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立交桥台桩基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2012-10-29 09:12张建霖
四川建筑 2012年6期
关键词:挖孔护壁标高

张建霖

(中国航空港建设第九工程总队,四川成都610000)

该项目是利用原有桩基和承台,将台身废除后改造成桥墩,与老桥桥墩型式统一的独柱墩形式,但因桥台改桥墩后,承台的抗弯承载力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拟在台前方向加补2根φ1.8 m桩基础,桩长13 m,台前方向桥下净空较低,采取降低标高至桥台底503.946后净空仅5 m左右,只能采取人工挖孔施工。并重新设置主筋,以满足规范要求。

1 降水井施工

1.1 水位降深确定

由于该项目台前方向桩基采取人工挖孔施工,桩长13 m,地下水埋深-5.2 m,水位降至桩底0.5 m以下,所以,地下水降深确定为8.3 m。

1.2 降水井方案

根据施工需要,本工程降水降深至少为8.3 m。为了尽量减少降水施工对二环路的正常交通影响,拟在清水河大桥桥台中间及清水河大桥两侧各钻3个降水井进行降水施工。桩基础降水井采用通长花钢管施工,降水井井径采用φ800 mm;滤水管管径:φ400 mm;滤料:φ2 ~4 mm(细砾石)。每个降水井设水箱一个作沉淀池,降水井内抽出的地下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清水河中。水箱由10 mm钢板焊接而成,尺寸长6 m、宽3.6 m、高1.8 m,水箱外用[8#槽钢加固,每个水箱加固3道,如图1。

1.3 降水井施工工艺

场地平整→测量施工放样井点→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

1.4 降水井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成孔:采用直径φ800 mm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比重<1.13,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 cm,方可下放滤管;

(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根竹片,10#双铁丝捆绑;管口内壁不错位,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滤管安装于含水层对应部位;

(3)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 m时用粘土填实。如发生井口反砾现象,应及时停止填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图1 降水井井身结构示意

(4)洗井: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 m;

(5)下泵:下泵深度距井底1.0~2.0 m左右;

(6)井点保护: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管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 cm,并加井盖予以保护,避免杂物落入井内,以免破坏;

(7)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观测井水位,以此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必要时对方案作适当调整,以确保基坑降水效果。

1.5 降水试验

降水试验采用重力降水法,用深井潜水泵抽水。每口深井配深井泵一台,深井泵抽水不连续进行,有水则抽,断水则停。应详细记录水位深度、抽水时间。每次抽完后不等时长暂停抽水。最初水位高,每次抽水出水时间长,间隔时间短,以后随水位下降,每次抽水出水时间短,抽水的时间逐渐放长。当水位降到设计深度后,即暂停抽水,观测井的出水量,观测井内的恢复水位。对勘察区所有钻孔及地表水体的静水位、动水位、恢复水位进行测量。抽水井的出水量、动水位、观测孔的动水位和恢复水位的测量,应同时进行。最终确定出降水井涌水量和抽水参数。抽水试验时的排水,应根据抽水场地情况,确定排水方向与距离。降水运行过程中,对各停抽的井及时做好水位观测工作,及时掌握井内水位的变化情况。降水运行期间,现场人员应认真做好“抽水井记录表”、“观测井记录表”,每天1~2次,做到准确齐全。

1.6 出水量及含砂量控制

降水运行时,应每天监测抽排水的出水量及含砂量,按照细砂含量小于1/20 000来控制含砂量;如果超过上述报警值,应采取换小泵或者重新洗井等综合治理应急措施。

2 挖孔桩施工

2.1 桩基开挖

本项目桩基直径φ1.8 m,人工挖孔桩共4根,为保证施工进度4根桩基同时开挖,桩基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设施,形成良好的施工运输便道。施工现场做到文明施工,设立警示牌及围护。敷设好施工用水、电线路及安装好各个作业点的电控柜。在桩位上搭设钢管支架以便出渣,挂上施工警示牌、施工进度牌等,准备好人工挖孔及浇筑护壁混凝土所需机具、材料。

2.1.1 桩基础施工工艺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立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施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吊土桶、鼓风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立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开挖、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对桩孔直径、深度、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和孔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灌注桩身混凝土。

2.1.2 施工准备工作

用自布的导线对桥墩桩基用J2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并引放到附桩上;降低地面标高至承台底标高(503.946)以增大操作高度;孔口较场地周边标高高出0.2 m,作好桩基开挖时的排水准备;清除浮土、危石及杂物,将桩位附近的地面整平,用桩位附近石块沿桩孔纵向铺设临时便道。桩孔四周设置临时防护和安全照明;安装出渣提升支架、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如图2。

图2 人工挖孔桩断面示意

2.1.3 挖孔和护壁

采用人工开挖成孔。采用卷扬机提升出渣。土层及砂卵石层采用人工手持铁镐、钢钎开挖,采取边开挖边护壁以确保安全。

桩基采用垂直坑壁开挖,桩孔土方逐段开挖逐段设C30钢筋混凝土护壁,钢筋网间距15×15 cm,采用II级钢直径φ16;每节段下挖深度一般控制在1 m内,挖一段立模现浇一段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厚度20 cm;桩基孔口护壁应与锁口混凝土一同浇筑,高出地面20 cm;每段护壁均应在一次作业内浇筑完,浇筑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蜂窝麻面和渗水。

