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1年221例不良反应分析

2012-10-31 08:52廖础欣李雪芹王桂凤赵伟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9期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抗菌

廖础欣 李雪芹 王桂凤 赵伟国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就我院2011年收集上报的221例ADR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我院2011年收集的221例(239例)ADR报告,按药物用途引起ADR的药品品种、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221例,严重不良反应23例,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例,一般不良反应148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48例。涉及药品为239例,按药理分类ADR发生率较高的药物有以下几大类:药品不良反应239例,抗菌药97例,抗肿瘤药39例,肝病辅助药10例,肠外营养药8例,甲状腺用药6例,其他类79例。

2.1 抗菌药物97例次,见表1。

表1

2.2 严重不良反应7例,见表2。

表2

2.3 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不良反应39例,多西他赛6例,紫杉醇4例,吡柔比星5例,环磷酰胺6例,其他18例。

2.4 严重不良反应21例,药物出现频次如下。

表3

2.5 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 严重不良反应44例,药物出现频次如下。

表4

2.6 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例

表5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报告汇总中,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占首位,主要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大量使用,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所致。现抗菌药物滥用严重,致病菌耐药性迅猛发展,多重耐药菌感染日益严重,全耐药菌株屡见。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药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ADR所涉及的抗菌药物品种中排名第一的是头孢菌素类,排名第二的为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十几年来应用较为广泛、普遍的抗菌药,由于抗菌活性强,广普、高效、易透过细胞外膜,毒性低、口服吸收完全、组织分布广,而使临床应用普遍迅速起来。经过长期的应用和总结,喹诺酮类药如同其他任何一种抗菌药物一样,已被证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甚至是毒副作用,所以应用时应谨慎和对症[1]。我院根据卫办医发200814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精神,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规定各科室必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I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理,并将喹诺酮类药物列入本年度重点监测品种。至此,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合理化。

3.2 ADR所涉及的药物品种中以静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这与临床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有关。由于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较短,临床发现的时间较短,所以不良反应报告率居首。临床上应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的原则。同时,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尽量减少静脉给药。序贯使用时应及时更换输液管或加用生理盐水冲管[2]。同时,因静脉滴注给药是直接将药物输入血液,注射液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可能引发变态反应,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故临床上必须使用静脉给药时,应尽量避免如放置时间过长、药液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等不当操作引发ADR2。

3.3 ADR涉及系统与临床表现的汇总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停药或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异丙嗪等)均可治愈[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的白细胞减少。因为多数抗肿瘤药物容易引起骨髓抑制,此类不良反应易于鉴别。他巴唑片长期口服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应予重视。

3.4 ADR处理原则,发生ADR应当积极处理,尤其是静脉给药,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道,暂时以生理盐水替换,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积极抢救,争分夺秒,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瓶等做细菌培养[4]。

4 结论

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证,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5]。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

我院1~12月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品种中,最常见的是抗菌药(有97例,占40.6%),仍为不良反应的高发品种;其次是抗肿瘤药。综上所述,由于引起ADR的原因比较复杂,医药界应提高警惕,加强防患意识,做好ADR的监测工作。并且按照说明书上用法使用,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临床使用者应该严格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外界因素等合理用药,根据情况适时做出停药或改变给药方案等处理。

ADR监测工作虽不能给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ADR监测工作是为保障社会公众用药安全而筑起的一道有效屏障。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不良反应。因此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是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医务人员须提高对ADR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加强ADR相关理论的学习,落实ADR监测制度,不断提高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6]。

[1] 黄国平.1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执业药师,2010,7(5):5-9.

[2] 叶思款,袁进,凌丽,等,2009年度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3):247-249.

[3] 蒋敏明.64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152-153.

[4] 刘贤铭,李庆十.我院1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事,2010,24(5):519-520.

[5] 贾妍,史文慧,郭蓉,等.我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药房,2008,19(17):1345-1346.

[6] 陈敏,陈霞,缪应祥,等.我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32(2):205-206.

猜你喜欢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