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公司与油服公司共同发展的关联格局

2012-11-01 02:48董琳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国际石油海油服务公司

□ 文/董琳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型综合石油公司为了专注上下游业务,逐渐将油田服务业务进行剥离和外包。上世纪70年代,在全球石油资源国有化的浪潮中,国家石油公司崛起成为石油资源的主要拥有者,油田服务公司也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石油供应过剩,油价走低,国际石油公司为尽力降低成本,将技术服务外包给服务公司,从而为后者的繁荣创造了条件。90年代以来,油田服务公司通过自我发展和收购兼并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一体化服务链条,积累一体化整包项目经验,提高项目组织能力,成为石油公司的最有力助手。进入21世纪,为了满足石油公司增加储产量、降低成本的需求,各大综合性油田服务公司积极拓展一体化服务链条,更深地介入原来属于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业务,并寻求与国家石油公司更紧密的合作。至今,现代石油工业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程,油气工业的公司格局、体系结构和角色定位不断发展和演变,全球石油价值链的关系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可以预见,未来油田服务公司将在国家石油公司国际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二者之间的直接合作会更加紧密。

国家石油公司扩大了油田服务公司发展空间

目前,世界石油工业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阵营”—国家石油公司(NOC)、国际石油公司(IOC)和油田服务公司。油田服务行业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上游的地球物理勘探、钻井、油田技术服务(泥浆、固井、电测井、完井、增产措施,例如压裂、酸化、控水、防砂等)以及与上述专业相关的研发、服务和制造业。油田服务公司是石油公司的主要合作伙伴,是整个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

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的国有化浪潮推动了国家石油公司的崛起。从利比亚1970年的国有化到伊朗1979年革命后的石油工业彻底国有化,再到沙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全接管阿美公司,以及伊拉克、委内瑞拉、科威特、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卡特尔和阿联酋等国家纷纷将国际大石油公司持有的资源国有化,世界石油的控制权在相当短的时间就从国际石油公司转移到了资源国手中。

图1 油气上下游产业链示意图

石油资源国有化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利润迅速降低,例如1980-1985年,德士古的利润减少了88%,美孚的利润跌幅超过60%,大石油公司的政治影响力也随之下降。然而,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缺少销售渠道和技术,因此并没有完全把国际石油公司挡在门外,而是通过与国际石油公司分别签订销售合同和服务合同来出口原油和获得技术服务。在这个阶段,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石油公司,还通过技术引进和研发,在石油勘探、生产和石油炼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促进了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笔财富,而且使得国际石油公司彻底失去了对世界石油供应和价格的控制权。

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石油供应过剩,油价走低,国际石油公司开始尽力降低成本,将技术服务外包给服务公司,从而为后者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油气资源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油气勘探和开发越来越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和深化,资源国的石油公司越来越依靠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国家石油公司的崛起也为油田服务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为彼此间的合作创造了可能性。一些领先的大型油田服务公司逐步横向发展,成为一专多能、多元化的综合性油田服务公司,为之绕过国际石油公司的控制而直接与国家石油公司合作提供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起始于英国的私有化风潮波及世界,先后有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巴西、秘鲁等国家石油公司减少国家持股比例,西班牙、阿根廷和加拿大政府分别完成了对本国国家石油公司的私有化,俄罗斯、其他独联体及东欧国家也陆续实行石油工业私有化或股份制改造;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出现了大石油公司的兼并风潮:1998年8月1日BP与美国阿莫科(Amoco)石油公司合并为BP-Amoco,1999年4月又与美国的阿科(Arco)合并,成为世界石油三巨头之一;1998年12月1日,美国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埃克森与美孚宣布合并,超过皇家荷兰壳牌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1998年12月,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与比利时的菲纳石油公司(Petrofina)合并,1999年9月又与法国埃尔夫公司合并,成为世界第四大石油公司……

图2 2009年各大油田服务公司一体化服务链条及市场份额对比

经过一系列大重组的洗礼,国家石油公司在全球油气市场中的收入比重逐年扩大,2008年其收入在全球50家最大石油公司中已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国际石油公司在市场参与方式上正经历着从技术贡献者到技术消费者的转变。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继续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重组,通过兼并收购和与石油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强化其在技术和市场中的地位;服务方式也由单一的项目合作发展到综合服务、总包服务直至与石油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近年来,大型服务公司更深地介入原来属于石油公司的业务,包括与研发和技术进步有关的勘探开发业务。为了满足石油公司增加储产量、降低成本的需求,各大综合性油田服务公司积极拓展一体化服务链条(见图2),“一站式”服务、“一体化项目管理”(IPM)服务和“总包”(Turn key)服务也应运而生,这为油田服务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油公司与油田服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

一、油田服务公司将在国家石油公司国际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占有资源优势的国家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已经明显提升。多数资源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在国有化浪潮中承袭了国际石油公司的管理制度,有的公司通过体制改革,创出了自己的管理品牌,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石油公司。在过去的10年中,许多国家石油公司的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大幅度提升,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技术,有些国家石油公司已经掌握了堪比国际石油公司的技术,并将投资方向转向国外。例如,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纷纷在全球开展跨国业务。

