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悦
(北京卫生学校,北京 100053)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韩 悦
(北京卫生学校,北京 100053)
医药卫生类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要从深入医药卫生行业进行调研入手,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体系如何搭建。新搭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上兼顾三种需求: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上注意三个衔接:即注意与首都医药卫生行业、医药企业职业岗位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相衔接;注意医药卫生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相衔接;同时还要注意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内容相衔接。
卫生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经济与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断调整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论在职业教育领域已经探索多年,在工科类职业学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在医药卫生类职业教育领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并不十分成熟。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作为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和公众生命健康的医药卫生行业,面临着服务机制与服务方式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岗位、新机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要求卫生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必须不断地变化,以适应和服务不断更新的行业需求。因此,作为卫生类中职学校的教师就必须具有扎实的职业教育理论功底,能够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市场和行业岗位变化调研,开发、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1-4]。
2008年我校专业课教师借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德职教师资合作项目”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论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验,并初步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尝试。
我校教师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中能够贯彻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的先进理念,准确把握工作任务与课程搭建的对应关系。面向首都医药卫生市场,分析产业、行业、职业、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能力,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他们深入首都各大医疗单位和医药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调研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包括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学生就业去向等。从中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培养目标及专门化方向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全面分析首都医药卫生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总结提炼相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例如:我校药剂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开发团队5名教师,为了更明确的知晓岗位的工作程序及内涵,曾深入北京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双吉药业有限公司进行岗位实践,通过实践,教师课程开发的目的明确,职业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中药调剂是中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之一,教师以岗位一线实践、企业访谈等为主要手段,对中药调剂岗位的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职业资格要求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工作。特别是通过教师一线岗位实践工作,教师对于中药调剂的工作流程和中药调剂员的岗位要求有了准确的把握。回校后组织所有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对每个工作流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系统的定位分析,按照岗位要求筛选知识内容、按照工作流程安排课程顺序。为后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有机整合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教师通过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明确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而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熟悉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知晓工作流程,进而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典型案例,将原有的学科体系下的专业知识进行解构,重新将这些知识与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点整合在各个工作流程当中去,再按照职业工作(或项目)流程安排教学顺序,在教学中需要集理论、技术、技能于一身,真正地成为“双师型”教师。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际上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选取问题,即解决教学内容的广度范围;二是教学内容的标准问题,即解决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深浅;三是教学内容的排序问题,即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
我校从2006年开始,大力开展职教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在药剂、中药两个骨干专业中初步搭建起一些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真实(或仿真)的工作场景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首先,以职业岗位实际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的甄选与拓展。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实际知识与技能。故在教学内容的甄选问题上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中药专业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职业岗位工作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系统地完成了《中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并以此报告为依据,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教学内容的甄选与拓展。
例如:《常见病证与中成药》的教学内容,根据历年来中成药在临床使用的情况,对已经不生产的中成药品种进行了删除,对临床上增加的新品种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增补。
再如:《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为了适应药品零售岗位营销活动的需要,改变原有只讲述营销四大策略理论的局面,增加药品零售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的内容,如药品的进货、验收、库存、陈列、近效期的管理、接待顾客等方面的内容,增加教学内容在今后学生职业岗位上应用的实效性。
其次,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确定教学内容的难易标准。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进行劳动者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的重要依据,中药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相应的中级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来确定教学的内容的深浅难易程度。
例如:《中药购销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规定,从事中药鉴别、验收、保管、养护等职业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能够识别常用中药材及饮片300,故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来源于各药用部位药材的比例选取最常用的品种作为掌握品种,其余为熟悉与了解品种。
第三,以完成工作项目的程序为逻辑,构建教学内容结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排序应该考虑以工作过程为参照,中药专业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深入考虑这一点,在课程教学顺序的编排上,采用工作项目完成的程序组织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的导向。
例如《中药调剂技术》这门专业技术课程,针对中药调剂岗位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全面要求,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将与之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化的整合,以满足职业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教学顺序的安排上,以完成一张处方调配所需的五个流程为依据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编排。见图1。
图1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综合化整合示意
再如《药品营销实用技术》课程当中的‘药品零售技术模块’中,实训项目1药品的进货,教学过程设计参考《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的规范化工作流程,而形成的教学内容结构见图2。
图2 《药品营销实用技术》‘药品零售技术模块’实训项目1药品进货教学内容与工作程序的关系
新搭建的课程体系与传统课程体系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课程目标上兼顾三种需求: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结构上力求做到两个结合:必要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关键职业能力和通识能力的结合。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更多的要考虑和体现卫生行业、医药企业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企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等。既要考虑学生适应就业的必要,又要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在课程内容上注意三个衔接:即注意与首都医药卫生行业、医药企业职业岗位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相衔接;注意医药卫生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相衔接;同时还要注意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内容相衔接。
总体说来,我校的课题体系改革遵循以先进的理念为先导,课程开发以教师的理论功底为基础,教学设计依托职业知识和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学实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魅力原则。通过几年的学习与实践,我校教师在理念与行动,知识与能力,形式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各个层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 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5.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吴全全.论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6):9-11.
R-03
A
1671-8194(2012)09-0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