指挥(领导)成员之一。龙大道是中共浙江省委建国前牺牲的9个省委书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侗族省委书记,是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和工人运动领袖。他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中惟一的少数民族,被鲁迅誉为是惨遭国民党当局“虐杀”的“革命家”。
杨至成(1903-1967),三穗人。杨至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和重要领导人。曾参加过著名的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长征中,杨至成等深入苗村侗寨开展工作,为中央红军顺利转战贵州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955年,杨至成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
周达文(1902-1937),俄文名邱贡诺夫,镇远人。我党最早反对王明错误路线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和学生运动领袖。1925年,周达文受党中央委派,任赴苏学生临时支部书记,率150多名青年由上海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就中国革命的有关重大问题写信向斯大林求教。1927年4月9日,斯大林给周达文回了信,这封信以“给邱贡诺夫的信”为题,选入《斯大林全集》(第九卷)。在中山大学、列宁学院期间,周达文等遭到了在中国留学生中大搞宗派主义的王明的攻击陷害,于1937年12月含冤牺牲在苏联,年仅34岁。
龙云(1904-1936),锦屏人。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我军惟一的苗族高级将领,曾任红一军团第三十五师师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积极贯彻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粉碎敌军“围剿”立下重功;在1934年8至10月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探路中,为掩护主力部队冲出敌军重围、成功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会合、实现中央先遣探路意图立下汗马功劳,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毕来(1914-1991),凯里人。北大教授。张毕来原名张启权,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红楼梦》学专家。他为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文化和教育事业献出毕生精力。
杨和钧(1894—1936),锦屏人。侗族青年集歌师、诗人、义士于一身,他是目前我国所知的红军长征以后因救护红军而惨遭反动派杀害的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少数民族革命烈士。其事迹和诗作曾先后在遵义会议会址和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诗歌被全国多种版本的《革命烈士诗抄》辑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