由于油田服务公司逐步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提供者,它不仅能为国家石油公司提供技术和知识的支持,并能为国家石油公司带来最佳实践和技术解决方案,而且其不受储量接替问题的困扰,可选择更为灵活的合作方式。因此,可以预见,油田服务公司将在未来国家石油公司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油田服务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石油公司为了集中力量搞好主业,逐步要求合作伙伴固定化,并提供综合性的承包服务,以尽可能少地雇用承包公司。油田服务公司为适应这一要求,从“为石油公司工作”转为“与石油公司一起工作”,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从提供产品、技术、项目管理服务,发展到替石油公司进行资产管理,直到进入石油公司的相关经营领域。油田服务公司在与石油公司的长期协作过程中,正在发展成为“战略联盟”、“经济伙伴”和总承包等新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能进行长期服务并促进彼此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方式。这种合作关系一方面使石油公司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也使油田服务公司降低竞争风验、减少交易费用,获得长期稳定的作业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油田服务公司不断增强的技术实力使得其与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空间更为巨大。2009年12月,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与世界第二大油田服务公司—哈里伯顿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3年的技术研究合作协议,哈里伯顿公司将对与勘探巴西盐下层系油田有关的项目进行技术研究。2010年5月,世界第四大油田服务公司威德福(Weatherford)与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公司TNK-BP达成协议,前者以大约5亿美元收购了后者油田服务(OFS)业务。TNK-BP的油田服务业务由6个运营公司组成,在俄罗斯提供钻探和其他服务,2008年该业务营业收入超过6.5亿美元。

三、油田服务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或将成为竞争对手

近年来,油田服务公司面临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市场—既要寻求与向国际化迈进的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又要面对与国际石油公司的竞争。由于国家石油公司不断加强对其资源的控制,大型综合服务公司在业界的地位有所提升。国家石油公司更倾向于与综合性服务公司签订油田开发合同,同时国家石油公司也通过雇用国际石油公司进行项目管理。如果这种关系发展下去,国际石油公司和油田服务公司将视彼此为竞争对手。

为增强自身竞争力,近年来油田服务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迅速提升其一体化总包能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争取到更多的一体化项目合同订单。2009年9月,油田服务行业第三大公司贝克休斯收购BJ Services油田服务公司,主要是瞄准了后者在压力泵业务上的超群实力,并希望以此拓展其一体化项目及打包服务链条,缩小与斯伦贝谢和哈里伯顿在综合项目管理上的差距。2010年初,斯伦贝谢公司开始筹划收购Smith国际公司,此次收购预计金额达110亿美元,将成为斯伦贝谢史上同时也是油田服务行业最大的一宗并购案。收购将拓宽斯伦贝谢公司的服务范围,并加强其在石油钻井技术和天然气生产方面的优势。这些综合性油田服务公司越来越受到国家石油公司的青睐,因为只与一家服务商进行合作可以简化程序。相比之下,国际石油公司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从中海油服看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格局

从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国家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逐渐摆脱对国际石油公司的依赖,从技术、人员和管理上借鉴国际石油公司的成功经验,加强与油田服务公司的联盟与合作。从长远来看,这种改变是积极的。油田服务公司面对国际石油产业的新形势,近年来通过自我调整和收购兼并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一体化服务链条,积累一体化总包项目经验,提高项目组织能力,寻求与国家石油公司更紧密的合作。

在这方面,以中国海油的发展一例来说明。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相比,中国海油天生带有开放的特质。20多年来,中国海油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石油公司都有过合作。众多的、日益深入的国际合作,不仅让中国海油有效地利用了国际资本,掌握了国际化管理经验、理念,并且促使中国海油以开放的姿态快速融入到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去。尤其是在企业改革和改制方面,国有企业改制一般都是采取主辅分离,然后让主业携优良资产上市,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中国海油则有所不同,公司的观念是,企业没有坏资产,只有没有用好的资产。按照这样的理念,1993年,中国海油开始实施油公司、专业公司、基地系统3条线的分离,这与中国石油行业大规模启动的“精干主业、分离辅助”改革,领先了5年。2001年2月,中国海油在境外成功上市。一年之后,专业公司海油工程在上证所A股上市。9个月后,中海油服在港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国有存续企业。

这一举措,让中海油服得到长足的发展,使其快速成为既可以为用户提供单一业务的作业服务,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装、总承包作业服务。多年来,中海油服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积极推进实施公司发展战略,迅速扩大产能规模,不断提升装备及技术服务能力,培养和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如今公司的服务区域不但包括中国海域,而且延伸至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南美、北美、中东、非洲、欧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更要具有中国企业特色。赶超不能靠模仿,而是要挖掘自身特色和潜力,通过改革,把国企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中国海油的发展,靠油公司单打独斗不行,靠专业公司单打独斗也不行,要通过市场化、专业化、差异化和集团化,形成集团的综合实力,把五指变成拳头,这就是中国海油独特的竞争力。”这是中国海油前任总经理傅成玉对中国海油创新发展的诠释。

可以说,这是国际能源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哪个企业能够置之度外。因此也可以预测未来国家石油公司将与油田服务公司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平衡点,油田服务公司必将在未来的石油工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国际石油海油服务公司
《国际石油经济》期刊征订
《国际石油经济》30周年征文通知
海油华南谱新篇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十三五”中国海油固井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节能服务公司年审培训警惕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