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构筑精神丰碑
——追记江口县官和乡泗渡村后溪组村民组长罗兴富

2012-11-02 01:48罗时跃成嘉廷黄政芳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2年19期
关键词:江口县丰碑一事

文 Ⅰ图 罗时跃 成嘉廷 黄政芳 本刊记者 文叶飞

平凡中构筑精神丰碑
——追记江口县官和乡泗渡村后溪组村民组长罗兴富

文 Ⅰ图 罗时跃 成嘉廷 黄政芳 本刊记者 文叶飞

一个人的伟大,不一定要有惊天壮举,在平凡中见证他的精神。罗兴富用他平凡的大爱、用他不屈的信念,在百姓心中构筑起了一道精神丰碑。

青山含悲,溪水呜咽。

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山寨,沉浸在悲伤中。江口县官和乡泗渡村后溪组的乡亲们,仍深深地怀念着他们曾经的村民组长——罗兴富。

三个多月前,罗兴富因病去世,年仅39岁。村民们说:“他是为村里、为群众累死的。”

情系山村 无私付出

“能让我开心的事,就是帮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时候为群众干了一件事后,心里就会感觉到一种踏实和开心。”

——摘自罗兴富日记2011年5月5日

“小平走了,我们的电视机也‘死’了。”说话间,年过半百的村民杨树花泪水涌出了眼眶。

小平是罗兴富的小名,在泗渡村,他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安装水电、修理电器,样样在行。十多年来,当地群众哪家灯不亮了,找他;哪家电视坏了,找他;哪家水管漏了,找他……他去世后,村民的电视坏了好几台,却还没人会修。

初中毕业后,罗兴富回到村里,一边劳作,一边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每天晚上或农闲时,他都会找来有关修理电器、安装水电等书籍学习,掌握了多门实用技术。慢慢的,他成了村里的免费水电工、电器维修员。村民们说,“寨上村民有什么事,他从不推托,服务态度很好。”

不仅为村民们做点修修补补的“小事”,他还想着全寨的“大事”。后溪组地处偏远,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2002年,在罗兴富的动员组织下,后溪上下组200多名劳力,历时整整三个冬天,修通了从泗渡至后溪1.46公里长的通组路,成为全乡第一条通组公路。

修通了路,他又盘算着村寨里的饮水问题了。通过组织人畜饮水工程改造,让组里300多口人全部喝上了自来水。他还主动担任义务管水员,经常自掏腰包为村民买三通、龙头等配件。

帮别家干活吃自家的饭,乡亲们对罗兴富这个规则记忆很深。原来,曾经在外打工劳累,他不幸患上肺结核,由于担心传染给别人,他从不在别人家吃饭。

呕心沥血 一心为民

“群众选我当组长,我就该当好这个带头人,虽然我病情十分严重,但我要用最后的生命为群众再办点实事。”

——摘自罗兴富日记

百姓心中有杆秤。2009年,罗兴富被选为村民组长。他不顾虚弱的身体,甩开膀子,把满腔的热血挥洒到为群众服务的事业中去。

后溪组堰门口有一片农田,约60亩,虽在河边,却无法得到灌溉。罗兴富上任后,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沟渠,从动员到测量再到施工,他带头苦干,风雨无阻,最终仅用5000元,便修通了两公里长的沟渠,彻底解决了这片农田的灌溉问题。

罗兴富的干劲与精神打动了乡里和县相关部门,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日元贷款援建的沼气工程相继投向该组。罗兴富深知,“一事一议”工程量大、任务重,组里劳力又少,还涉及占地等问题,难度很大。他组织5名骨干成立“一事一议”项目施工领导小组。白天,对项目进行现场勘查设计;晚上,挨家挨户说服动员村民。

2010年12月,项目正式动工。罗兴富拖着虚弱的身体,带头冲在第一线。正值寒冬,他的病本需静养,不能接触冷水和淋雨,大家不让他上工。他却说:“工程太大,人手太少,不要紧,等把工程搞完了再去治病。”由于过度劳累,罗兴富的病情每况愈下,又累又咳,连走路都困难,多次昏倒在工地上。

看着罗兴富日渐虚弱的身体,乡亲们心里很是着急。2011年2月,家人及乡亲们强行送他到铜仁地区(今铜仁市)人民医院治疗。躺在病床上,罗兴富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病情没怎么好转,他就坚持要求出院回家,说心里放心不下村里正在进行的工程。