混凝土护壁厚20~30 cm,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型钢模,沿圆周方向制作成三块,以方便拼拆,块与块之间用螺栓连接,模板对位时的中心点用线锤从孔口引入孔内,模板用方木作支撑加固。混凝土采用桩基同标号混凝土,其配合比中掺加1%的早强剂,加速硬化。混凝土用吊桶运入井内,人工浇筑,上部浇筑口20 cm高度用倒锥形模板,以便入模,拆模后由人工将多余混凝土凿掉。

孔内照明采用12 V低电压,用防水绝缘电缆引下,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人工挖孔下孔前必须进行机械通风,并检查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3%且通过动物活体放入桩基内无异常后,人员方可下孔施工。

挖孔工人必须配有安全绳、安全帽。为防止坠物必需在孔内基坑开挖上方搭设半圆掩体,除渣吊装时挖孔人员必须隐藏于掩体下方;吊具及卷扬机、钢丝绳等应经常检查,井口围护高出地面20 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罩盖。

2.1.4 桩基施工排水措施

该桩基主要通过井点降水达到人工开挖桩基施工,在挖孔施工过程中如孔内有水渗入,应用高扬程的潜水泵及时排水并加强孔壁支护,防止水在孔壁浸流造成坍孔。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桩底标高比清水河低水位低15.154 m,推定施工地段含水层为松散卵石层和稍密卵石层,其渗水性较强,地下水补给较强,孔内涌水量估计较大,容易因抽水而形成流沙。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汛期前工作进度,特制定以下排水措施:在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的桩孔位置配备高扬程的潜水泵,及时抽水;随挖周边上方随铺设钢筋网片,并固定牢固,随挖随浇筑混凝土,以缩短井壁四周土壤暴露时间,阻止上部空隙水的流入。同时,缩短护壁的浇筑高度,在护壁混凝土中掺加早强剂,加快和提高混凝土初期强度,以尽快形成钢筋混凝土护壁,阻止上部孔隙水进入桩孔的通道;在局部发生出水集中地点或塌孔处,及时用高压灌入速凝水泥砂浆或填充混凝土,堵住出水孔;当基坑底部涌水量特别大时,也可对基底采取水下高压大泵量分层注浆加固措施,以封堵水下孔洞。

2.1.5 成孔检查

挖孔的允许偏差。平面位置:群桩不大于10 cm,单排桩不大于5 cm;挖孔边长或直径:不小于图纸规定;倾斜率:不大于0.5%;深度:不小于图纸规定或工程师确定的桩长。

桩孔形成后应及时进行清孔、检孔工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工艺见图3。

图3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2.2 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由于该桥墩桩基处于清水河大桥下,桥下净空较低,整体下放钢筋笼条件受到限制,因此在钢筋加工场按3 m左右规格分段下料制作,在井孔上方搭设支架,绑扎钢筋笼,钢筋笼上设吊装加强筋,5 t卷扬机(走2线)提升逐节吊入孔内,节间主筋连接采用螺纹机械连接技术的基本施工方法。

钢筋笼分段在方便吊装的前提下越少越好。由于钢筋笼分段长度3 m左右,钢筋接头比常规施工多3倍。

加工钢筋笼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制作。加强箍筋及十字加强钢筋采用φ28,间距1.5设一道,每节段钢筋笼(3 m)设2道,满足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保持直顺、不变形、钢筋笼及接头必须验收合格,接长吊装完毕后还应检查是否已固定设计位置。桩基φ28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它具有接头质量高、与钢筋等强度、无明火作业、生产效率高、现场连接速度快、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技术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2.3 桩基混凝土浇灌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到位浇筑,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每层高度50 cm。混凝土顶面标高根据浮浆的厚度决定,一般比设计标高超灌0.5 m,浇筑完成后立即清除桩顶表面的离析混合物和水泥浮浆。

浇筑时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质量及入孔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6~18 cm以内。混凝土经泵送入孔,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进行振捣密实。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拔、重叠交叉、不漏棒、不过振,振捣时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基本无气泡冒出,石子不再下沉等情况作为振捣良好的标准。混凝土拌制时,根据混凝土浇筑数量、施工气温、运输距离及运输速度,可掺入适量缓凝剂,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及混凝土质量。当混凝土初凝后,将桩顶覆盖,并浇水养护。

2.4 桩基检测

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实际浇筑的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要积极与甲方、监理、质监等单位配合,及时做好工程的检测及验收工作。

3 结束语

人工挖孔桩虽然工艺简单,但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偶发事件多,需要根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进行合理评估、选择利用,以达到高效、高速、低耗有效控制工期成本的目的。

[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2]CJJ 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3]CJJ 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猜你喜欢
挖孔护壁标高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洞柱法地铁车站导洞人工挖孔桩护壁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深基坑喷锚护壁施工技术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障碍桩的处理
安庆铜矿主井提升机系统反转/过卷故障分析与处理
挖孔桩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勘探所膨胀波纹管护壁技术成功完成超深孔护壁
基于人工挖孔桩基础在清单及计量方面的探讨