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倩倩
年产15万辆微车,对于一个县城来说,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蒙城不仅做成了,而且还与芜湖、合肥鼎足而立,形成了安徽“南有奇瑞,中有江淮,北有安驰”的汽车产业格局。
9月,秋高气爽。在蒙城县经济开发区的安驰大道旁,渐现雏形的厂房框架鳞次栉比,乳白色的钢结构映衬着湛蓝的天宇,显出恢弘的气势。
这里是江淮安驰公司投资13.6亿建设的新项目基地。该项目占地1000余亩,预计到“十二五”末,将形成年产15万辆微车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80至100亿,关键零部件及物流等相关收入15亿元,带动5000人就业,成为皖北地区首个销售收入过百亿的龙头企业。
这座历史上与“庄周梦蝶”颇有渊源的皖北小城,如今在做着一场盛大的“汽车梦”。
小县城的“汽车梦”
蒙城县和汽车的缘分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地处皖北六市中心位置的蒙城,既无铁路,水运也不发达,汽车成了运输工具的不二选择。不少当地农民看准了这条发家致富的道路,纷纷开始跑起运输。于是,蒙城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货车运输网络。
1985年,蒙城物资公司创办了以卡车、农用车销售为主的安徽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可观的销售量,让其具备了全国中卡车销售“晴雨表”的价值,1996年10月,该市场被原国家贸易部批准晋升为全国六大国家级汽车专业批发市场之一,成为唯一设在县城的国家级汽车专业批发市场,与它齐名的另外5家分别在上海、天津、大连、长春、广州。
在销售的汽车中,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本土的安驰汽车也曾经风光一时。1970年成立的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最早是生产大型播种机的国有企业。1988年,安驰开始进入汽车行业,生产和销售安驰牌轻型客车、皮卡、微型客车。1995年和1996年,安驰共有12种车型列入了国家《汽车产品目录》。
然而,由于生产经营不善等种种原因,安驰汽车尚未完全兴盛就开始走向没落,逐渐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004年,安驰宣告破产。
蒙城县发改委主任郑士彪用三个“难”形容了当时安驰的处境——破产难、安置难、重组难。因为资产全部被抵押,安驰几乎身无分文,财政吃紧的蒙城县硬是从政府财政里拨出1000多万,配上省里给的960万,安置了职工。
“小县城里能有一个汽车厂不容易,无论如何要把它保全下来。”即便是如此艰难,蒙城却始终坚守着心中那团浓浓的汽车情结。为了维护现有的汽车产品目录,蒙城县每年从县财政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保持生产一定数量的汽车,咬牙坚持了下来。郑士彪告诉《决策》:“当时县里的信念就是,有了这一朵小火苗,就有了基础,就能引来战略投资者,蒙城的汽车产业就能发展起来。”
异常艰难的重组之路
安驰未来的路怎么走?重组被提上日程。
经历了不下于几十家国内外客商的考察,2007年,安驰被浙江台州的中能集团整体收购,进行资产重组后扩建至蒙城县经济开发区。占地近300亩的厂房建设好后,安驰的微型轿车、微卡、微面、SUV、皮卡等产品的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辆。
然而,安驰的发展再一次遭遇瓶颈。由于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修订调整,安驰公司在原有车型基础上研发的新型号迟迟不能被列入国家车辆产品目录,这等于扼住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咽喉。另一方面,中能集团之前的老本行是摩托车生产,涉足汽车生产毕竟存在跨界发展的鸿沟,在生产经营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生产期间一直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2009年2月,时任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到蒙城视察时,提出打造“南有奇瑞,中有江淮,北有安驰”的安徽汽车产业框架,要求相关部门对蒙城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不久,省委组织部选派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传扬到蒙城县挂职担任副县长,借助这一契机,江汽集团走进了蒙城。于安驰而言,利用江汽的车辆“准生证”,可以突破现存的发展桎梏;对江汽来说,安驰的微车项目也填补了其发展战略上的空白点,扩大了产品的覆盖面。同时,这一合作也将为优化蒙城的县域经济格局,振兴皖北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对于这一合作,中能集团一开始并不欢迎。一方面,从摩托车升级到汽车领域,中能集团看重这来之不易的平台,另一方面,当时的生产经营亏损状况也还处在其可控的范畴。可是从安驰汽车长远的发展前景来看,与江淮的联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那一年的春节让郑士彪很是难忘,县委书记下命令让他和李传扬一起去浙江做中能领导的工作,从腊月28开始,郑士彪就不停地拨打对方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年后的一天,当电话终于拨通后,郑士彪马上表示要赶过去。手机上的未接来电和风尘仆仆出现的两人终于打动了中能的领导,对方表示愿意和江淮集团合作。
2010年7月28日,江汽集团、安驰汽车与蒙城县政府三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同年9月8日,安徽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蒙城县的“汽车梦”有了一个可以承载的平台。
而后,江淮安驰团队用最短的时间减少了磨合期的阵痛,提出“建网点,出新品,上质量,壮规模”,取得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绩。
2011年3月,公司实现当月扭亏为盈,8月实现全年扭亏为盈。江淮安驰正式经营的第一年,实现全年累计生产汽车6600余辆,销售6200辆,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上缴利税700多万。江淮安驰商务部部长程良初告诉《决策》:“截至8月底已经生产销售了6200多辆车,同比增长55%,年底应该能突破1万辆。”
与此同时,公司的产品也新增加了12款车型,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经销网络得到扩展,有效经销商的数量从20余家增加到80余家。
超百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正是这样蓬勃向上的势头让江淮集团增添了信心,2011年11月7日,江淮安驰全新的微车项目奠基仪式在蒙城经济开发区举行。根据江淮集团公司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这里将作为其微型车生产基地,项目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的产品微面和微卡面向国内外中高端客户群。
今年3月,项目正式破土动工。目前,四大工艺车间的钢结构搭建接近尾声,预计年底时厂房基本建成。程良初告诉《决策》:“明年年初设备进厂的条件就具备了,届时将进行安装调试,到2013年8月微卡可以实现小批量投产,企业的目标是2015年实现量产15万辆微车。”
当然,这一项目的背后还将带动一整条汽车产业链的躁动。郑士彪告诉《决策》:“如果企业能做到量产15万辆,那么将吸引50家规模配套企业的进入。”程良初也分析了江淮安驰微车项目的思路,准备在新项目周围形成一个供应巢,主力的供应商都在附近建厂,从而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此,蒙城县政府已在经济开发区内预留1000亩土地,用作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生产用地。
跳出汽车制造业的坐标系,蒙城县的“汽车梦”正在形成星火燎原的蔓延之势。
2011年,蒙城县实现汽车销售额25亿元,销售车辆4.5万辆,新建成汽车4S店22家。两个月前,蒙城县汽车会展中心综合体项目正式举行签约仪式,这一占地220亩、总投资3亿元的项目是集汽车会展、销售、维修、会议、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汽车销售展示综合体。对汽车后市场的重视,也逐渐进入蒙城县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大局中。
在“十二五”规划中,蒙城县提出,立足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积极引入资金雄厚和技术先进的战略合作者,将汽车产业建设成为蒙城的核心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皖北地区最大的集汽车制造、改装、加工、整车销售、汽车展示、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六位一体”的汽车产业链,打造超百亿产业,将蒙城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汽车贸易基地。
蒙城县县长车照启告诉《决策》:“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代,一个县城做汽车,这种勇气都是可嘉的,几经磨难、几经波折,我们没有被淘汰。”
如今,这个执着的皖北小城依然守着它的“汽车梦”,并一步一个脚印地为这个梦想踏平地基,期待着美梦成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