眼看身体吃不消,在乡邻的劝导下,罗兴富终于同意卸任组长。虽没当组长,但他还是“工作小组”的核心,每天依然坚守工地,搬运石头,调解纠纷。人手少时,他帮忙施工,别人收工了,他还在后面收拾工具。夜深时,他还在灯下记账本,统计和整理工天、物资等。工程施工一年多,他记了一大沓笔记,大到每一车钢筋、每一条路线的设计,小到每一包水泥、每一步台阶,都记得清清楚楚。

尽管工程很忙、很累。但只要谁家需要修水管、修电视,他二话不说,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前去。翻阅他的记事本,几乎每天都有为村民排忧解难的记录。62岁的肖富华老人忧伤地说:“他最后一次帮忙换水表,连上台阶都累得不行,九步台阶歇了几次,又是冬天,碰不得冷水,但他还是要坚持帮我换。”

罗兴富的身体状况不断恶化,走路一步三歇,咳血不止。最严重的时候,已经不能睡觉,躺下去呼吸困难,喘不过气。哪怕这样,他仍然每天坚守在施工现场。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人死了并不在乎什么,只在乎生前能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我并不害怕死去,而是还有更多的东西尚未完成它、实现它。”

——摘自罗兴富日记 2011年9月18日、11月14日

2012年1月18日,后溪组“一事一议”工程进行最后的硬化,当天下着微微细雨,罗兴富从早上8点过开工,期间除了吃饭,一直忙活到次日凌晨3点收工。19日,罗兴富实在支撑不了了,一连咳出好几滩血。当晚,被送到江口县中医院。整个春节,罗兴富都在医院度过,乡亲们纷纷远道给他送去水果、营养品,希望他病情能有所好转。

元宵节过后,罗兴富出院回家。他感觉自己病情更加危重,反而更加拼命地做事。没多久,这个“铮铮汉子”彻底病倒在了床上,生命垂危。在他生命的最后10天里,乡邻老少自发地轮流守在罗兴富的病榻前,昼夜不舍。

“我已经不行了,这‘一事一议’工程你们几个人一定把它完成好。”弥留之际,罗兴富对工作小组成员嘱托,“争取上级支持,拉通寨子里的路灯,并移开横穿球场的电线。”

2月14日,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后溪村“一事一议”等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正是这一天,罗兴富带着对村民、对亲人无限的爱离开了。一副挽联:“鞠躬尽瘁,为民服务;青春早逝,群山动容。”表达了村民对他的无限哀思。

罗兴富去世后,四弟罗兴贵收集整理他的笔记,摞起来竟有一米多高,“写完的空圆珠笔都有上百支”。除了几大本个人日记,还有学习笔记、工作笔记,记录了“一事一议”的投工投劳、工程进度、占用土地等等情况,甚至还记录有寨子里每个人的生日。

罗兴富(右一)生前带领村民实施“一事一议”工程。

读着他的日记,村民们全都哭了。

去年3月,罗兴富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村委会研究同意将他作为积极分子来培养。村支书陈仁斌红着眼圈说:“按程序,到今年3月,罗兴富即可转为预备党员,但他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走进后溪,青山环抱,树木葱郁,寨中央,一棵千年银杏古树高高挺立。一条清澈溪水从村里流过,河上,一座座水泥小桥。一栋栋新农村民宅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连户路延伸到家家户户,乡亲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或许这是罗兴富心里最大的愿望。

年轻时,罗兴富承包了几片荒山,短短三年栽了120亩杉木林。如今,杉木全部成林。微风吹过,树梢飒飒作响,似乎在为栽种他的人哭泣。

一个的人伟大,不一定要有惊天壮举,在平凡中见证他的精神。罗兴富用他平凡的大爱、用他不屈的信念,在百姓心中构筑起了一道精神丰碑!

(责任编辑/张 蓓)

猜你喜欢
江口县丰碑一事
何锟宇:择一事 终一生
丰碑
他们,是永远的丰碑
西迁丰碑
对《中华通韵》颁行一事的四点浅见
画与理
江口县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论江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杆”在民间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江口县茶树适宜种植海拔及区域初探
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